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神經外科教學中教學設計模式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將TBL聯合CBL與CP教學模式相結合,探討該教學方法在神經外科護理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采用非平行對照方法,以2017年度在神經外科實習的100名實習生為對照組,實施以授課為基礎的教學模式(LBL),以2018年度實習的100名實習生為試驗組,采用TBL聯合CBL與CP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比較2組護生出科考試成績、評判性思維能力及護生對臨床護理帶教的滿意度。結果試驗組護生考試成績、評判性思維能力及對臨床護理帶教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護理實習教學中采用TBL聯合CBL與臨床路徑教學法相結合有利于提高護生考試成績、評判性思維能力及對臨床護理帶教的滿意度。
【關鍵詞】TBL聯合CBL;臨床路徑;神經外科;思維能力;教學模式
臨床實習帶教是學校課堂教學的延續,是護生能否順利進入臨床工作的關鍵,臨床帶教質量的好壞關系到護生能否將理論知識有效地轉化為臨床實踐能力,關系到能否培養出合格的護理人才[1]。臨床路徑教學法是運用臨床路徑(clinicalpathway,CP)思路,按照路徑化的方式實施的教學方法,使教學程序更加標準化、規范化[2]。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設計模式(team-basedlearning,TBL)強調團隊學習,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創新性[3]。以案例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模式(case-basedlearning,CBL)通過展示剖析經典案例的分析過程提高實習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6],上述3種教學設計模式各有所長,同時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本文探討3種教學方法聯合應用的效果。
1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非平行對照方法進行相關研究。納入標準:2017年度100名護理實習生作為對照組,2018年度100名護理實習生作為試驗組。2組實習生個人資料(年齡、學歷、在校成績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
1.2調查方法
1.2.1對照組:教學模式設計以授課為基礎的帶教模式(LBL)。實習生入科后,按照教學計劃授課并帶教,出科前進行相關考核,出科小結并反饋教學效果。
1.2.2試驗組:實施臨床路徑教學法進行帶教,并融入TBL、CBL教學模式。
1.2.2.1成立臨床路徑帶教組:建立由護士長、總帶教和各分帶教老師組成的3級臨床教學管理體系,6名帶教老師均為本科以上學歷[7]的高年資護士。
1.2.2.2制定臨床路徑教學表:臨床路徑帶教組根據護生實綱要求制定臨床路徑教學表,表格內容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落實情況。
1.2.2.3臨床路徑教學計劃具體實施過程:臨床路徑帶教組老師按照臨床路徑教學計劃表逐項實施教學,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設計模式和以案例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模式交替實用,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記錄于“臨床路徑教學表”的落實情況一欄。對于未按時完成的教學目標,查找原因,及時補充執行。護士長和總帶教老師不定時檢查教學雙方的進度及效果。
1.2.2.4TBL及CBL教學步驟:①案例選擇:挑選實習期間運行中的4個典型護理病案實例;②護生分組:根據自愿原則,將護生平均分成每5~6人為一組的小組,將病案實例發給學生,鼓勵學生根據教案資料提出問題,團隊討論可行的解決方法,護士長最后進行總結點評;③案例討論:每周組織護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一次分組討論,帶教老師全程參與并給予指導;④歸納總結:老師與學生不斷互動,根據護生提出的問題及疑惑,帶教老師逐一解答,再結合案例進行更深入討論,有的放矢。最后老師負責總結及歸納。并給各小組打分,評出優秀小組。
1.3評價指標
1.3.1出科考試成績:包括理論考試和操作考試兩種形式。理論考試包括基礎護理、??谱o理、護理常規等,滿分100分;操作考試項目按照院操作標準進行評分,一共兩項,每項總分100分,最后取平均值。
1.3.2評判性思維能力:采用彭美慈等修訂的中文版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8]。
1.3.3滿意度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護生對實習帶教的滿意度,包括護生對帶教形式、帶教內容、帶教態度、帶教效果的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采取Excel軟件進行數據錄入,用SPSS21.0軟件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護生出科理論和操作成績比較
2組實習生在通過統一的出科考試后,試驗組理論成績及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2組護生批判性思維傾向測試結果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CTDI-CV總分及各特質得分均較高(P<0.05)。見表2。2.32組護生對于臨床帶教滿意度比較見表3。
3討論
3.1TBL聯合CBL與臨床路徑教學法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護理實習傳統教學教學方式單一,再加上其內容繁雜龐大,填鴨式的學習會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弱,學生也不能牢固的掌握相關知識;另外,知識的整合能力也較弱,不能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新型教學方式也在實踐中不斷深化成熟[9]。CP模式使教學計劃使臨床帶教工作提高了效率[10],在此基礎上聯合典型案例小組式教學法,能夠更明顯的提升教學效果[11]。
3.2TBL聯合CBL與臨床路徑教學法有利于提高護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評判性思維能力是對臨床復雜問題進行判斷、反思、推理和決策的過程[12]。如今的醫療環境,迫切需要護士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傳統的教學方法基本上采用一對一實習帶教,缺乏一定的主動性[13]。TBL聯合CBL與臨床路徑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將學習方式由被動變主動,帶教老師通過統籌帶教目標,以典型案例為導向,采用小組形式,充分發揮帶教老師的主導地位和護生的主體地位[14],通過小組之間的相互提問和交流,主動查閱相關資料,明白了病例討論的目的不單單是掌握基本病情,而是尋求最佳答案而非標準答案,在良好的互動環境中,更能發現自己的不足,通過思考、實踐、反思中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15]。另外,評判性思維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養成的,需要批判性環境的創造,并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
3.3TBL聯合CBL與臨床路徑教學法有利于提高護生的綜合滿意度
本研究采用的是TBL聯合CBL與臨床路徑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制定了教學目標和內容,明確了方向,并由分帶教進行完成程度的落實,總帶教及時跟進教學進程,護士長每周評價教學效果[16-18]。護生為了解決問題主動查閱相關資料、小組內充分溝通、與帶教老師交流,增加了護生的緊迫感,使其學習更加主動且消除得過且過的怠慢心理,在自我否定中不斷進步,同時也密切了師生之間的聯系、融洽了師生關系,也提高了護生對總體帶教的滿意度,與宋丹丹等[19]的研究結果一致。普外科引入TBL聯合CBL與臨床路徑相結合的教學法,使護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更加全面深入,提高了護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20]。伴隨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護生對教學方法也更加認可,從而提高護生的整體素質和護理質量。
作者:李倩 關雪 單位: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