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藥配合外科手術治療成人多囊腎臨床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利用不同的方法對兩組成人多囊腎患者進行治療,通過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為臨床上治療成人多囊腎,減輕癥狀,延緩病情發展,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延緩腎能損害,延長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質量提供理論依據;方法:某院自2012年5月年開展“中藥配合外科手術治療成人多囊腎”,截止2014年5月采取上述方法治療12例成人多腎患者,并與傳統的西醫配合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12名)進行了對比。結果:通過中藥配合外科治療,入院時的腎性高血壓有8人,經過中藥配合外科治療,有7人腎性高血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好轉率為87%;入院時出現血尿的患者為9人,經過治療有8人情況得到了緩解,好轉率為88%;慢性腎功能衰竭(CPF)為4人,經過治療有4人,腎功能得到改善,好轉率為100%;入院時有12為患者,有單、雙側囊腫,經過中藥和外科囊腫去頂引流術,有7人的腎囊腫減小,好轉率為58%;入院時腰部不適為11人,經過治療有7人,情況得到緩解,好轉率63%。結論:中醫療法配合西醫手術的治療,可明顯減輕癥狀,延緩病情發展,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延緩腎能損害,延長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
多囊腎;中藥;外科手術;治療
我院自2012年5月年開展“中藥配合外科手術治療成人多囊腎”觀察和研究,截止2014年5月采取上述方法治療12例成人多腎患者,并與傳統的西醫配合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12名)進行了對比。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實驗組:中藥配合外科手術治療的多囊腎患者12例,選取我院住院病人,臨床確診為多囊腎的患者12人(實驗組),分別來自隨州市、黃岡市、襄樊市等地,男患者7例,女患者5例,平均年齡(37±3.1)歲,最大49歲,最小21歲,臨床診斷標準:B超、CT、實驗室檢查、病理檢查、家族遺傳史。對照組:西醫配合外科手術治療的多囊腎患者12例,對照組多囊腎患者為12人,均來自湖北本省,其中男性患者6人,女性患者6人,平均年齡(35±3.4)歲,臨床診斷標準:B超、CT、實驗室檢查、病理檢查、家族遺傳史。
1.2臨床表現,有家族遺傳史
75%,男性占41%,女性占33%;出現雙側多囊腎的占41%,男性占25%,女性占16%;單側多囊腎的占58%,男性占33%,女性占25%;腰部不適的占91%,男性占50%,女性占41%;腎性高血壓占66%,男性占41%,女性占25%;出現CRF占33%,男性占25%,女性占0.8%;出現血尿占75%,男性占41%,女性33%;尿路結石占41%,男性占25%,女性占16%。,有家族遺傳史75%,男性占50%,女性占25%;出現雙側多囊腎的占41%,男性占25%,女性占16%;單側多囊腎的占58%,男性占25%,女性占33%;腰部不適的占91%,男性占50%,女性占41%;腎性高血壓占66%,男性占33%,女性占33%;出現CRF占33%,男性占16%,女性占16%;出現血尿占75%。男性占41%,女性33%;尿路結石占41%,男性占16%,女性占25%。
2治療方法
2.1實驗組
采用后腹腔鏡去頂減壓術,術前、術后配合中醫中藥辨證施治。并根據臨床中醫辨證施治分為四型:(1)肝膽瘀阻型:給予茈胡10g,鱉甲15g,黃姜10g,姜法夏15g,生冬術10g,牡蠣15g,橘皮10g,生大黃6g,牡丹皮10g,草龍膽10g,南香附10g,云苓30g,佛手15g,丹參10g;(2)濕熱阻滯型:法半夏10g,瓜蔞10g,云苓15g,蕓紅10g,厚樸10g,生姜10g,赤術10g,川萆薢10g,生石膏15g;(3)肝腎陰虛型:北沙參10g,法半夏10g,生地15g,女貞子15g,五味子10g,當歸10g,橘皮10g,鱧腸15g,浮麥15g,山茱萸15g,黃騰子15g,懷山藥15g;(4)脾腎陽虛型:黨參15g,白術10g,云苓15g,附子10g,橘皮10g,熟地黃15g,法半夏10g,懷山藥15g,枸杞子15g,山茱萸15g,干姜6g,黃騰子15g[1]。
2.2對照組
采用后腹腔鏡去頂減壓術,術前、術后配合西藥對癥治療:包括降血壓(硝苯地平控釋片、美托洛樂緩釋片)、止血(6-氨基己酸、血凝酶)、護腎(阿魏酸鈉針)、鎮痛(雙氯芬酸鈉栓劑)、抗炎(頭孢類消炎藥)、利尿(雙氫克尿噻片、螺類酯片)等。2.3治療療程每1個療程為1周,時間為3個月。
3結果
通過SPSS軟件測出,P值<0.037,顯著性檢驗標準為0.05,其中P小于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通過中藥配合外科治療,入院時的腎性高血壓有8人,經過中藥外科治療,有7人腎性高血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好轉率為87%;入院時出現血尿的患者為9人,經過治療有8人情況得到了緩解,好轉率為88%;慢性腎功能衰竭(CPF)為4人,經過治療有4人,腎功能得到改善,好轉率為100%;入院時有12為患者,有單、雙側囊腫,經過中藥和外科囊腫去頂引流術,有9人的原有手術腎囊腫消失,好轉率為75%;入院時腰部不適為11人,經過治療有7人,情況得到緩解,好轉率63%。經過中藥外科治療,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改善,通過中藥治療配合外科腎囊腫去頂減壓術,研究發現11例患者腰痛明顯減輕,肌酐清除率提高,血尿情況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尿蛋白減少,而通過腎囊腫去頂減壓術,縮小了囊體,從而減輕了腎臟內部的壓力,延緩了腎功能的繼續惡化。腹腔鏡技術與開放式手術相比,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還可以重復進行,經過對12位患者腹腔鏡囊腫去頂減壓術,后隨訪發現,發現減壓手術的疼痛緩解時間為3~5周。通過SPSS軟件測出,P=0.044,顯著性檢驗水準為0.05,其中P小于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通過西醫配合外科治療,入院時的腎性高血壓有9人,經過外科治療,有9人腎性高血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好轉率為100%;入院時出現血尿的患者為9人,經過治療有6人情況得到了緩解,好轉率為66%;慢性腎功能衰竭(CPF)為4人,經過治療有3人,腎功能得到改善,好轉率為75%;入院時有12為患者,有單、雙側囊腫,經過西醫和外科囊腫去頂引流術,有5人的腎囊腫減小,好轉率為41%;入院時腰部不適為11人,經過治療有5人,情況得到緩解,好轉率45%。通過治療中藥配合外科治療與西藥配合外科治療對比發現,除了高血壓得到很好的控制外,血尿、腎功能改善、腰部疼痛等并沒有中藥治療效果明顯。由此可見,中藥治療多囊腎的效果要大于西藥,再配合外科手術治療,患者的預后大于純西醫治療。
4討論
成人型多囊腎(ADPKD),是常見的多囊腎病,其臨床發病率約為1∶500~1∶1000。ADPKD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致病基因位于16P13,由于單個的基因異常激發了一連串的基因異常表達,最終導致腎小管上皮細胞的異常增生和分化,形成了緊密的單層上皮,分泌液體形成囊腫。由于囊腫上皮細胞的增殖、細胞分泌功能改變以及囊腫周圍組織受損使囊腫進生性增大,周圍腎實質受壓,導致腎臟功能下降,最終導致終末期腎功能衰竭[2]。ADKPD在發病前病情隱匿,不易發覺,一般多在40歲之前發病,多囊腎大都伴有腰部不適或疼痛、血尿、高血壓、多囊肝、尿路結石等,發現時腎實質往往已經受損,多伴有慢性腎功能衰竭。ADPKD在后期進展迅速,如不能及時給予治療,可在短時間內可進展到終末期腎功能衰竭階段。當前對于成多囊腎的治療,主要以西醫治療為主,而對于成人多腎囊外科治療多采取的是“后腹腔鏡去頂減壓術”,但手術卻只能暫時緩解囊腫對腎組織的壓迫,而且術后還需要配合改善腎功能藥物進行治療。但是西醫缺乏改善腎功能的有效藥物,中醫中藥則可以根據患者表現的自覺癥狀,以及疾病的不同階段病情的來進行辨證施治,具有獨特的療效[3]。本文作者通過對12例成人型多囊腎中藥配合外科手術治療,觀察到以中醫療法,配合西醫手術的治療,可明顯減輕癥狀,延緩病情發展,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延緩腎能損害,延長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汪水君,成煥忠.中西醫結合治療成人性多囊腎13例臨床分析.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01,23(1):34~35.
2梅驊,陳凌武,高新.泌尿外科手術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08~109.
3田玉苑,劉會萍,郭成.運用中醫腎區離子導入治療多囊腎45例分析.中華當代醫學,2006,4(1):63~66.
作者:魏天天 楊國華 單位: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