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手術室護理中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中采用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將2017年8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手術室治療的患者600例設為研究對象,經電腦隨機法分組為觀察組(300例)以及對照組(30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患者接受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比較兩組的應用效果。結果觀察組中手術室護理差錯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中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醫院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中開展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有利于降低手術護理差錯事件發生率,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管理;質量控制小組管理;護理滿意度;護理差錯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手術條件和環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因此目前手術這種治療手段被廣泛運用于臨床的治療中。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護理措施的好壞不僅可以影響手術的成功與否,更能影響患者的預后情況[1]。因此手術室的護理管理需要更加細致以及規范。我科運用控制變量法將我院收治的執行手術的患者進行分組以及對比實驗,驗證了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對于護理效果的影響,得到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現總結匯報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7年8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手術室治療的患者600例設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300例)以及對照組(300例)。對照組中男性172例,女性128例,年齡18歲-76歲,平均年齡為(55.17±2.49)歲;觀察組中男性169例,女性131例,年齡19歲-75歲,平均年齡為(54.73±2.37)歲。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基礎的手術室管理措施。而對觀察組病患予以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進行管理,具體內容如下。(1)建立質量控制管理小組:科室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劃分質量控制小組,依照不同職責劃分不同組別,每組3人-4人,并選擇其中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擔任組長。組長負責小組內質量控制及管理,并設計相應的緊急問題處理預案,以便于在護理中發生工作紕漏后立即采取對應策略。護理人員小組分別針對教學、護理文書、隔離消毒以及質量檢查情況進行分工,每周開展工作總結和匯報。(2)設立手術室護理管理守則,針對各項崗位的工作要求進行明確的劃分,將對應的流程和制度要求加以完善,對于護理人員工作中的問題要及時發現并提出合理化建議,進而有效幫助各小組護理人員提升其工作水平。(3)組織相關知識的護理培訓:重視護理人員的教育以及培訓,依照護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開展相應的教育培訓工作,從而提升手術室護理人員工作質量水平。通過護理人員自身的講解,培養相關人員的安全意識以及責任心,使用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來幫助推進培訓的進度。由各個質控小組分別組織培訓,以此幫助協調培訓的安排,提高培訓的出席率,組長通過質量控制管理表向組員交流并講解和溝通大家對于質量控制管理的見解,通過協商最終總結出合理的管理方式,同時以組為單位分配明確工作以保證指責落實到人,提高個人的責任心以及安全意識[2,3]。(4)護理質量管理檢查準則:不定期的突擊檢查手術室護理工作進行完成度以及規范度,監督手術護理工作,總結并評分各個小組的護理工作執行情況,對于執行不規范的部分及時進行修正,同時應予以考核優秀的員工一定的鼓勵制度如將考核成績與晉升機會以及獎金結合起來,同時及時與考核出現問題的醫護人員進行溝通,以保證其工作積極性以及基本的責任心[4]。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治療的護理差錯率以及通過調查問卷評判兩組病患對于自己所接受護理的滿意程度。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對研究內的數據開展分析,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實施t檢驗,采用率表示計數資料,開展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分析兩組患者在不同護理管理模式下的手術室護理差錯發生率情況
觀察組手術室護理差錯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中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手術室是一個十分嚴肅的場合。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手術逐漸成為一種主流的治療手段,能夠顯著地幫助患者的康復,但與此同時也增大了護理的困難。而護理在手術過程中往往占據與手術本身同樣重要的地位,因此護理工作逐漸顯現出其重要性來,面臨巨大挑戰的同時,更說明其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手術室的患者往往病情較為嚴重,因此能夠提供優質的服務更顯得重要[5]。由于近年來一些醫院出現的不規范手術室護理而導致手術的效果以及恢復效果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甚至有可能引發醫患糾紛。因此目前的手術室護理管理制度急需改進。在這樣的情況下,質量控制對于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幫助逐漸凸顯。該模式以建立起多個質量控制小組出發,通過分發管理權限以及合理的安排和細致地規劃任務,能夠保證職務完成的細致化和效率化。在此模式中,所有成員都在相應的層面上提高自己對自己工作的認知,并且借此提高了其責任意識[6]。而手術室護理質量的評價主要由護理質量管理檢查小組進行,通過一定的獎勵與懲罰機制明確了每個成員的共同目標,同時通過不定期的突擊檢查很好地及時發現并整治問題,最終達到及時消除問題的目的。因此在理論上質量控制小組應該具有較好的手術室管理效果。而在本次的實踐研究結果表明,接受質量控制小組管理的觀察組護理差錯率僅有0.3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67%,該結果經過統計學檢驗認為顯著(P<0.05)。同時觀察組的病患對護理的滿意度也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此結果正映證了理論的假設。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能夠有效地幫助提高手術室護理的效果,從而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以及康復情況,因此具有一定的臨床上應用及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曾妍,高興蓮,胡娟娟,等.APP智能質量管理系統在手術室臨床護理質量考評中的應用與成效[J].中國護理管理,2018,18(1):82-85.
2杜玲俊,胡玉琴.三級管理模式在手術室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28):3675.
3張婷,郝晶,王敏蓉,等.PDCA循環聯合細節護理在手術室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效果[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8,15(10):132-135.
4徐銀花,桑依毛,俞惠,等.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13):1609.
5韓海俠.手術室應用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18,47(16):125-126.
6朱慧,余玲紅,陳艷,等.手術室護士工作生活質量與心理彈性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11):1247.
作者:葉春梅 單位: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人民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