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手衛生管理的醫院感染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影響手衛生的因素
主要有: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低、培訓教育不夠、管理制度不嚴、缺乏手衛生知識、對交叉感染的認知不足、醫院洗手設施配備不全等。如有些醫務人員洗手方法不正確、揉搓時間短,范圍小,力度不夠,常漏洗拇指、指尖和指縫,洗手后不擦干就開始操作,還有的洗手后用工作服擦手造成再次污染。有些認為只要不接觸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等手就是清潔的,還有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的錯誤認識。手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到清潔部位前都有可能造成手部污染。醫護人員在接觸單一患者后,洗手率較高,但在查房、做晨間護理、檢查不同患者之間常忽視了洗手,而且在接觸患者前洗手率低于接觸患者后的洗手率,這說明醫護人員自我保護意識較強,而對手衛生造成患者間交叉感染重視不足。用擦手毛巾不能做到一人一用一清洗一消毒,重復使用導致毛巾潮濕,有利于細菌生長導致擦手后再次污染。使用一次性紙巾擦手或使用手烘干器的醫護人員手表面細菌培養的合格率明顯高于擦手毛巾。洗手液應盡量使用密封容器盛裝,一次性使用的。若需反復盛裝,應有專人負責對洗手液容器進行嚴格的清洗消毒,定時更換洗手液,定期檢查洗手環境及洗手液的質量是否達到標準。
2醫院感染管理措施
手衛生標準:Ⅰ、Ⅱ類≤5cfu/cm2、Ⅲ類<10cfu/cm2、Ⅳ類≤15cfu/cm2,均不得檢出致病微生物[3]。定期監測手部帶菌情況,同時還要進行手衛生效果的細菌監測并記錄。醫院感染管理應納入到醫院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醫院感染管理責任制,制定并落實醫院感染管理的規章制度和工作規范,嚴格執行有關技術操作規范和工作標準,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建立醫院感染管理機構,即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醫院感染管理科、各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三級組織。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負責制定本醫院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規章制度,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并監督實施,解決手衛生管理工作中的問題,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規章制度落實情況并進行檢查和指導,臨床科室感染監控小組具體負責本科室醫務人員手衛生工作落實的具體情況。
3加強手衛生知識培訓
要認真學習衛生部(現衛計委)的《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院機構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等,使醫務人員充分地認識到不良的手衛生是引起醫院感染的主要因素。通過定期舉辦手衛生知識講座、現場操作演示、發放便于攜帶的宣傳小冊子等多種形式對醫務人員進行培訓,使其掌握手衛生知識,熟練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指征和時間等。定期進行手衛生檢查,對手衛生操作存在的問題進行記錄并提出整改意見,在洗手池上方張貼“七步洗手法”示意圖,使醫務人員養成正確洗手的良好習慣。
4正確使用手套
在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之前,要戴手套,戴手套前后要洗手,這樣不僅可以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又可保護醫務人員自己,同時也可減少對患者造成交叉感染的幾率[4]。在檢查不同患者之間或給同一患者進行清潔操作和非清潔操作之間都應更換手套,還要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劑擦手。一次性手套只能一次性使用,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手套雖然有屏障功能,但不能保證絕對沒有穿透性。
5討論
手衛生是預防、控制和降低醫院感染最有效、最簡單、最經濟的方法。要將手衛生制度落實到實處,認真做好手衛生的管理和質量控制工作,提高手衛生狀況,這對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具有重要意義[5]。醫務人員要正確掌握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的相關知識,認真執行各項操作技術,同時加強對正確洗手的重要性認識,保證手衛生質量。良好的手衛生既能保證患者和醫務人員的健康,又能預防醫院感染。
作者:謝惠敏單位:鄭州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