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核醫學教學模式評價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生總成績、病例分析及基礎知識成績比較觀察組總成績病例分析及基礎知識高于對照組,兩組學生總成績、病例分析及基礎知識成績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對新教學模式認可度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總結顯示,絕大部分學生認可這種教學模式,認為這種模式增加了師生互動交流,促進了自主思考能力,對核醫學實際臨床應用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刻,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并對一些問題有了新的看法;認識到核醫學人才應具有堅實的基礎知識,并善于發現問題、善于思考問題,能創新性解決臨床問題,并注重自己這方面能力的提高;尤其對核醫學揭示器官功能異常方面及腫瘤分子影像很有興趣,部分學生有表達今后從事核醫學工作的可能。
3討論
核醫學是在近代物理、化學和生物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的綜合性邊緣學科,涉及多學科領域,與電子學、計算機技術以及眾多基礎和臨床學科高度交叉滲透,而且發展迅速。核醫學傳統的教學模式始終以教師為主體,全程灌輸教學,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差,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大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利于應用創新性人才的培養和脫穎而出,尤其是對于核醫學這種注重應用的科學,尋找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勢在必行。
案例教學法代表著當代醫學教育中比較新穎、頗有前景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以案例為基本教材,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讓學生嘗試在分析具體問題中,獨立地作出判斷和決策,以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并被證明在核醫學教學亦有其有效性。“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是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等首先應用于醫學教育領域,是一種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查找資料,分組討論,教師總結的教學模式,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創設最恰當的問題情境,在教材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制造“質疑”,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過程中,把學生需要解決的課題,有意識地、巧妙地寓于各種各樣符合學生實際知識基礎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有了明顯提高,還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文獻檢索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本研究結合兩種行之有效經典醫學教育教學方法,考慮到嚴格的“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實施所受到很多因素(諸如人力、財力等)的限制,并結合核醫學教學實際,對病例教學法進行相應的調整,形成以“以影像為中心、以問題為基礎”的新教學模式。在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專業課核醫學影像診斷部分理論教學中應用新教學模式,并在考核方式上做出相應的調整,以客觀題為主并保證每題分值分配合理,結果顯示在總成績方面采用新教學模式的學生成績高于傳統教學模式,尤其是在體現臨床解決實際問題和綜合分析問題的病例分析題方面有了明顯的提高,同時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也較傳統教學有一定的提高。對觀察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顯示學生對自我能力的提高有強烈的渴望,對核醫學的學習有很大的興趣。在臨床專業教學中采用以影像為中心,以問題為基礎的新教學方法為師生互動提供良好的機會,并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不斷更新知識,成為一名終身自我教育者,這也符合我國高等醫學教育素質教育的要求。這種新的教學模式適于核醫學影像理論教學,可以在核醫學影像理論教學中應用推廣。
作者:杜補林李雪娜尹雅芙李娜王穎李亞明單位: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核醫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