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醫學基礎課實驗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設計與準備
設計(預習)與準備是基礎實驗課的重要教學環節,由師生共同參與。教師應準備2件事。其一,向學生布置實驗課題,提出指導意見,介紹有關資料。其二,備齊實驗所需儀器用品。教師的實驗命題是根據本專業培養目標,結合市場所需和學生水平,經過深思熟慮精選經典的、創新的(或改進的)、綜合的實驗內容為課題。學生則根據教師布置的實驗課題,通過查閱有關資料,精心設計實驗方案。實驗方案應包括實驗目的和原理、操作步驟和方法、所用儀器和用品、注意事項和問題等。實驗方案于實驗前交教師審閱。學生在設計實驗方案的過程中可加深對所做實驗內容的理解,調動實驗積極性和興趣,培養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這為實驗課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
2實驗與觀察
實驗與觀察是基礎課實驗教學的關鍵環節,是準備工作就緒后,學生根據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操作、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結果的過程。堅持2個“結合”和2個“必須”是這一環節的重要原則。2個“結合”:一是理論與實驗的結合,即實驗操作要有理有據,二是實驗與觀察的結合(即做實驗時要會察會記)。沒有理論的實驗是盲目的實驗,沒有觀察的實驗是無果的實驗。2個“必須”:一是必須按計劃、分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實驗,二是必須遵守則、按規程、一絲不茍地規范操作。
實驗中還要強調實驗與觀察環節的目的性、規范性、客觀性和科學性,因為這是上好實驗課的前提條件。目的性要求學生所做實驗要有目的、結果,并對實驗要采取的措施心中有數。規范性要求學生對所用儀器、藥品、器材的性能特點、使用方法了解透徹,并掌握要領,可準確操作。科學性要求學生要科學嚴謹地進行實驗操作、設定實驗條件、采用觀察方法,冷靜分析問題,做到判斷有據。客觀性要求學生對實驗過程所發生的現象、遇到的問題、出現的結果如實記錄、分析,實事求是地得出結論。
教師在這一環節中應發揮輔導、督導作用,把學生的實驗準備、規范操作、實驗態度、安全教育、實驗結果納入督導范圍,發現問題及時指出。對規范操作結果準確者給予表揚鼓勵,對操作不認真或結果有誤者給予教育或輔導。
實驗與觀察是在規定實驗課時內由師生積極參與的雙邊教學環節,以學生為主體。學生通過實驗課探究科學實驗的規律和奧秘,不僅能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創新思維,還能訓練自身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進一步促進操作技能的提高。
3報告與點評
報告與點評是實驗課的組成部分和重要教學環節,是總結、分析實驗結果,對實驗理論和操作技能的再認識、再提高。學生撰寫實驗報告應根據實驗記錄把握重點,將重點放在實驗結果的分析上,并從理論與實驗的結合上找答案、作結論,認清事物本質,把握變化規律。對其他內容,如題目、原理、器材、方法步驟等應從簡描述。報告要層次清晰、文字簡明、重點突出、分析有據,并具有條理性、邏輯性和科學性。
教師點評的內容來自實驗課學生實驗情況和學生撰寫的實驗報告。點評要抓重點,不可面面俱到,應突出共性或典型的問題,數目不宜超過3~5個。點評內容要生動、深刻、有理、有例子,以引起學生共鳴并能使其銘記在心。
此外,為提高基礎實驗課教學質量,實驗課的3個教學環節應施行考核,以激發學生對實驗課的重視和興趣。實驗課考核分數應占該課程總分的多少,要根據該課程理論與實驗時數比例而定,實驗時數多的可占該門課程總分的40%~50%,學時少的30%為宜。
基礎實驗課教學要在掌握基本功上下功夫,在培養學生科學實驗素質上花力氣,在3個教學環節上求質量,堅持2個“結合”和2個“必須”的原則,堅持實踐論的觀念,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