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護理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綜合國內外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的相關內容,從診斷標準的變遷、孕期管理內容、孕期管理模式等方面闡述護理研究的相關進展,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尚存在的爭議熱點,旨在為開展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研究及臨床護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綜述;文獻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間發生的糖代謝異常,美國糖尿病協會(ADA2016)指南將其定義為“妊娠中晚期診斷的非1型或2型糖尿病”。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及妊娠期糖尿病篩查的普及,GDM發病率逐年升高,根據人種、篩查和診斷標準的不同,各國發病率存在很大差異。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IDF)2015年第7版糖尿病地圖集顯示,全球約已有16.2%的育齡期婦女在妊娠期間有不同程度的血糖升高,其中85.1%是由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不僅會顯著增加妊娠高血壓疾病、胎兒宮內窘迫、羊水過多、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還可能增加孕婦分娩后5年~10年發展為2型糖尿病的概率,嚴重危害母兒健康,并造成巨大的社會經濟壓力和醫療負擔。規范的GDM管理能夠有效改善妊娠結局,而護理人員在GDM的孕期管理過程中起指導和督促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就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的主要方法和內容進行綜述,為護理人員對GDM的管理和研究提供方向。
1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的變遷
1964年,O’Sullivan和Mahan首次提出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診斷妊娠期糖尿病,并界定了診斷標準,該方法于20世紀70年代逐漸被廣泛使用。其后,GDM診斷標準不斷更新,診斷方式由傳統的葡萄糖篩查陽性者再行診斷試驗的方式演變為國際糖尿病與妊娠研究組(IADPSG)、美國糖尿病協會(ADA)推薦的75gOGTT“一步診斷法”。2010年,IADPSG根據高血糖和不良妊娠結局試驗(HA-PO)的結果首次降低了血糖診斷閾值。鑒于血糖水平對之后的治療及母兒結局均有重要的影響,世界衛生組織(WHO)、ADA等機構也相繼采納了IADPSG標準并在其指南中降低了血糖診斷閾值,以便對血糖升高孕婦及明確診斷GDM的孕婦及早進行干預,改善妊娠結局。
2GDM的孕期管理內容
孕期GDM管理的關鍵是血糖控制,以減少高血糖對母兒的危害。目前,WHO、美國、加拿大、英國、新西蘭等均制定了基于證據的妊娠期糖尿病指南,主要內容均涵蓋了血糖監測、生活方式干預、藥物干預及產科監測,以規范GDM的孕期管理。
2.1血糖監測
血糖監測是判斷孕婦血糖控制效果的重要依據。但血糖監測的頻次、時機(餐前還是餐后)及藥物治療的血糖閾值尚無統一規范。根據已有研究,餐后血糖更能反映GDM血糖管理水平,且與妊娠結局有著更直接的聯系。加拿大糖尿病協會(CDA2013)指南推薦孕婦每日空腹,餐后1h或2h進行自我監測血糖,并根據血糖水平適當調整監測頻率。同時,該指南建議為降低巨大兒的發生率,需控制血糖在餐后1h≤7.8mmol/L或餐后2h≤6.7mmol/L。對需藥物治療的GDM病人,還可使用連續血糖監測系統(CGMS),以便及時調整藥物用量。Kes-tila等的一項隨機對照試驗表明,與自我血糖監測相比,CGMS更能監測血糖動態變化,對需要密切關注血糖波動的孕婦是更好的監測方式。雖然CGMS需要持續皮下監測,具有一定的侵入性,但一項隊列研究顯示,持續血糖監測儀的可耐受性尚可,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的感染或強烈刺激,且能準確捕捉餐后血糖峰值,對GDM病人孕期血糖控制及妊娠結局具有積極的影響。
2.2生活方式干預
生活方式干預主要指飲食調整和體育鍛煉,是妊娠期糖尿病最基本的管理措施。美國糖尿病協會指出,70%~85%的GDM孕婦經過合適的生活方式干預,均能較好地控制孕期血糖,因而一旦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所有GDM病人均應接受飲食和運動的指導。飲食調整主要包括攝入總熱量、攝入結構及熱量分配,應根據BMI指數進行個性化調整,既要避免過多的熱量攝入影響孕婦血糖濃度,也要保證充足的營養,促進胎兒發育,避免酮癥酸中毒的發生。根據2009年美國醫學研究所制定的妊娠期體重增加指南,GDM孕婦應在醫生、營養師、護士等的建議指導下,規范飲食,一般每日攝入7.14kJ~8.4kJ熱量,且攝入的能量結構應合理,控制孕期體重適度增加。我國推薦糖類攝入量50%~60%,蛋白質15%~20%,脂肪25%~30%,而ACOG指出50%糖類易引起血糖升高,因此建議糖類33%~40%為宜。
糖類是餐后血糖波動的決定因素,應以復雜糖類為主,特別是超重或肥胖孕婦,選擇血糖指數(GI)低的食物,能達到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對于每日熱量分配,ACOG推薦每日3餐并加餐2次或3次,以均衡糖分攝入,減輕血糖波動。此外,一項系統評價指出,益生菌能夠降低孕婦空腹血糖,改善妊娠期母兒健康。維生素D是另一種被越來越多研究者所關注的飲食因素,可降低胰島素抵抗,建議孕婦每兩周補充50000IU的維生素D即可達到明顯效果。相比于單獨的飲食調整,飲食聯合體育鍛煉則能達到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我國指南也推薦GDM孕婦進行適宜的體育運動,以促進血糖控制,改善胰島素抵抗,并減少胰島素治療的需要量。有氧運動和抗阻力運動是妊娠糖尿病病人最常用的運動治療方式,對于一般的GDM孕婦,ACOG推薦每天保持適宜的運動,每次運動持續20min~30min,并以中等強度的運動為主。雖然各指南均推薦GDM孕婦進行體育運動,但關于運動對血糖控制及改善妊娠結局的效果仍存在很多爭議。
2.3藥物干預
飲食調整結合適度運動治療兩周后仍無法有效控制血糖的孕婦,應進行藥物干預,以及早控制血糖水平。如果孕婦診斷GDM比較晚,則建議盡早考慮藥物治療。對于大多數GDM孕婦,胰島素是生活方式干預未達到目標的金標準治療措施。胰島素治療的主要機制是通過外源性補充胰島素控制血糖水平,由于對血糖有直接作用,其使用量需基于監測的血糖值持續調整直至達到目標血糖,胰島素的使用可根據不同制劑采用皮下,肌肉或靜脈多種注射方式,獲得最佳治療效果。在口服降糖藥方面,格列苯脲和二甲雙胍是被研究最多的藥物,雖然多項證據顯示格列苯脲和二甲雙胍并不會明顯增加妊娠不良結局,但也有研究報告藥物治療可能增加巨大兒、早產、新生兒低血糖等的風險,且存在一定的失敗率。因此口服降糖藥的使用仍未獲得FDA的認證。
2.4產科監測
GDM血糖控制不理想會增加母兒并發癥及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包括子癇前期、妊娠高血壓、腎臟損傷、眼底病變、巨大兒、早產等,因此,對于血糖控制不良的孕婦,良好的產科監測非常重要。孕婦監測著重于妊娠高血壓、羊水、甲狀腺功能及其他并發癥等的監測,而胎兒監測則強調對胎兒發育,生長速度,宮內發育狀況進行監測和評價。隨著技術的發展,胎兒超聲影像檢查能夠更加直觀動態得了解胎兒生長發育情況,醫生護士也能更加準確地預測胎兒生長受限、巨大兒以及肩難產的危險性。超聲監測主要是為了了解胎兒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臟的生長發育、胎兒腹圍及羊水量,妊娠晚期更能通過超聲評估巨大兒的發生風險,因此晚期每4周~6周應進行1次超聲檢查。妊娠后期的產前監測和管理雖然不能完全避免并發癥的發生,但可降低新生兒的病死率。2010年,婦女健康協會,產科與新生兒護理的指南方針提出護士應在胎兒超聲檢測上有更大的職責,臨床專科技術需進一步擴展,這意味著護士在超聲檢查方面更加體現出作用,護士及實踐護士熟練掌握產科超聲檢測技術,作為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孕期血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胎兒監測過程中護士需強調胎兒超聲檢查和羊水監測的重要性,一旦出現胎動異常或羊水過多等情況,應引起注意。
3GDM的孕期管理模式
目前,GDM的管理尚無統一模式,多根據上述管理內容對病人進行綜合管理,而由于患病人數增多,醫院資源和護理人員限制等原因,管理存在較大變異性,但總體具有以下特點。
3.1個體化管理
GDM孕婦可能伴有不同的妊娠期合并癥或并發癥,個體化管理強調GDM管理方案的制定需要充分結合病人個體情況,達到飲食運動、藥物使用、并發癥監測、心理等多方面個體化,每一階段有不同的干預重點,結合多方面干預手段。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在第三國際會議中強調孕婦用藥需個體化,對GDM病人的治療,需因人而異考慮藥物劑量的安全范圍,優化藥物選擇。劉少蘭等對廣東省73例妊娠期糖代謝異常孕婦進行強化個體化飲食管理試驗結果顯示,強化個體化飲食管理對妊娠期糖代謝異常孕婦有明顯治療效果,且能夠預防慢性并發癥的發生,在監測和治療過程中起著積極作用。
3.2居家自我管理
妊娠期糖尿病初期并無明顯癥狀和體征,只需進行生活方式的調整,并按時監測血糖,整個漫長的管理過程需要孕婦充分參與,多為居家進行自我管理。管理內容主要包括飲食調整,體育鍛煉,血糖監測及遵醫囑用藥,孕婦要了解GDM的基本病理和危害,學習飲食運動相關知識,并掌握血糖監測方法。Kim等的研究顯示,居家綜合自我管理雖不能顯著降低孕婦糖化血紅蛋白值,但能夠提高母親的身份認同,并降低餐后2h血糖水平,達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3.3網絡信息化管理
遠距護理是指在一定距離的遠端通過電話通訊,網絡等提供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資訊及指導,具體內容有個案健康管理,遠距生理測量服務及健康教育,通過護士定期的回訪并反饋相關知識,能夠促進管理的規范性。Assiamira等的研究顯示,護理人員每周進行1次或2次電話隨訪,對生活方式調整、血糖監測等情況進行了解并對病人疑問進行解答,能夠強化病人的管理行為,減少巨大兒的發生風險并提高產后血糖檢測率。李芳靚對臺灣某個案分析顯示,遠距護理極大的提高了病人就醫的自由度,良好得結合了通信技術及醫療服務,使個案通過自我調整,將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圍內。
4展望
妊娠期糖尿病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影響著兩代人的健康。孕期規范管理能夠有效改善妊娠結局,目前孕期管理內容逐漸規范具體,管理模式也呈多樣化發展,然而,孕期血糖管理的效果仍有待進一步提高。一篇系統評價采用AGREE評價工具對現有的8篇糖尿病孕期管理指南進行了質量評價,結果顯示指南均缺乏持續更新規程,不能保證實踐中良好的管理質量。且各指南只能為臨床提供基本框架,尚缺乏實踐性的指導,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提高病人管理依從性,也亟需更規范系統的方案指導孕期血糖管理實踐,改善GDM病人母嬰健康。
作者:章孟星;周英鳳;丁焱,王娜;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