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效果觀察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評價綜合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的改善效果。方法180例2型糖尿病并發DPN患者,根據入院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90例。兩組均給予血糖控制、甲鈷胺+糖尿病治療儀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78.89%,高于對照組的65.5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增進2型糖尿病并發DPN的治療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綜合護理干預;臨床療效
我國是糖尿病大國,平均發病率為11.6%,且仍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約95%為2型糖尿病[1]。2型糖尿病存在多種并發癥,糖尿病DPN是最常見、危害最大的并發癥,與糖尿病足密切相關,是糖尿病患者殘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損害患者生命質量[2]。DPN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可能與血管結構與功能異常、代謝紊亂、氧化應激、神經營養因子缺乏、遺傳等因素有關,治療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療、用藥治療,但并非所有患者均可獲益。DPN是一種慢性終身病,與2型糖尿病疾病控制密切相關,加強綜合護理干預是增進療效、提高疾病控制效果的重要方法。本院試在2014年開始建立DPN綜合護理干預策略,取得一定成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4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并發DPN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臨床確診,無誤漏診;②未合并其它類型嚴重危重癥,可致運動功能障礙疾病,如骨折后遺癥、中樞神經系統病變;③認知、精神尚可,依從性良好;④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不符合納入標準者;②特殊類型糖尿病,如妊娠糖尿病;③酗酒、放化療治療史;④正在參與其他研究。其中男111例,女69例,年齡51~78歲,平均年齡(63.6±6.1)歲;糖尿病病程1~15年,平均病程(7.4±2.4)年。DPN病程1~8年,平均病程(3.4±1.5)年。合并癥:高血壓16例,下肢動脈血管硬化162例(狹窄或閉塞62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79例、初中及以上101例。根據入院順序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9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積極控制血糖,給予甲鈷胺(甲鈷胺500μg+0.9%氯化鈉250ml,靜脈滴注,1次/d,14d為1個療程,2~3個療程)+糖尿病治療儀物理治療(1次/d,30min/次,14d為1個療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基本的糖尿病健康宣教、足部足預防宣教等。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如下。
1.2.1系統性健康宣教采用形式多樣、階段性、個體化宣教活動,與患者深入交談,了解患者糖尿病、PDN病因學危險因素,如吸煙、少運動、喜食油膩、喜食泡菜等,宣教的方式主要包括口頭宣教、宣傳圖冊、視頻錄像、臨床案例等,使患者了解糖尿病、DPN相關概念、危險因素、危害、基本的預防管理對策,并手把手教會患者自測神經功能,幫助制定膳食食譜,做好肢體防寒保暖,適量運動,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1.2.2階段性干預留下聯系方式,接受患者咨詢,出院后前3個月,每隔2周電話督導1次,3~6個月,每個月1次電話連續,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深入溝通,了解DPN癥狀改善情況、疾病管理情況,答疑解惑,糾正不良行為習慣。
1.3療效判定標準6個月后,評價臨床療效。顯效:糖尿病周圍神經性病變篩查表(MISI)評分下降>75%,腱反射好轉或恢復正常,感覺神經傳導速度(SCV)上升≥5m/s;有效:MISI評分下降50%~75%,腱反射好轉,SCV增加1~5m/s;無效:MISI評分下降<50%,腱反射無明顯改善,SCV未增加或減退。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研究顯示,糖尿病DPN發病機制較復雜,有報道糖尿病DPN發生率可達60%~70%,病情隱匿、進展緩慢,有癥狀者痊愈率低。甲鈷胺是一種內源性活性輔酶B12制劑,具有促血管擴張功效,進而可減輕神經內膜缺氧缺血損傷,但并不能逆轉DPN,糖尿病治療儀通過發光二極管釋放單一波長近紅外線照射血管,不僅可促血管損傷,還可刺激新生血管生成,進而改善局部微循環,減輕DPN癥狀[3]。但DPN病因并未消失,許多患者仍處于慢性低血糖狀態,加強2型糖尿病管理、神經功能保護是控制DPN進展的關鍵,故有必要加強護理干預。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進行系統性的健康教育、院外延續性護理后,臨床療效確實優于對照組(P<0.05),故確實有必要加強護理干預,特別是對于初次入院、反復發作、伴有糖尿病足患者,需強化干預,以避免病情惡化造成難以挽回的后果。對于尚無明顯癥狀的高危人群,也應加強宣教,以預防并發癥發生,對于預防糖尿病足、心腦血管病,最終改善患者生命質量具有重要意義[4]。綜上所述,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增進2型糖尿病并發DPN的治療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國糖尿病雜志,2012,20(1):1227-1245.
[2]龐國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證治研究述要.中華中醫藥雜志,2009,24(8):1053-1054.
[3]王星娜.藥足浴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3,23(15):73-75.
[4]葉晶,陳利群,白姣姣,等.社區糖尿病足危險人群的篩查及影響因素分析.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8):48-50.
作者:李春紅 單位:深圳市龍崗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