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
1.施工合同簽訂后,項目經理部要建立完善的工程項目管理機構和嚴密的質量保證體系以及質量責任制,抓住質量計劃指定、質量計劃實施和質量計劃(目標)實現三個環節。要求各部門都應擔負起質量管理責任,以各自的工作質量來保證整體工程質量。
2.工程測量控制是事前質量控制的一項基礎工程,它也是施工準備階段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要做好基準點、基準線、標高、施工測量控制網復核、復測工作,并填報抄測記錄。
3.進行圖紙會審。為了在施工前能發現和減少圖紙的差錯,能事先消滅圖紙中的質量隱患,在項目質量計劃編制前,由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主持熟悉圖紙并進行圖紙會審工作。審核出圖紙中存在問題后,應與設計人和發包人進行討論、協商解決,并作好圖紙會審記錄。
4.項目經理必須使分包工程及采購工作處于受控狀態并有計劃地進行。為此,項目經理應評價和選擇合格的分包人和供應人,可通過招標擇優選廉的原則,慎重選擇分包人和材料、設備供應人。
5.項目經理部應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質量知識、專業知識、管理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訓。
二、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
1.技術交底。凡由項目經理部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由項目經理部技術負責人向參加施工的有關技術人員進行書面交底,并簽署技術交底文件作為指導施工的技術依據。在施工過程中,項目技術負責人對發包人或監理工程師提出的有關施工方案、技術措施及設計變更要求,應在執行前向執行人員進行書面技術交底。
2.工程測量質量控制。在項目開工前應編制測量控制方案,經項目技術負責人批準,同時將測量控制方案、紅線樁的校核結果、水準點的引測結果報項目經理部查驗認可后方可施工。施工過程中對紅線樁、水準點、工程測量控制樁等采取妥善保護,嚴禁擅自移動。建筑物軸線、標高及關鍵部位應由專業測量人員測量、質檢員檢查、技術負責人復核,填報“測量記錄”及“施工測量放線報驗單”由監理工程師簽認,確保測量質量。
3.材料質量控制。材料控制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創造正常施工的條件,也是實現造價控制和進度控制的前提。
(1)要對供應人的質量保證能力進行評審,并采用招標“擇優選廉”的方式,選擇材料供應商,并建立材料供應檔案。
(2)企業應建立材料運輸、儲存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損失、變質。進入現場的材料、半成品、構配件應分類標明其來源、加工過程、安裝交付后的部分和場所。
(3)企業應加強對材料質量的檢查驗收,報檢、準用關,確保材料、成品、構配件質量。
4.機械設備的質量控制。企業應根據施工現場條件、結構模式、機械設備性能,施工工藝和方法、施工組織與管理、技術經濟等因素,使現場的施工機械合理配備,配套使用,充分發揮機械的效能。
5.計量管理。企業應制定計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維修、檢驗等規定,計量人員嚴格按此規定執行,以確保產品所必需的計量器具符合規定要求。
6.施工工序控制。工序質量直接影響施工項目的整體質量,因此必須嚴格控制工序質量。設置質量控制點,是對質量進行預控的有效措施。
7.設計變更控制。工程變更應按規定程序處理,首先由變更方向監理工程師(或業主)申請。監理工程師與相關方研究做出變更決定后,變更通知,方可組織實施。
8.環境保護控制。工程施工時把好材料驗收關,不使用有害物含量超標和淘汰的材料。施工所使用的材料作好防污染控制。工程竣工時檢測室內空氣污染物濃度,檢測不合格不允許使用。
9.成品保護。建筑產品或半成品保護應采用護、包、蓋、封等措施妥善保護。
三、竣工驗收階段的質量控制
1.單位工程竣工后,必須進行最終檢驗和實驗。單位工程技術負責人應按編制竣工資料的要求收集整理材料、設備、構件的質量合格證明材料,各種材料的實驗檢驗資料、隱蔽工程記錄、施工記錄等質量記錄。其整理歸檔按CB/T50328—2001《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范》規定執行。
2.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項目的技術、質量、生產等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檢驗評定。對查出的施工質量缺陷應予以糾正,并且應在糾正后再次驗證以證實其符合性。確認工程質量符合強制性標準設計文件及合同要求。向發包人、監理部提出工程竣工報告。
3.參加由建設單位組織的各方主體參與的竣工初驗、驗收程序。與承包人簽訂“質量保修書,使用說明書”。建筑施工是一項多專業、多工程、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各種因素相互關聯,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難度相當大,只有對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和各影響因素做到全方位和全過程的控制,才能保證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這樣才能使建筑業得以健康的發展。另外,對于施工企業,只有保證了施工質量,才能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