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垂體瘤的顯微手術治療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手術方法
氣管插管全麻后取仰位,頭后仰30°,一般選擇經右側鼻孔入路。在手術顯微鏡下,鼻窺鏡沿著鼻中隔滑入,在離蝶竇前壁約2cm處撐開,顯露鼻中隔根部黏膜,弧形切開鼻中隔根部黏膜2cm并外側分開,繼撐開鼻窺鏡,離斷骨性鼻中隔,將骨性鼻中隔及左側鼻黏膜推向左側,顯露蝶竇前壁,或鼻中隔軟骨與骨性交界區切開黏膜,推開鼻中隔軟骨,在骨性鼻中隔的兩側分離鼻中隔黏膜,并切除骨性鼻中隔,到達蝶竇。以蝶嵴為中線標志,找出兩側蝶竇開口,以兩蝶竇開口連線為上界,咬骨鉗切開蝶竇前壁進入蝶竇,用小骨鑿打開鞍底,形成直經約15mm左右的骨窗,穿刺鞍底硬腦膜,回吸無動脈血,“十”子切開鞍底硬膜,電凝邊緣止血,用刮圈和吸引器小心地切除腫瘤,對向鞍上發展的大、中型腫瘤,先切除鞍內部分,待殘余腫瘤組織下陷入鞍內后再切除。仔細止血,瘤腔內填塞明膠海綿及止血紗,去除鼻窺器,將鼻中隔和黏膜復位,鼻腔堵塞凡士林紗條。
2結果
本組病例腫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5例,部分切除2例,術后復查垂體激素。術前血泌乳素增高并伴有停經、泌乳患者術后泌乳素明顯下降并恢復月經,2例生長激素增高者1例降至正常,另1例生長激素水平較前下降,肢端肥大的相關癥狀均有所改善,12例術前有視力、視野異常者,術后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例腫瘤質地較韌,僅行部分切除,再次經開顱手術切除;15例術后有尿崩癥,經肌注垂體后葉素或口服彌凝等治療后恢復正常;1例海綿間竇出血經止血后完成手術。無手術致殘及死亡病例。
3討論
手術入路選擇的要點:合理把握單鼻經蝶入路的適用情況是手術成功的必要條件。顯微鏡下單鼻孔經蝶入路切除垂體腺瘤是目前發展的趨勢,為保證手術療效,以下幾種情況術前要引起足夠的重視:(1)鼻孔較小,鼻腔有炎癥或副鼻竇炎;(2)蝶竇發育不良;(3)瘤體主體在鞍上或侵及海綿竇者;(4)影像學提示腫瘤質地堅韌者;(5)有凝血功能障礙者及海綿間竇較發達者。值得關注的是腫瘤的質地,質地堅韌的腫瘤,經蝶入路不僅不能全切腫瘤及解除占位效應,還可造成嚴重并發癥。影像學MRIT2加權像為等信號或低信號,提示質地較韌,可作為入路選擇參考。本組有兩例1例腫瘤侵及鞍上,1例侵及海綿竇,且腫瘤質地較韌;經蝶手術僅部分切除腫瘤,后又經顱再次手術。手術操作技巧:熟悉解剖標志對術中定位尤顯重要,我們體會上、中、下鼻甲,蝶篩隱窩,蝶竇開口、鞍底隆起等,是手術入路應掌握的關鍵標志。細致輕柔的顯微手術技巧是手術成功的關鍵。(1)蝶竇前壁的辨認:常規蝶竇前、上端兩側可見蝶竇開口,中線以蝶脊為標志。有時蝶脊中線定位標志不明顯,要結合蝶竇開口、蝶脊、篩骨垂直板及骨性鼻中隔斷端位置判定中線;結合影像學資料綜合考慮,必要時采用X線或神經導航定位。(2)鞍底打開:鞍底一般為一弧形結構,一般來說“乳頭狀隆起”是鞍底標志,上界不可超過鞍結節,避免進入鞍上池或損傷鞍隔根部的海綿間竇,造成難以修補的腦脊液漏或大出血。(3)海綿間竇的處理:術前術中正確評估和處理異常擴大海綿間竇也是手術成功的關鍵。打開鞍底注意辨認硬膜色澤,硬膜有橫行或網狀的蘭色結構為海綿間竇,術前及術中應仔細充分作好評估,切開硬膜前用電凝灼硬膜,切開后可用彎頭電凝器電凝止血,并止血紗壓迫止血,大的海綿間竇出血洶涌,應壓迫止血后停止經蝶手術,改其他入路手術。本組1例經處理后完成手術。(4)腫瘤切除:按照后、兩側、前為序,術中要仔細辨認下陷的鞍隔,不要隨意用鉗取腫瘤,以免損傷蛛網膜發生腦脊液漏,一旦發生腦脊液漏,可用明膠海綿生物膠修補;腫瘤較大質地松軟,術中可采用呼吸末正壓通氣增加顱內壓的方式使腫瘤落入手術野以達到腫瘤全切或次全切除;腫瘤較韌、出血較多,應及時終止手術,以免出現嚴重并發癥。本組3例,2例再次經額手術,1例輔以放療。(5)鞍底處理:術畢常規采用醫用明膠海綿及生物膠填塞鞍內殘腔,不易太多,以避免壓迫癥狀,影響視力、下丘腦功能。如有腦脊液漏,蛛網膜有破口,應用脂肪、明膠海綿、醫用生物膠多層封堵,以防腦脊液漏。(本文來自于《青島醫藥衛生》雜志。《青島醫藥衛生》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許興徐義昌趙昌平單位:安徽省宣城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