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獨立院校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容摘要】
本文在MOOC背景下,針對當前獨立院校學生心理特點,從教學資源、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及教學考核四方面分析了獨立院校管理學課程目前存在的問題,探索了獨立院校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的路徑。
【關鍵詞】
MOOC;獨立院校;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路徑
當前,在很多獨立院校,不論是管理類專業還是非管理類專業,管理學課程都會被作為一門必修或選修課進行開設。顯然,管理學對于現代大學各類人才的培養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互聯網+教育時代到來之際。然而,現實中大部分教師進行管理學課程教學時仍然按照傳統教學模式———主要通過“教師為主角”的課堂講授向學生講解管理學基本知識,傳授管理學基本方法。學生普遍覺得這門課死記硬背就可以順利通過考試,但同時又覺得這門課“用處并不大”。實踐證明,這種“以教師為主角、重知識輕能力”的傳統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互聯網+教育時代對于新型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隨著教育領域MOOC時代的到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管理學課程教學成為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那么,在管理學課程教學中如何通過MOOC,既輔助教師“教”又促進學生“學”,讓教師的角色由原來單一的傳播知識轉變為努力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之不但可以獲得新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同時又能夠學到如何獲得知識的本領。本文正是在基于獨立院校大學生管理學課程的教學實踐和經驗上,對此進行一定的探討。
一、獨立院校管理學課程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資源不足,極少考慮學生需求,且共享性較低。目前,很多獨立院校的大部分管理學教師授課單憑一本書、一份PPT就可以完成課程教學。教師給學生推薦的教學資源也只是簡單羅列幾本相關的教材。由于獨立院校大部分學生本身自我學習能力就不強,如果教師推薦的書目又不具備參考價值,學生很難對該門課程產生興趣。另外,大多獨立院校圖書館關于管理學的教材不管是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滿足不了教師和學生的需求。教師在教材的選擇、PPT的設計、教學視頻的選擇和教學實驗的設計上,主要是依據自己單方面的熟悉程度、喜好來選擇,極少考慮到學生的需求,拿教學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來舉例,即便有更新更好的教材,為了避免重新花大量時間備課,將一本教材沿用好幾年或者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使用同一本教材的現象在獨立院校很常見。由于教材本身就滯后于實踐,若不及時更新更好的教材,很容易出現教材內容陳舊的問題。此外,不同專業的學生,由于其本身的知識結構、興趣和能力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若為其選擇與其他專業同樣的教材,其最終所學內容將會欠缺實用性和有效性。管理學目前的教學仍是獨立教學,教師與教師之間的教學資源共享與交流很少,沒有形成系統的教學資源庫,這對教師的講課具有很大的限制性。
(二)教學方法單一,現代網絡技術手段應用不夠。由于現有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的要求,目前的管理學課程在教學方法上主要仍保持以理論講授為主的填鴨式教學方法,案例討論和實踐教學很少或沒有。教師只扮演知識技能傳授者的角色,學生參與意識差,實踐環節很少[1]。此外,目前多數教師在教學中使用的視頻基本都是下載后直接使用,而不是根據課程內容對視頻進行再加工處理,最終無法讓學生對視頻內容有一個系統和深刻的理解。
(三)教學內容枯燥,教材閱讀拓展不方便。當前管理學教學重視基礎,講究循序漸進,教師剛開始一般都是按照教材一個章節一個章節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解,而基礎知識的課堂講授又比較枯燥,加上獨立院校大部分學生的耐心與毅力偏弱,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往往消磨了學生的激情。很多學生甚至到考試時都不知道這學期管理學課程的學習內容。此外,傳統的紙質教材不論是在內容上還是篇幅上都是固定的,很難做到迅速地定位到某個知識點。在當今快節奏的網絡時代,這種學習模式已經不太適應學生內心需求,也不符合效率原則[2]。
(四)教學考核較單一。目前,獨立院校的管理學課程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考核仍舊比較單一,基本都是根據課程的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分別乘以一定的權重后計算確定最終的總成績,且大部分教師對于期末成績賦予的權重遠遠大于平時成績的權重,因為大部分教師仍把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判學生對課程掌握程度的主要標準。考核方法上基本也是采用閉卷筆試的形式,考試題目客觀題較多,綜合分析題和發揮性的主觀題較少,因此會出現有很多學生通過期末短期突擊,死記硬背就可以輕而易舉獲得高分。所以考試最終變成了對學生知識記憶能力的考試,并非是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考核。這使得學生作弊、厭考,甚至棄考現象突出,最終淡化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參與意識和動手能力[2]。
二、改革獨立院校管理學課程教學的思路
(一)有針對性地擴充教學資源。在管理學教材選擇上,需要更加務實,更多地考慮獨立院校學生的特殊需求。其實獨立院校學生對教材的關注點主要有三點:一是教材內容是否新穎有趣,二是能否深入淺出地讓自己理解知識,三是學到的管理知識能否有效地指導實踐。同時,更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材選擇,以避免教材內容陳舊而使管理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對于使用好幾年并且已經嚴重滯后于實際的教材授課教師應及時更換為更新更貼近實際的教材。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授課教師必須結合各專業特點對教材內容和課程設置進行調整。針對課程建設和教學需要,獨立院校圖書館需要充實各種版本的管理學課程教材以供教師作為備課參考,同時可供學生自主學習和課外延伸閱讀。任課教師不僅要根據自己的授課經驗,形成多套適合不同專業的PPT和教學參考資料,還要自動組成“管理學課程組”,通過團隊協作積極建設管理學資料庫,定期收集管理學方面的擴展閱讀資料,如管理故事、管理游戲、管理人物、素質拓展、情景模擬、管理經典語錄等[3],還可以定期進行交流與學習。授課教師還需做好學習資源推薦工作。授課教師必須給學生一些有價值的參考資源,如參考書籍、報刊、專業論壇、微信公眾號、文獻/論文數據庫等。通過這些途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寬學生專業知識面。
(二)教學方法中注重實踐訓練,提高教學視頻制作能力。在管理學教學中加強實踐指導訓練,平時可通過給學生布置完成管理方面調查報告、讓學生實際參與生活中的管理工作(如自我管理、寢室管理、班級管理等)。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管理知識,提高管理能力。此外,教師要學會自己制作與加工視頻。能夠將與教學相關的視頻很好地制作成一個視頻,或者可以錄制自己的微課視頻,從而提高教學視頻的質量。
(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與自由度。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授課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新媒體,將文字化資料轉化為視頻的形式來分享實用知識,視頻中不僅能夠向學生傳授基本知識,而且風格幽默詼諧。每段視頻播放時間限制在幾分鐘左右。授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采用基于超文本鏈接的教材組織形式,把各知識點聯系起來,使它們由孤立變得系統,增強閱讀的效率和自由度。
(四)教學考核過程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考核逐漸向過程化考核發展。教學中可以設置一些當堂測試或章節測試,還可以布置一些階段性的作業(比如調研報告或小論文),同時,還可以針對某些重難點知識點和期末模擬測試設置資源庫,便于教師和學生自己進行知識掌握程度測試。
三、結語
在當今教育領域,MOOC已成為大勢所趨,但我們還是需要根據技術的發展、教育的規律、以及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理性思考,從教學資源、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及教學考核等方面研究最為高效的管理學課程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黃國建.網絡環境下應用型本科管理學課程信息化教學模式探討[J].文教資料,2012,4:181~182
[2]范博.MOOC時代網絡教學資源的設計———以管理學為例[J].現代營銷,2015,4:52
[3]王巖,王俊峰.《管理學》課程實行“團隊式”教學方法探討[J].理論前沿,2013,35:93
作者:岳曉娟 單位: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