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糖尿病患者護理探析(3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對腦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護理的效果進行探討.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間收治的58例腦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9例,對照組術后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患者術后優質護理,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2.76%,對照組為58.62%,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術后感染及死亡等方面進行對比,觀察組均優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腦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給予優質護理措施,對治療效果的提升和術后并發癥的降低作用非常明顯,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
腦腫瘤;糖尿病;術后優質護理糖尿病的主要特征在臨床中表現為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在腎臟、心臟及血管方面極易出現并發癥,腦腫瘤可分為惡性與良性,通常情況下,腦腫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都屬于良性,應用手術治療方法可切除腫瘤[1].但是,由于腫瘤位于腦部,術前要進行一系列的檢查,并對術后加強護理,可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本組研究針對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間收治的58例腦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護理的效果進行探討,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間收治的58例腦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9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0例,最小年齡42歲,最大年齡73歲,平均(56.4±8.1)歲,糖尿病病程最短6年,最長20年,平均(12.1±5.2)年,腦腫瘤類型:13例中膠質瘤、8例腦膜瘤、4例垂體瘤、2例大腦轉移瘤、2例聽神經瘤;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9例,最小年齡41歲,最大年齡75歲,平均(55.8±7.6)歲,糖尿病病程最短5年,最長21年,平均(12.6±4.9)年,腦腫瘤類型:14例中膠質瘤、7例腦膜瘤、3例垂體瘤、3例大腦轉移瘤、2例聽神經瘤.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診斷標準.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
本組患者術后給予常規護理方法,包含飲食護理、健康教育等.觀察組本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術后給予優質護理措施,具體如下:1)病情觀察.術后對患者的呼吸、體溫、意識、血壓、瞳孔、脈搏等生命體征密切進行觀察,及時將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嘔吐物清除干凈,快速建立靜脈通路,防止患者出現窒息[2].對于頭部有引流的患者,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要求傾倒引流液,并且對引流液的顏色、質量、性狀等密切觀察,并進行記錄,患者如果伴有高熱現象,則給予必要的物理降溫處理.2)并發癥護理.腦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術后容易出現意識方面的變化,而對于部分老年患者由于自身伴有腦部疾病也存在意識障礙的問題,對兩種意識障礙要進行仔細甄別,避免錯過搶救的最佳時機,術后對患者病情變化要密切進行觀察[3].患者如果采用開顱手術,術后意識障礙會加深,且采用脫水治療效果不佳,甚至意識障礙更嚴重,可以考慮酮癥酸中毒或高糖性昏迷.確定為酮癥酸中毒的患者,要馬上告知醫生對患者進行補液處理,采用中粗血管進行穿刺并留置套管針,建立靜脈通道.3)胰島素護理.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采用胰島素對血糖水平可在短期內進行有效的控制,并且對傷口愈合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對于護理人員而言,對患者的血糖水平必須要了解清楚,尤其是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對其血糖水平要密切進行注意,按照實際需求量給予胰島素劑量[4].原則上胰島素要按照持續小計量靜脈滴注用藥,根據患者實際血糖測量結果,對胰島素的劑量可適度急性調整,降糖速度不宜過快,防止患者出現腦水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輸液肢體采集血標本,保證血糖水平檢測的準確性.如果胰島素用法為皮下注射,要密切觀察注射部位的皮膚,查看是否存在結節或皮膚無彈性,一旦出現此類情況,表明注射部位瘢痕組織過多,影響胰島素的吸收,對注射部位要重新選擇.4)日常護理.對于腦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其皮膚黏膜通常比較脆弱,容易出現糖尿病頭孢或黏膜潰瘍,因此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要經常性幫助患者翻身,給予黏膜護理,并且對是否存在以上病變在護理中注意觀察.此外,該病患者的機體器官功能也會下降,容易引起一些術后并發癥,對病情的恢復不利.因此,要加強患者的皮膚護理,進行氣管切開時,要給予相應的護理,針對呼吸道加強管理,防止出現肺部并發癥.同時,術后對患者24h內出入水量也要進行觀察,排尿時每次都要排空,不要留尿,防止出現感染情況。
1.3觀察指標及療效標準
對兩組患者術后感染及死亡情況進行觀察對比.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評價:顯效:手術進展順利,術后未出現意外,未發生感染,生命體征恢復正常;有效:手術基本完成,存在偶發意外,術后出現輕度感染,生命體趨于正常或正常;無效:手術出現意外,患者病情加重或死亡,術后出現感染及并發癥等.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處理
對所有患者資料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用X2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術后情況對比
經過對比,觀察組患者術后出現感染患者及死亡患者明顯多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經過治療與護理,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2.76%,對照組為58.62%,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討論
針對腦腫瘤合并糖尿病來說,為了保證治療效果的實現,術后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確保治療效果提高.術后,密切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觀察,對術后并發癥加強預防,對胰島素用法用量也要給予指導,通過優質護理干預措施的應用,保證了患者術后能夠盡快恢復,提高了治療的效果.從本組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患者術后采用優質護理措施,術后感染、術后死亡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對腦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應用優質護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療效果的實現,預后效果顯著,在臨床中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竭淑菊,王曉麗,王景鳳.晚期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5,08(13):193.
[2]高桂英.優質護理在腦腫瘤患者圍術期的護理評價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6(07):50-53.
[3]肖寧,朱丹,肖水源.延續心理護理對腦腫瘤患者及家屬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4,02(27):373-376.
[4]王金波,周立敏.60例顱內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06(15):137-138.
作者:亓欣 袁志敏 單位:上海市長征醫院
第二篇:糖尿病護理中多樣性護理的應用
摘要:
目的探討和分析運用多樣性護理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進行臨床干預的情況和效果.方法選取我院住院部2013年07月到2016年07月之間,108例進行內科住院治療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參照抽簽法對這些患者進行對照組和觀察組的平均分組,并予以他們常規護理以及多樣性護理的臨床干預,探討和研究兩組的護理情況和結果.結果經過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指標較之對照組患者均顯著偏高,并在臨床總療效(92.59%)和總滿意度(96.30%)方面的結果均顯著優于對照組(77.78%,85.19%),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多樣性護理是一項科學、有效、理想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臨床護理方法.
關鍵詞:
高血壓;糖尿病;多樣性護理;臨床效果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內科臨床上的一種極為常見的多發性疾病,其發病人群主要為中老年患者[1].近幾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及社會環境的不斷改變,導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發病率逐年攀增[2].本文抽選108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對他們的臨床護理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進行具體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擇選我院2013年07月到2016年07月以來,在內科病房進行診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8例.患者的年齡大約在54歲~80歲之間,平均年齡是(67.5±3.9)歲;女性50例,男性58例;病程時間大約2年~19年之間,平均病程時間是(9.5±1.6)年.將患者按照抽簽法進行組別平分,其中:對照組54例患者,年齡大約在54歲~80歲之間,平均年齡是(66.6±4.1)歲;女性24例,男性30例;病程時間大約2年~19年之間,平均病程時間是(9.4±1.5)年.觀察組54例患者,年齡大約在54歲~80歲之間,平均年齡是(67.7±3.8)歲;女性26例,男性28例;病程時間大約2年~19年之間,平均病程時間是(9.8±2.0)年.經過統計,患者均未有嚴重的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免疫系統以及呼吸系統等方面的疾病,無低血糖癥狀以及精神、認知障礙等,且各方面的一般資料對比結果均無差異性,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給予患者常規護理進行臨床干預.即對患者進行一般性的內科基礎護理.
1.2.2觀察組
給予患者多樣性護理進行臨床干預.即在常規護理(方法統計對照組一致)的基礎上,對患者實施多樣性護理干預,主要包括有:健康教育(疾病知識講解)、針對性心理護理、詳細的用藥指導、科學飲食指導、體質量控制指導、生活護理指導以及出院隨訪干預等.
1.3統計學分析
對臨床結果采用軟件SPSS15.0系統實施相關數據的統計處理.T檢驗進行計量資料的表述,X2檢驗進行計數資料的表述.統計學意義為P<0.05.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情況分析
護理后統計,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后,其在軀體疼痛、生理功能、情感職能、社會功能以及精神健康方面的指標結果均存在顯著的差異性,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2.59%(50/54),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77.78%),兩組對比均存在顯著差異性(P<0.05).詳見表2.
2.3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析
隨訪統計顯示,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度為96.30%,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85.149%),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3討論
由于糖尿病和冠心病均是療程長、不易根治的病癥,容易導致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不遵醫囑、負面情緒、并發癥等不利于治療的情況出現,因此,必須要重視和加強在治療期間的臨床護理工作[3].多樣性護理(Comfortcare),是現代臨床護理學中新興起的一種臨床護理服務模式,它是基于傳統護理理論,通過加強患者在疾病、生理、心理、社會等各個方面的護理服務,降低患者在臨床治療期間的并發癥、疼痛不適以及不良心理情緒等,讓患者在臨床治療期間的心理、生理、情緒以及社會方面均能到達一個愉悅、輕松、舒適的狀態,從而更好的配合醫生進行臨床診療[4-5].本次研究表明,隨機選擇的108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當中,實施多樣性護理的患者,其干預后的生活質量指標(軀體疼痛、生理功能、情感職能、社會功能、精神健康)均明顯高于實施常規護理的患者,并且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達到了92.59%,護理滿意度達到了96.30%,較之常規護理患者(77.78%,85.19%)均顯著偏高,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這就表明,將多樣性護理應用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臨床診治過程中,對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生活質量均能夠起到較大的改善作用,有效輔助臨床治療提高療效,并對其并發癥有良好的預防和減少效果,從而極大的提升患者及家屬對臨床治療護理的信心,增加他們的滿意度,幫助他們早日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
[1]時立偉,李璐瑩,金淑云等.多樣性護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護理中應用價值研究[J].中外醫療,2014,33(32):152-153+156.
[2]王詠梅.多樣性護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04):13-16.
[3]張偉.68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護理中多樣性護理的臨床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2015,73(19):70-71.
[4]王立華.多樣性護理方式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干預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76):171-172.
[5]藍蓉蓉,林玲,李海燕.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護理中應用多樣性護理方案價值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08(07):238-239.
作者:李櫻 單位: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院
第三篇:糖尿病中整體護理模式的應用
關鍵詞:
整體護理;糖尿病;冠心病;護理滿意度
糖尿病是常見的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以多飲、多食和身體消瘦為特征,主要臨床表現為血糖濃度升高明顯,糖尿病患者易產生心血管疾病,嚴重者會引發冠心病[1-2]。當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時,如護理方式和手段不當,會產生嚴重的后果,給患者正常生活和家庭幸福帶來嚴重影響[3-4]。患者的心理護理、健康教育、飲食和出院后的指導直接影響患者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因此,對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如何有效地開展護理干預具有重大意義。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和整體護理,比較分析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與分組
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接收診治的符合糖尿病并冠心病診斷標準患者120例,所有患者中,男66例,女54例;年齡36-75歲;所有患者入院時空腹血糖8.1-25.8mmol/L,平均空腹血糖為(18.22±1.23)mmol/L。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入院后采用血液粘度測試儀進行檢測,所有患者血沉14.1±1.7mm/h、紅細胞壓積0.36±0.03L/L、TG1.13±0.25mmo/L、TC5.11±0.52mmo/L,均符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診斷標準。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37-74歲,平均年齡(55.3±7.7)歲。研究組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36-75歲,平均年齡(59.4±6.6)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入院平均空腹血糖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診斷標準
糖尿病診斷標準參照2007年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公布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冠心病診斷標準參考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5]。
1.3護理方法
對照組在治療過程中行常規護理,入院后對患者進行血糖監測,控制患者的飲食,配合主治醫師做好基礎檢查和治療,對患者開展糖尿病相關知識宣傳,保持病房空氣清新、環境安靜,并指導患者進行鍛煉[6]。研究組治療過程中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通過人員培訓,不斷完善護理體系,并配合新的護理措施和手段,行整體護理干預(包括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用藥干預護理、健康和出院指導護理)。
1.3.1心理護理:做好與患者病情溝通,鼓勵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消除病人和家屬對護理措施的疑慮,達到消除病人緊張、抑郁、焦躁及恐懼等不良心理的目的。
1.3.2飲食護理:向患者宣傳飲食衛生的基本要求,并針對每個患者的病情及身體狀況分別制定合理科學的營養飲食方案,以保證營養均衡。
1.3.3用藥指導護理:指導患者服藥的方法,并督促患者按時服藥;告知患者藥物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和不良反應的應對方法。
1.3.4健康指導護理:按時提醒患者休息,根據病情需要適當鍛煉;主動對患者和家屬做好糖尿病、冠心病飲食指導;幫助患者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吸煙、飲酒,飲食等),以有助于血糖、血脂得到穩定控制。
1.3.5出院指導:囑患者出院后堅持合理飲食、合理用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運動習慣,定期、定時監測血脂和血糖情況,如發現異常及時到院就診。
1.4觀察指標
⑴出院6個月后,測量患者血糖和血脂,采用血糖血脂的控制達標率進行評價。⑵采用問卷調查評分方式評價滿意度,按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分別進行統計,滿意為評分大于80分,基本滿意評分為60-80分之間,不滿意為小于60分。⑶采用生活質量評分標準對患者生活質量(包括飲食、精神、睡眠、疾病認知度、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估,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1.5統計分析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血糖控制達標率和血脂控制達標率
研究組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后,血糖控制達標率和血脂控制達標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實施整體護理后,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飲食、精神狀態、睡眠質量、對疾病的認知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4:
3討論
冠心病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血液粘滯度增加、紅細胞變形能力下降、血小板聚集性增強等血液流變學指標的異常。據統計,由于糖尿病并發冠心病導致死亡的病例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的75%[7]。為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生命,醫護人員應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和護理措施。整體護理是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護理模式,有研究表明,該模式能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臨床癥狀,并能較好控制患者血脂和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3,8]。本研究中,針對我院實際情況,通過人員培訓,不斷完善護理體系,并配合新的護理措施和手段,形成了適合我院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整體護理模式。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血糖控制達標率和血脂控制達標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明了實施整體護理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脂,提高患者的身體機能。通過實施整體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食欲、精神狀態及睡眠質量都得到好轉,對疾病的認識及病情的控制措施有進一步的了解,日常基本生活能力也得到提高,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比對照組患者的改善情況更加顯著。通過滿意度調查統計可知,研究組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7%(P<0.05),進一步表明了整體護理更易被廣大患者所接受。整體護理要求護理人員首先要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與患者進行心理溝通,緩解患者的恐懼、緊張等不良心理,指導患者飲食和生活習慣,配合適當的身體鍛煉,提高患者對疾病與治療方式的認知程度,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護理工作不僅需要醫護工作者具有認真負責的態度,并且必須具備扎實的護理理論基礎和良好的實踐能力。通過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治療過程中采用整體護理干預的護理手段,能夠有效控制患者血脂和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高素紅.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效果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2,18(6):854-857.
[2]任芹芹.整體護理在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2,5(6B):43-44.
[3]吳存瓊.整體護理干預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北方藥學,2014,11(2):195.
[4]劉秀榮.多樣性護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6):222-223.
[5]趙文新,金淑云.全面護理措施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護理中應用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34):305-306.
[6]時立偉,李璐瑩,金淑云,等.多樣性護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護理中應用價值研究[J].中外醫療,014,33(32):152-153.
[7]秦晶,王琳.綜合護理對骨折合并糖尿病手術患者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21):4417,4420.
[8]卞美娟.整體護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4,(13):64-65.
作者:何燕梅 單位:通州區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