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視頻技術在中醫護理培訓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視頻技術在中醫護理操作培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研究對象選取為2014年1月~2015年12月之間麗水市中醫院接受中醫護理培訓的60名護理人員,根據培訓方案不同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培訓方法,觀察組則利用視頻技術進行培訓,比較兩組護士培訓結束后的考核成績,及兩組護士對培訓方案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護士的中醫理論、中藥熏洗、按摩排尿、耳穴埋豆、中藥塌漬的考核成績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士對培訓模式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視頻技術應用于中醫護理操作培訓,能夠有效改善護士的學習效果及記憶能力,提高了學習成績。
關鍵詞:中醫護理;培訓;視頻技術
中醫護理操作是具有中醫特色的護理內容,隨著近年來中醫學知識的推廣,在臨床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但由于中醫護理操作相對繁雜,需要護理人員具有豐富的中醫基礎知識才能充分掌握,因此傳統的培訓方案往往培訓時間較長,效果較差。隨著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應用,多媒體視頻教學逐漸被臨床所采納,本文就視頻技術在中醫護理操作培訓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研究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為2014年1月~2015年12月之間麗水市中醫院接受中醫護理培訓的60名護理人員,年齡20~24歲,平均(21.7±0.4)歲,學歷包括大專57人,本科3人,職稱包括護士52人,護師8人。根據培訓方案不同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30人,兩組護士在一般資料比較上無顯著差異(P>0.05)。1.2方法對照組護士仍采用傳統培訓模式,安排帶教老師進行一對一指導;觀察組護士則利用視頻技術進行培訓教學,具體內容如下。
1.2.1建立中醫護理培訓團隊
遴選具有扎實中醫理論基礎和操作技巧的護士5~6名組成中醫護理培訓團隊,團隊負責中醫護理操作培訓大綱和評分準則的制定。培訓團隊定期對培訓進度進行調查,了解培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指導方針,收集護士及患者對中醫護理操作的培訓及建議,根據建議進行調整和改進。在培訓開始前,由培訓團隊進行帶教老師的挑選,帶教老師的工作直接匯報給培訓團隊,由培訓團隊進行整體培訓工作的調配,根據階段性的培訓結果進行下一階段培訓方向的調整,為帶教老師提供建議和方向。
1.2.2制定規程由培訓團隊
通過角色互換、親身體驗、互相操作等方法了解中醫護理操作培訓中的要點,對操作的步驟進行充分理解和調整,為培訓護士提供最人性化的培訓流程。通過組內討論制定統一的培訓流程,在護理部審批通過的情況下初步錄制中醫護理操作視頻,團隊成員內部討論修改,確保用品齊全、患者隱私保護妥當,操作流程合格,無重復動作,操作定位及手法準確,正反面教材均有充分體現,交付測試團隊,了解該視頻的培訓效果,時間為1個月,收集反饋意見,對視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整。流程視頻嚴格遵循護理部及培訓團隊討論得出的操作流程,以分段法錄制,用遠鏡頭拍攝充分體現整體操作過程,穴位等需要局部體現的精細環節則用近鏡頭拍攝,確保穴位位置一目了然,視頻中的字幕、配樂等要充分結合實際情況,烘托操作重點,最終整合成一套完整的中醫護理操作培訓流程視頻,內容包括中藥熏洗、按摩排尿、耳穴埋豆、中藥塌漬等。
1.2.3培訓過程
帶教老師除了安排學生跟隨學習和課外理論學習外,采用當場實際操作和視頻播放相結合的方式展開中醫護理操作培訓,培訓過程中以視頻中的內容為主,詳細示范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重點,學生不清楚的地方可反復觀看培訓視頻,在實際練習中針對學生不熟練、不清楚的地方進行重點練習,培訓視頻每個學生發放一份,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增強理論知識和視頻教學視頻的學習,在集中培訓結束后,帶教老師可根據學生個體需求不同,針對性進行強化練習,對各個步驟進行分步講解,尤其是對于穴位的選擇、手法動作、手法標準及注意事項等內容的說明,要求帶教老師必須熟練掌握各項操作內容,與視頻操作相符,避免動作走形。
1.3評價方法
由護理部統一安排考核,內容包括中醫理論、中醫基礎護理、中醫情志護理、按摩推拿及辯證施護等內容,每項考核均以百分制計分,分值越高責說明護士的培訓效果越好。由培訓團隊制定滿意度調查問卷,采用當場發放當場收回的形式了解護士對培訓模式的滿意度,問卷不記名。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χ±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以P<0.05視為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士的中醫護理操作培訓考核結果比較
觀察組護士的中醫理論、中藥熏洗、按摩排尿、耳穴埋豆、中藥塌漬的考核成績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護士對培訓模式滿意度調查的比較
觀察組護士對培訓模式滿意度達到1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P<0.05)。
3討論
3.1中醫護理操作培訓中存在的問題
中醫護理操作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因此護士的學習速度和學習效果受到中醫基礎理論掌握程度的影響,即使在培訓的同時進行中醫基礎理論的學習,也會因為進度不同而影響學習效果,尤其是西醫護理院校畢業的護士,在該方面的學習上存在一定困難[3]。在傳統的帶教模式中,帶教老師現場操作現場說明,對學生的操作手法進行指導,一對一的培訓雖然具有個性化的優勢,但局限性較強,帶教老師不可能根據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進度來進行教學,因此學生在學習操作時往往一知半解,而課后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時又缺乏標準的參照。此外,帶教老師的操作、教學方法存在一定差異,缺乏統一的規范標準,導致教學水平參差不齊。
3.2視頻技術在中醫護理培訓中的意義
利用視頻技術的可重復性、全面性,可以充分的為學生提供學習依據,在課外時間基礎知識的學習中也可以參照視頻加深記憶,避免了帶教老師和學生不同步的問題。培訓團隊在視頻拍攝的過程中,也是對中醫護理手法的一個規范,避免了長期形成的陋習對學生的影響,為學生和帶教老師提供了一個標準的參考。教學視頻能夠永久保存,這對于以后的中醫護理教學有著深遠的意義。
3.3視頻技術教學提高了中醫護理操作培訓的效果
從本次研究數據來看,觀察組護士的中醫理論、中藥熏洗、按摩排尿、耳穴埋豆、中藥塌漬的考核成績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從護理操作上來說,護士能夠從視頻中學到更標準、規范的操作動作,對于不理解、不熟練的地方也可以跟隨帶教老師進行強化練習,充分的實現了課堂、課余時間的有機結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3.4視頻技術教學提高了學生的滿意度
從調查來看,觀察組護士對培訓模式滿意度達到1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說明視頻教學更符合護士的學習需求,護士能夠在課外時間也接觸到護理操作的學習內容,加速了學習進度,提高了學習效果,視頻技術生動的傳達方法也更符合現代化的教學方式,獲得了護士們的一致認可。
參考文獻
[1]賀霞,蔣谷芬,彭麗麗,等.我院中醫護理操作技術培訓的探討研究[J].中醫藥導報,2011,17(4):139.
[2]李佳.中醫院護士的中醫內涵培養探究[J].中醫藥導報,2013,19(3):123.
[3]張廣清,羅麗霞,葉鳳梅,等.中醫護理操作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改進[J].護理學雜志,2010,17(6):66.
[4]張慧珍.兒科護理技能教學探討[J].當代護士,2005(9):84-85.
[5]王慶林,郭向東.多角色扮演、情境教學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吉林醫學,2005,26(9):928-92)
作者:鄭珍慧;丁世玲 單位:浙江省麗水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