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髖臼骨折手術護理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護理方法
1.1心理護理:髖臼骨折多由強大的暴力所致,病情急、傷勢重,又因暫時失去肢體運動能力,使患者的精神壓力急劇加重,從而產生悲觀、焦慮等不良的消極情緒。針對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對患者進行積極的鼓勵、引導、撫慰,緩解患者的消極情緒,增強患者治療的積極性。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和了解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并使患者了解有關手術的具體操作方法,術后注意事項等,使其主動積極理解和配合治療[2]。在術后,及時讓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盡快恢復其肢體生理功能,緩解其緊張心理。
1.2配合麻醉:協助麻醉進行靜脈給藥、麻醉、誘導、氣管插管,待插管成功后,固定導管,防止術中變換患者體位使導管脫落。同時術中密切注意導管情況,保證呼吸道的通暢。
1.3術中配合
1.3.1巡回護士配合:患者麻醉后,巡回護士與手術醫師及麻醉醫師共同配合安放患者體位,動作輕柔,防止再損傷的發生。所有患者均采用健側臥位。需注意的是采取漂浮體位安置患者時上肢與軀干之間呈直角,防止因長時間壓迫而損傷臂叢神經以及血管;雙下肢保持伸髖屈膝位,防止損傷坐骨神經;同時約束帶不可束縛過緊,以便于術中變換體位。為了保證患者安全,防止墜床等事件發生,患者身體前后必須有手術助手保護。
1.3.2器械護士配合:手術中應密切觀察手術進程,熟練配合手術醫生及時傳遞相應的手術器械,如拉勾、骨剝離器、咬骨鉗、復位鉗等。清點器械、敷料無誤后,配合手術醫師逐層關閉傷口。此類手術不同于常規手術,術前器械護士需詳細了解骨盆手術器械的功能并熟練掌握使用方法。術前、術中與醫生及時溝通,使手術順利進行。術后仔細檢查所用設備有無損壞及丟失,及時清洗消毒,以備下次使用。
2結果
本組14例患者術后均無感染及神經、血管損傷等并發癥的發生,僅有1例輕度異位骨化的發生。術后隨訪6~36個月。療效按Ceunnar標準評定,愈合效果良好13例,較差1例,優良率為92.9%。
3討論
髖臼骨折多為間接暴力或擠壓暴力所導致,可能同時有盆腔內大出血、尿道或神經損傷等嚴重合并傷的出現,病情變化明顯,若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護理,可能影響患肢活動功能,嚴重可能導致下肢畸形甚至殘廢的嚴重后果。對髖臼骨折患者采取早期積極的手術治療,可使骨折達到或接近解剖復位,輔以堅強內固定,對于髖關節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復以及關節畸形的防止及骨性關節炎等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在手術過程中我們采取漂浮體位安置患者,使用前后聯合入路的方法進行手術,使得一次鋪單即可完成手術,減少了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協助患者變化體位在手術過程中的影響十分重要,而漂浮體位擺放的關鍵是手術過程中根據手術具體情況隨時變換患者的體位,其優點是術者可以從前方和后方配合協同進行骨折的復位及固定,避免分次鋪單和手術造成的復位和固定困難及不足。除此以外,規范手術的具體操作,嚴格遵守手術室的無菌原則,提前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均可大大減少手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作者:母永亞趙旋單位:貴州省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