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衛生士官病原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衛生士官是基層部隊衛勤保障的重要力量,有著不同于一般醫學生獨特的崗位任職需求,對衛生士官的教學要緊密地和其任職需要相結合。針對衛生士官病原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的目的、方法和步驟進行了初步探究。
[關鍵詞]衛生士官;病原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
病原生物學是基礎醫學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病原生物學不僅為傳染病學、皮膚病學等臨床課打下良好的理論知識基礎,還可以為臨床檢驗課程提供理論和實踐操作的支撐。因此,改善病原生物學實驗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之一。我校培養的衛生士官是基層部隊衛勤保障的重要力量,處于部隊衛生防疫、戰場救護的最前線,其能力素質和部隊的戰斗力息息相關。對于這些學員的崗位任職需求除了要求其有比較扎實的醫學理論知識之外,還要注重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提高實踐操作技能將為其勝任第一任職需求、提高部隊的衛勤保障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衛生士官的培養不同于學歷教育對醫學生的培養,他們在校時間短,對實際操作技能要求高。從2018年開始,我們結合衛生士官任職崗位的需求特點,對衛生士官病原生物學實驗課教學進行了大膽的改革,變“實驗教學”為“實操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病原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基本做法
(一)建立病原生物學實操教學的基本思想
病原生物學是部隊士官任職教育職業培訓階段的一門必修醫學基礎課程。我院部隊衛生士官職業教育中病原生物學以往通常以理論教學為主,以實驗教學為輔。但是衛生士官的崗位職業需求是以實踐操作為基礎的,而病原生物學的教學內容參照學歷教育過于基礎,與臨床的聯系薄弱,實驗課內容也與檢驗實操的要求相差甚遠,這些嚴重影響了學員學習的積極性,自然無法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為了提高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增加學習內容的可應用性,我們對病原生物學教學進行了改革。首先對理論學時進行了壓縮,不再是傳統學歷教育中的面面俱到,而是有側重點地講解。這個側重點的選取來自教員對基礎部隊的深入調研,通過匯總部隊常見的傳染病和寄生蟲病,來對應講解其致病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很好地解決了學與用脫節的問題。再有就是加大了實驗課的學時,通過傳統的驗證性實驗,培養學員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通過設立和崗位需求相適應的實驗內容培養學員在崗位任職中的技能。通過對病原生物學教學,尤其是實驗教學的改革,樹立以培養學員的實踐操作能力、綜合素質能力、創新意識為主的實驗教學改革思路[1]。既要注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又要加強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以達到適應衛生士官崗位職業能力的總體目標。
(二)病原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內容與步驟根據衛生士官學員的學習基礎和職業特點,我們將病原生物學實驗教學分成三個方面的實驗教學層層推進。
1.開設基礎性實驗
其包括病原生物的形態結構觀察、無菌操作技術、病原生物的各種染色方法、病原生物的分離培養技術、抗原抗體的檢測等。通過基礎性實驗,既可以使學員病原生物學基本理論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又可以讓學員掌握最基本的病原生物學實驗技術,加強其進行病原生物學實驗操作的無菌觀念,為后續實驗打下良好的實操基礎。
2.開設綜合性實驗
其主要內容有化膿性或腸道細菌的分離與鑒定以及常見寄生蟲和蟲卵的分離與鑒定等,這些綜合性實驗從實驗材料的準備到實驗標本的采集、培養、分離和鑒定,均由學員獨立完成,可以讓學員熟悉并掌握一定的臨床病原生物學實驗技能,這也是他們實際工作中所需要的操作技能,是學員逐步由單純理論向實際工作過渡的過程。同時這些綜合性實驗一些標本就采集自學員自身,使病原生物學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因而深受學員的歡迎,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
3.開設設計性實驗
這部分實驗是在教員對部隊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以學員在今后工作崗位中可能遇到的情形進行命題,如某處發生集體腹瀉應如何診斷和處置,或南方抗洪期間可能發生哪些寄生蟲感染如何防范等。這些設計性實驗是對學員綜合知識運用的考驗,除了考慮運用病原生物學實驗的實驗技能對假定情景中的病人進行疾病的診斷和預防的指導外,還需要考慮對環境因素的處理、報告機制等。通過設計性實驗,讓學員開始接觸工作中應掌握的技能,培養學員運用所學知識去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員對第一任職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認識。教學步驟:首先開設基礎性實驗,這部分實驗參照傳統的病原生物學實驗以教員為主導。其次是綜合性實驗,這部分實驗以學員為主體。最后是設計性實驗,這部分實驗首先由學員出具可行性實驗設計,由帶教教員審核并給予相應的修改意見,實驗準備由學員獨立進行,老師只起原則性指導作用。教學方法:基礎性實驗以實驗室為單位小班課進行。教員負責為學員講解實驗原理、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及隨時答疑解惑,而學員按步驟逐一完成各項實驗,并得出實驗結論、分析探討結論。綜合性實驗教學中一個實驗室的學員分為四個組,每組學員分別講解實驗設想和操作步驟,各組學員互相提出意見,教員輔助評判,實驗設計合理后進行規范操作。設計性實驗規模更小,5~6名學員為一小組,學員自行完成從課題設計到實驗準備、操作、結果分析等全部實操性教學活動,指導教員只起輔助作用。學生最后的成果以PPT的形式在實驗室展示,由學員和教員進行簡短評價。實驗課的考核方案:加大實驗課在整個病原生物學這門課中的分數比例,由原來的15%提高到30%。實驗操作考核不再采用以前的一次性操作考核,而是將考核貫穿實驗課的整個過程。基礎性實驗主要考查學員的基本操作能力和無菌觀念;綜合性實驗考查學員實驗設計和實驗準備的過程;設計性實驗考查學員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對具體事件的處理能力。三個層次實驗的分數占比分別為3∶3∶4。
二、教學效果評價
病原生物學實踐教學的改革目的是加強學員的實際操作能力,實驗教學有效地區分為三個階段,通過有針對性的技能培養,為學員適應崗位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礎。實操教學著力點是將學員從只掌握病原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只學會驗證性實驗的“學”與“用”脫節的教學模式中脫離出來。以學員的任職技能為出發點,教會學員工作中應掌握的技能,培養其從基礎到臨床,從理論到實踐的綜合思維能力。相較于改革前學員的實驗報告除具有準確規范特點外,更顯示了他們面對問題勤于思考的精神和解決問題的清晰思路。通過實操性教學,學員普遍認為病原生物學不再是與實際脫節的理論,而是將來他們適應崗位任職的重要技術手段。這種認識提高了他們主動參與實驗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對實驗課學習有了更高層次的認識,改變了以往以理論為主、以實驗為輔的學習態度。學員既有理論知識,又有一定的實際工作能力,使其能更快進入任職角色。
三、存在的問題與思考
(一)立足任職教育,做好頂層設計
任何教學改革的初衷,都是為了貼近教學任務的執行和完成,病原生物學教學實驗改革也不例外。我院從學歷教育轉變為任職教育,其培養目標、教學性質均發生了根本轉變。任職教育的核心是著力培養適應第一任職要求的學員,他們的動手能力是今后工作的重要方向。培養學員職業素質,使其更好地適應崗位任職需要,將成為我們教學改革的目的。為此,我們調整了實驗教學改革方法,變驗證性實驗為實操性動手能力訓練,其器材消耗與教師的人員配備相對來說有所增加。解決好上述問題,必須有占位性的統籌安排,將教師合理的分配于各單項實驗教學之中,實驗器材和實驗物品必須協調供給,上下銜接,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培養第一任職需要的教學目的。對于教研室無法自己解決的問題,需通過上級部門給予協調幫助。
(二)形成性考核與實驗教學的量效關系
實驗教學改革的數量與規模是外延,質量與效應是內涵[2]?,F如今,我院教學考核的評價指標分為形成性考核和課中考核等多種形式。病原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注重將形成性考核常態化,以實驗報告的完成質量作為形成性考核的量化指標,這樣才能促使學員在完成實驗教學的同時注重實驗方法、結果分析的整理收集??傊?,衛生士官病原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是一次以任務為牽引的教學改革,是從部隊和學員這一需求端的需要出發,由學院和教員這一供給端根據需要進行教學改革,最終的目的是為部隊培養能夠勝任衛勤保障任務、適應崗位任職需要的人才。在改革的實施過程中會遇到多種類型的問題,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與完善。
參考文獻:
[1]葉路,楊靜,李覃.注重基礎醫學實驗課上學員職業技能的養成[J].新教育論壇,2019,7(206):33.
[2]葉路,邢杰,李覃.需要層次理論在學員創新能力培養中的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3(5):18-19.
作者:楊靜 楊學光 張雅威 李覃 毛立群 葉路 單位:武警后勤學院衛生勤務系病原生物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