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優質護理在消毒供應中心的體現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討優質護理在消毒供應中心實施效果。方法:轉變服務理念,把分散型管理模式轉變為集中管理模式。結果:降低院內感染發生率,提高器械物品的質量,延長器械使用壽命,節約資源。結論:減少臨床護士的工作量,提高了護士的工作效果,使護士有更多的時間更好地為病人服務,實現了把時間還給護人,把護士還給病人的服務,取得了患者、臨床和社會滿意。
[關鍵詞]
護理;消毒;應用
本院是一所綜合性三甲醫院,共有病床1500張,設60個科室。為響應衛生部“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要求,對供應室進行了改造。按要求分工作區、生活區。工作區分去污區,檢查包裝滅菌區,無菌物品發放區。供應室是全院無菌物品的物流管理中心,承擔著全院再利用物品的處理,對保證醫療、護理質量及控制醫院內感染起著關鍵的作用。消毒供應中心規范化的實施,由過去簡單分散型管理模式轉變為集中管理模式,對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人員提出了更新更嚴、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將優質護理服務完善體現,我們做到以下幾點。
1加強自身素質培訓,更新服務理念
①結合科室員工特殊性,采取集中、個別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培養科室團隊協作和慎獨精神,培訓與臨床科室交流溝通的技巧,學習供應室自和我防護意識的重要性。②根據各臨床科室特性,調整下收下送的時間和次數,滿足臨床用包,提高臨床科室工作率。③信息化管理。建立清洗、包裝、滅菌、無菌物品發放質量追溯制度,保證供應物品的安全。④彈性排班。可以節約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如每年7~8假期,專科器械、手術器械增加,臨時調整上下班人員來緩解臨床用物,對急用的手術器械、外來器械,由護士長與手術醫生溝通,調整上臺時間。⑤成立質量安全小組。設2個質控員、5個小組長,小組長每月對所管區域出現的問題匯總上報質控員,再由質量安全小組討論報告全科人員,對出現問題進行整改。⑥每月質控護士下臨床做滿意度調查,了解器械使用情況及需要供應室改進地方,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向護士長匯報,由護士長與科室負責人及時溝通達成統一意見,這樣既能保證臨床護理工作的順利完成,又利于不斷促進供應室護理質量提高。⑦為提高工作效率及方便管理,供應室在使用包裝材料時,盡量使用不同顏色的無紡布進行區分,對臨床使用頻率不高的器械,包裝材料盡量選擇有效期長的包裝材料(如紙塑袋、無紡布、硬質容器),避免器械反復滅菌,延長器械使用壽命。
2完善各種操作流程
從細節入手,器械清洗質量是供應室工作的重中之重,清洗質量不徹底[1]會使細菌在器械表面或關節內“死角”形成一層生物膜,阻止滅菌劑的穿透而導致滅菌失敗[2]高壓滅菌代替不了清洗,它不能去除熱源、血污和微粒等,對難以清洗的器械,要集思廣意,找到最佳清洗方法,如管腔型:先超聲、堿水浸泡5分鐘,用不同規格毛刷清洗,水槍沖到包裝區再用75%酒精沖;對使用時間長、磨損嚴重的手術器械,與手術室負責人交流,提出更換建議;制作圖文并茂的器械包裝明細單,保證器械物品的準確性,避免差包發生。無菌物品發放是合格物品流入臨床科室的最后一道關卡,必須按物品先進先出原則,避免不合格物品如濕包、破損包、過期包發放。
3討論
優質護理實施,供應室由簡單分散向集中型的轉變,節約了護士時間,護士有了更多時間為病人服務,提商了工作效率,保證了器械物品質量,減少院內感染率發生,保證醫療護理安全。
[參考文獻]
[1]衛生部.衛生法制與監督司.消毒技術規范[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2.195-196.
[2]欒湘寧,高雅旭,郝勇,等.供應室的洗滌質量檢測[J].中華護理雜志,1993,28(10):581.
作者:周樹梅 單位:普洱市人民醫院 消毒供應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