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社會逐步進入老齡化,心血管疾病是引發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發展的終末階段,加之老年人機體反應性差,免疫力衰退,并發肺部感染的概率很大,且老年人肺部感染臨床癥狀不典型,不能及時就診,易漏診誤診,因此肺部感染成為引發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重要并發癥,如何最大限度降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肺部感染是廣大臨床醫師共同面臨的課題。本研究回顧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3月191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及防治措施,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回顧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3月的191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84例,女107例;年齡60~86歲,其中發生肺部感染患者32例、未發生肺部感染患者159例。
1.2觀察指標觀察患者性別、年齡、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程、住院時間、基礎疾病、入院前1個月是否曾使用激素以及是否吸煙,比較兩組患者不同因素差異。對肺部感染患者進行痰培養檢測病原菌。
1.3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吸氧、擴張血管、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等基礎的對癥治療,肺部感染患者常規痰培養檢測病原菌,并進行針對性的抗菌治療。
1.4統計分析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所有資料均轉化為二元資料,采用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采用OR值與95%CI評價相關性。
2結果
2.1單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年齡、病程、住院時間、患有糖尿病、吸煙等因素與肺部感染的發生具有相關性(P<0.05),見表2。
2.2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年齡、病程、住院時間、患有糖尿病、吸煙等因素均為發生肺部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其中住院時間、糖尿病對發生肺部感染的影響最大,其OR值分別為138.59、9.44,見表3。
2.3病原菌分布32例發生肺部感染患者痰培養共檢出51株病原菌,大部分肺部感染以兩種或兩種以上病原菌感染為主,其中以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感染居多,見表4。
2.4耐藥率主要革蘭陰性菌對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率見表5。主要革蘭陽性菌對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率見表6。
3討論
隨著老年人各身體功能逐漸衰退,支氣管黏膜和腺體逐漸萎縮,抗體分泌量減少,屏障作用明顯減小,氣管支氣管表面的黏液纖毛活動性降低,咳嗽反射不敏感,免疫系統的功能明顯降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時肺部淤血,容易導致肺部分泌物淤積,微生物繁殖導致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影響肺臟換氣功能,血氧供應下降,容易導致心力衰竭病情加重,嚴重影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積極控制肺部感染能明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文獻報道,發生肺部感染的心力衰竭患者較單純肺部感染或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質量顯著下降,預后較差。如何積極預防治療心力衰竭患者發生的肺部感染是目前醫學界面臨的共同課題,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發肺部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感染病原菌的特點、菌株藥敏等,旨在為臨床提供參考。
研究結果顯示,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年齡、病程、住院時間、患有糖尿病、吸煙等因素均為發生肺部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其中住院時間、糖尿病對發生肺部感染的影響最大,OR值分別為138.59、9.44,這個結果與相關文獻報道結果相似。有文獻報道,肺部感染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并發癥,其原因可能與老年人免疫力降低和多器官退行性變相關。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發生感染,血糖高的患者發生感染的概率顯著升高。關于發生肺部感染的痰培養菌株中,大部分肺部感染以≥2種病原菌感染為主,其中以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感染居多,與臨床報道相似。
心血管疾病是中國人的首位死亡原因。肺部感染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并發癥。因此早期有效防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肺部感染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根據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力低下的身體狀況,對年齡較大、吸煙、病史較長、血糖偏高等患者有針對性地一對一進行健康教育,積極控制原發病,不濫用抗菌藥物,監測肺部感染菌株并行體外藥敏試驗,有針對性地進行抗菌治療等措施可有效防治肺部感染。
作者:謝達奇 朱吉基 李水英 單位:寧波市第九醫院心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