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舒適護理在腹部手術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1.1術后護理:手術麻醉藥效過后,患者常會感覺疼痛,護理人員應當增加巡視次數,及時了解患者疼痛情況并采取相應護理措施,例如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注意雙手交叉輕輕按住傷口,緩解由于呼吸或咳嗽引起的傷口疼痛;幫助患者固定管道,找準合適的固定位置,減少其引起疼痛的幾率。同時,護理人員還應注意患者的身體是否出現不適,如滯留胃管引起咽喉不適、口渴等,定期為患者口腔護理并協助患者進行漱口,同時可用濕潤的棉簽擦拭患者嘴唇緩解干渴狀況。另外,盡量保持病房有一個舒適、安靜的恢復環境,盡量保持病房內濕度適宜、溫度適中、光線柔和,為患者創造良好的休息和恢復環境。
1.2出院回訪:患者出院后在1個月內回訪,延續舒適護理工作,包括與家屬經常性溝通,了解患者身體狀態;指導患者進行健康飲食,并在精神和情感上給予支持和鼓勵,通過人性化的關懷幫助患者重新回歸健康生活。
1.3觀察指標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調查,調查問卷內容包括:病房環境、護理技術、護理態度、解決糾紛滿意程度等。調查問卷滿分為100分,>80分為非常滿意;61~80分為一般滿意,<6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比較2組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珋±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工作滿意程度試驗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情況試驗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小結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醫學的要求越來越高,醫院之間的技術和服務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舒適護理是一種符合人體心理、生理,以人為本的新型護理模式,患者在治愈疾病的過程中,能保持身心愉悅,緩解患者不適。本文采用的舒適護理對術前、術中、術后和術后回訪的護理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從身心等各個角度給予患者無微不至的護理關懷,極大地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增強了患者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從而促使患者積極接受治療。本結果顯示,實施舒適護理的試驗組患者在恢復情況、護理滿意度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說明舒適護理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推廣價值。
作者:周宏單位:江西省上饒市人民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