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腸癌并發(fā)腸梗阻手術治療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外科治療方法
31例患者經明確診斷后,首先考慮采用保守治療,通過保守治療后患者病情仍得不到緩解者,則應給予一期手術治療。根據患者梗阻的部位采取不同的術式進行治療,其中左半結腸Ⅰ期切除吻合術18例,右半結腸Ⅰ期切除吻合術8例,直腸癌Melis術共5例?;颊呓邮苁中g前,首先常規(guī)給予抗生素進行靜脈滴注以控制腸道感染,并嚴格禁食以降低胃腸壓力。不完全梗阻的患者可以給予適量的緩瀉劑,完全梗阻的患者應禁止灌腸。在手術過程中應使用生理鹽水對腸道進行反復沖洗,并于術后進行常規(guī)擴肛,直至患者腸道通氣。1.1療效評定參照生活質量核心量表QLQ-C30評價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總體生活質量4個方面,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1.2觀察指標觀察患者手術時間、預后效果、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變化等指標。1.3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與計算,計量資料用(x珋±s)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頻數(n)或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手術時間所有患者均在48h內接受手術,其中入院后至接受手術時間<12h11例(35.48%),12~24h內19例(61.29%),24~48h內1例(3.23%)。
2.2預后隨訪時間1~5年。不同手術類型的患者1年生存率無明顯差異,均達100.00%;3年生存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3.97%,P<0.05);5年生存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3.13%,P<0.05)。
2.3臨床結局與不良反應31例患者手術均成功完成,傷口均一期愈合,沒有發(fā)生吻合口瘺等嚴重并發(fā)癥,術后發(fā)生傷口感染3例,腸粘連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2.90%。
2.4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比較治療后患者的身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總體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治療前(P<0.05)。
3討論
大腸癌患者發(fā)生腸梗阻的概率較高,約為10%,而對于大腸癌并發(fā)腸梗阻患者,通常需采取一期手術治療。本文所有患者最終均接受手術治療,在術前采取保守療法,即胃腸降壓、消炎緩瀉等。胃腸減壓主要操作方式為將腸腔中的氣體與內容物吸出,以減輕患者腹脹腹痛的臨床癥狀,并進一步改變循環(huán)功能?;颊咴诎l(fā)生腸梗阻時,大部分存在細菌大量繁殖的情況,一些病情嚴重者甚至會發(fā)生腸內細菌易位,從而導致腸外感染。因此盡早地使用抗生素進行消炎處理是預防腸外感染、減輕患者不適感、為手術做積極準備的重要措施。一般大腸癌患者在發(fā)生腸梗阻后,應在12h內進行手術,本院31例患者中入院至手術之間時間<12h共11例,大部分集中在12h至24h,其原因在于患者年齡普遍偏大,在發(fā)生腸梗阻時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家屬無警覺意識,因此耽誤患者治療。對于大腸癌并發(fā)腸梗阻患者采取手術治療方式是臨床上普遍認可的方法。右半結腸Ⅰ期切除吻合術、直腸癌Melis術行Ⅰ期手術療效已達成廣泛的共識,但對于左半結腸Ⅰ期切除吻合術爭議較多。大多數學者主張分期手術。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在掌握手術指征的前提下(如患者狀況良好,血運正常、未合并嚴重病癥、腫瘤切除不困難),左半結腸Ⅰ期切除吻合術手術效果非常理想。通過對術后1~5年的隨訪結果可以看出,患者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均接近95%,尤其是5年生存率,明顯高于其它兩種手術方式。進一步分析Ⅰ期手術治療總體情況,3種手術術后并未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僅出現傷口感染、腸粘連,共3例,提示Ⅰ期手術治療具有較好的安全性;而且通過對手術前后患者生活質量的比較可以發(fā)現,31例患者術后身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總體生活質量明顯提高,與朱培烽等文獻報道基本一致。綜上所述,對于大腸癌并發(fā)腸梗阻患者,采取一期手術治療是較為積極的、科學的、可靠的方式。在進行診斷時,應結合患者的臨床體征與X攝片進行綜合考慮,避免因為誤診與漏診耽誤患者的治療時間。在進行手術前,應給予胃腸減壓、消炎緩瀉、調節(jié)電解質平衡、調節(jié)酸堿平衡等治療,對于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應妥善處理。(本文來自于《實用癌癥雜志》雜志。《實用癌癥雜志》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藺兵虎單位: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襄陽醫(yī)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