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階段性導師制在醫學教學中優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導師制教學管理模式起源于14世紀的英國牛津大學。之后,哈佛大學、麥吉爾大學、東京大學等紛紛仿效,并都以高質量的教學聞名于全世界。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過程中,為保證我國本科教育的教學質量,非常有必要在借鑒牛津大學導師制的基礎上,結合我國本科教育的特點,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本科教育導師制。在本科生中實行導師制,是近年來高等學校本科生教育中正在探索實踐的一項制度創新。
我國自1999年以來的高校擴招標志著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轉向高教大眾化,但由于醫學服務對象的特殊性、醫學專業的嚴肅性、醫學教育的系統性和醫學學習的艱苦性,使醫學的教育教學仍需以精英教育的方式為主,導師制就十分適合醫學教育的需求。同時,醫學是一門系統性、專業性很強的學科,在進入醫學實習階段之前學生必須經過較長時間的醫學基礎理論知識學習,只有當學生通過對專業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具備了相應的專業認識和專業思想后,才可能與導師就專業問題進行探討,接受指導。而且具備導師資格的教授、副教授及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講師往往在附屬醫院均肩負著繁重的臨床工作,他們不是專職教師,除了承擔教學工作外還要應付繁忙的醫療工作。所以我們認為學生一入學即制定導師的模式不適合在醫學高等院校實施。
我們選擇將本科生導師制實行在學生進入醫學實習階段,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有利于學生專業知識從理論到實踐的轉變。
學生在進入醫學實習階段已經歷了較長時間醫學基礎知識學習,具備了一定專業修養,對自己的專業發展方向也有了一定的思考,這時迫切需要老師在專業上給予指導,此時引入“導師制”實現了從“教學”到“導學”的突破,之前生硬、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在導師的引導下勃發生機,理論學習中的一個個難點、疑點逐漸清晰,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及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質量。
2.有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專業思想。
導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無疑有巨大的影響,尤其是較有名氣的導師,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本專業的興趣和了解,對形成良好的專業意識也大有裨益。
3.有利于教學與科研相結合。
實行導師制,讓學生參加到教師的科研活動中,在教學中增加科研的成分和實踐環節,有利于消除科研與本科生培養相分離的現象,強化了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科研是醫療與教學的先導,是醫療新技術持續不斷產生的搖籃,也是臨床醫學發展進步的源泉與動力,創新思維的科研攻關能力和嫻熟精湛的醫療技術兩者缺一不可,我們把“指導學生專業學習、為學生盡早接觸科研創造條件”作為導師的基本職責,導師除了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外還必須具備較強的科研攻關能力,學生可以根據導師的研究方向或自己感興趣的醫學課題向導師請教、探討,導師根據所指導的學生特點,因人而異地制定指導計劃;安排好學生的科研活動,做到明確要求、悉心指導、定期檢查;指導的學生圍繞一個專題閱讀一定量的參考書、專業雜志、報紙,訓練其掌握基本的專業檢索、查閱方法;定期上交讀書筆記、論文或綜述,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礎。
4.有效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導師在從事教學科研以外,要把對學生進行思想、學習、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導作為其工作的另一部分。學生進入醫學實習階段,從學校步入醫院,也相當于從學校進入了社會,學生離開學校原有的環境,開始承擔一個社會人的責任,工作及待人處事方面需要學習的地方很多;此外,愛情、畢業分配等問題也是這一階段面臨最多的事情。由于離開校園,以往熟悉的老師、班主任均不在身邊,因此在這一階段學生的思想壓力是最大的,也最容易誘發心理問題,此時實行導師制進行有效銜接,學生就可以與導師充分接觸,導師除了在專業上還可以在思想上、生活上給予有效的全方位引導。新晨
5.有利于教師因材施教和學生個性發展。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本科生的教育往往受制于過分呆板的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單一性的培養模式造成“千人一面”的現象,使高校人才培養失去了個性特色。導師制師生關系的確定依“雙向選擇”原則,當師生關系確定以后,如何開展活動要靠雙方共同努力和配合。導師一般在專業上都學有所長,同時所指導的學生數較少,因此,能夠全面而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志趣和特長,因材施教。同時學生以個人志趣、能力水平等選擇適合自己的導師,能較早地參與到導師的科研活動中去,便于提高大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科研創新的能力,有利于實現素質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
6.有利于密切師生關系、增進師生友誼。
當前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化,學生數量日益增多,教師承擔的教學任務也相應增加。教師常常在百人以上的課堂上課,不可能認識每一個學生。實施醫學實習階段導師制是課堂理論教學的延伸與補充。實施導師制可以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情感上有所依托,在師生的共同活動溝通交流中,導師嚴謹的治學作風、求實的科研精神及個人魅力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導師制要求導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認真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發現他們的長處,充分發揮期待和賞識的積極作用,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增進了師生友誼。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這樣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