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季節性疾病內科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1.1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預防,季節交替時注意保暖,多食富含營養的食物,多運動增強自身免疫力,服用預防性藥物等。實驗組患者給予中醫內科學預防,根據患者疾病種類,分析其內在的病因,而后根據病因給予患者調理身體的藥物。
1.2觀察指標對本組患者隨訪一年,調查并記錄兩組患者季節性疾病再次發生的情況。
1.3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實驗數據,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本組患者進行為期一年的隨訪,比較兩組患者季節性疾病再次發生的情況,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有54例再次發生季節性疾病,發病率為79.41%,其中疾病發生兩次及以上的患者有36例,占52.94%;實驗組患者有12例再次發生季節性疾病,發病率為17.65%,其中疾病發生兩次及以上的患者有4例,占5.88%。由此可知,實驗組患者季節性疾病發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并且有顯著性差(P<0.05)。
3.討論
中醫科學理論認為對于疾病的治療應趁早,在其侵犯人體產生危害之前就應給予重視和處理,因此對于季節性疾病的預防,也是中醫擅長的方面。對于疾病的預防,中醫有其獨特的理念--證氣[4],也就是調理人體各方面的機能,使其能夠抵抗外界刺激,而調理過程中對人體本身的傷害較普通調養小的多。良好的預防疾病能夠為疾病的治療建立較好的后期環境,能夠提高疾病的治療效果,縮短治療療程,因此對于預防疾病至關重要。而在中醫的各個治療領域中,其對季節性疾病的預防效果遠遠超過其他領域的效果,已經成為中醫中最具特色且最優秀的部分。
人體的結構功能特點使得在季節交替時很容易出現各種疾病,即為季節性疾病,而且季節性疾病病因復雜、發病部位廣泛,治療較為復雜,故應采取循序漸進的預防[5]。中醫內科能夠調節人體的生理平衡,使其能夠抵抗季節性疾病。在中醫的預防中,掌握好平衡至關重要,只有良好的把握平衡,才能到達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在給予患者藥物治療時,應慎重。事先詳細調查患者的各項基本情況并取證,而后選擇合適的藥物,并進行調配,調配過程更是馬虎不得,在出熱的處方中切不可出現升溫的藥物,應嚴格遵守藥物相生相克的原理。中醫預防疾病的理論就是做到透徹分析疾病,了解其復雜性、持久性的根本原因。中醫對待季節性疾病的預防方法來自其治療,從治療方法中逐漸總結經驗。預防理念重要的是從總體到局部的轉化思想,中醫是從最小的隱患開始,一步一步,循序漸進,逐漸改善各器官臟器,將季節性疾病扼殺在萌芽時期。
為了探究分析中醫內科學對季節性疾病的預防效果,筆者回顧性分析了我中心內科在2012年06月至201年06月間收治的136例季節性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預防疾病方式的不同,將本組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68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性預防,實驗組患者給予中醫內科學預防。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疾病預防情況,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再次發生季節性疾病的發病率為79.41%,其中疾病發生兩次及以上的患者有52.94%;實驗組患者再次發生季節性疾病的發病率為17.65%,其中疾病發生兩次及以上的患者有5.88%,實驗組患者季節性疾病發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中醫內科在對于季節性疾病的預防有獨特的理念,能夠較好的調節人體各部分的機能,預防疾病效果好,具有臨床推廣使用的價值和意義。
作者:趙啟龍單位: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勝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