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融入創新創業財務管理教學體系構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要以實踐為前提、以實踐內容為載體、以學生為中心,其應是“一中心、一主線、兩環境、三能力、四層次、五維度”的立體式實踐教學體系。高校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創新創業教育為主線,優化校內與校外實踐環境,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學生、教師、學校、政府、企業五方要齊心協力,通過基礎、專業、綜合、延伸四個層次的實踐教學,實現培養時代需求型人才的目標。
一、引言
近十年來,全國高校累計畢業生規模已達7137萬人,年增長率穩定在2%~5%(見圖1),而與此緊密相關的是學生就業,就業壓力逐年增大。財務管理作為高校熱門專業之一,其畢業生規模穩居前十位,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多,就業壓力更大。科技進步促進了社會經濟環境的快速變遷,隨著“無人技術”時代的到來,財務核算、審計、稅務等高度規律性操作崗位可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這會對相關專業形成沖擊,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將會發生質與量的變化。“缺乏實踐經驗”是造成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首要因素,構建新的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成為必然。
二、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融入高校實踐教學的必要性
彼得•德魯克認為,創業是一種訓練,通過學習,被訓練者可以掌握創業的技能及創造力(杰弗里•蒂蒙斯和小斯蒂芬•斯皮內利,2005)[1]。實踐是創新創業成果產出的過程,創新創業是新經濟環境下實踐的前提,創新創業與實踐密切相關。高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實踐教學,主要是受到全球化趨勢、戰略化目標、社會化需求的驅動。
(一)全球化趨勢創新創業是全球知識經濟發展的靈魂。經合組織(OECD)提出,各國的核心競爭力是創業、創新、信息與技術、人力資源。要想在激烈的財富競爭中勝出,掌握先進的信息通訊技術、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思維的人才是非常必要的。美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可以追溯到1947年,彼時哈佛大學開設了“創業”課程。美國將人才培養目標明確界定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其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成為美國經濟發展的直接驅動力(雷家骕,2007)[2]。英國通過制定“高等教育創業計劃”,開啟了創業教育,其后推出的“大學生創業計劃”,鼓勵、資助并指導學生創新創業(牛長松,2009)[3]。德國倡導“獨立精神”,呼吁高校應成為“創業者的熔爐”。日本等國的高校也秉持創新創業教育的新理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各成員國的高校應培養學生的主動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畢業生不僅是求職者,更是工作崗位的創造者。這為各國指明了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即將創新創業融入高校教育是全球化趨勢。
(二)戰略化目標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口號的提出,國家的戰略更加清晰化,戰略致勝的突破點就是人才。通過政府引導、政策吸引、財富分享、價值鼓勵,將千千萬萬人才的才智激發出來,使其積極投身創新創業活動,這不僅有利于個人獲得物質財富,實現人生價值,也有利于國家提高就業率,達成戰略目標,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要實現創新型國家這個總體目標,具有創造力是前提,提升創新素質是基礎,營造創新環境是重點,建立創新保護機制是保障,完善創新激勵機制是動力。創造力教育是培養具有知識擴散能力、應用能力及創新實踐能力的人才(劉寶存,2010)[4],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將創新創業融入高校教育是其戰略化目標。
(三)社會化需求高校人才培養的指揮棒是社會需求,即培養適應社會未來需求的人才。時代在變化,隨著人工智能的崛起、“無人技術”時代的到來,社會急需具有高技術技能、溝通技能和創造能力的創新創業人才。因此,將創新創業融入高校教育是社會化的需要。只有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教學中,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人才的目標才能實現。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要通過實踐來培養,實踐教學是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基石,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融入高校實踐教學成為必然。
三、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一)實踐教學體系的總體架構實踐教學體系的總體架構可以總結為“一中心、一主線、兩環境、三能力、四層次、五維度”的立體式實踐教學體系,詳見圖2。“一中心”是指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教學體系,即以學生的學習與發展為中心,培養適應時展的創新創業人才。以學生為中心應注重學生的學習、發展和效果(劉獻君,2012)[5]。學習即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熱情,促使其主動探索創新創業的相關知識。發展是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創新精神與創業意識。效果是學生將專業知識靈活運用于實踐的能力,即通過創新創業實現人生價值與財富積累的能力。“一主線”是指構建“以創新創業教育為主線”的實踐教學體系。我國“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創新是國家發展的第一動力,要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全球化發展趨勢、國家發展戰略、社會需求等,都在促使高校走創新創業教育的道路。“兩環境”是指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校內實踐環境與校外實踐環境”,良好的實踐環境有助于實踐教學目標的達成。財務管理專業的經濟管理定位,突顯了掌控信息之重、保密之責以及實踐環境的自然障礙之大。高校應通過校內實驗室建設、專業軟件配套、第二課堂管理以及校外實習基地開發、實習崗位提供、第三課堂管理等,實現校內外的有機融合,開展將企業搬進校園、企業人員走進課堂、專業教學下到企業、校企共享課堂等,使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踐環境中受益。“三能力”是指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財務管理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財務預測、決策、分析、管控等專業技能均對專業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有著明確的要求。“四層次”是指實踐教學內容分為“基礎層次、專業層次、綜合層次、延伸層次”四個層次,不同的層次在不同類型、渠道和方式的實踐教學中達到相應的實踐教學目的。財務管理專業應循序漸進地開展不同層次的實踐教學,通過認識實踐、單項實踐、綜合實踐、社會實踐,最終實現培養學生相關能力的目標。“五維度”是指從學生、學校、教師、政府、企業五個維度提高實踐教學體系的質量,即學生主動參與創新創業活動及參加競賽,學校通過重構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體系打造創新創業平臺,教師通過改進創新實踐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創新創業,政府通過制定政策鼓勵和支持創新創業平臺建設,企業通過提供實踐崗位實現校企協同育人。
(二)實踐教學體系的教學目標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具有多個教學目標,詳見圖3。高校應以社會對財務管理人才的需求為指揮棒,教學實踐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為主線,學生、學校、教師、政府、企業五方協力培養專業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共存的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其中,專業實踐能力主要是財務預測、分析、風險控制、戰略管理、數據管控等方面的能力,創新創業能力主要是創新創業意識、認知、知識、技能、實踐、風險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三)實踐教學體系的教學內容高校應根據財務管理專業對創新創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構建“基礎、專業、綜合、延伸”四個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優化教學內容(見圖4)。基礎層次要夯實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通過市場調研、職業規劃、課程訓練、創新創業培訓等,使學生熟悉專業實踐基礎知識,認知創新創業。專業層次要充實專業技能知識,使學生通過課程設計、項目實踐、創新創業設計等,強化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技能,提高創新創業的設計能力。綜合層次要提升學生的操作技能,通過綜合仿真訓練、創新創業訓練、社會實踐、頂崗實習等,使學生增強動手能力,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銜接。延伸層次要培養財務管理綜合技能,通過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學科競賽、創新創業大賽等,使學生強化對專業知識的運用,將創新精神及創業能力融入社會價值的創造中。
(四)實踐教學體系的教學途徑
1.將“五維”融為一體,實現疊加效應。學生、學校、教師、政府、企業在實踐教學中扮演著各自的角色,在創新創業實踐教學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要實現五個維度的有效結合,產生疊加甚至倍加效應,五個要素必須融為一體,即以創新創業為主線,將實踐教學內容在實驗、設計、創新、創業、競賽等環節有機融合,使學生成為財務決策構思、設計、實現、運作全過程的主導者,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及創新創業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企業策劃、團隊協作、溝通交流等能力(孫康寧等,2017)[6]。
2.以競賽促實踐,將學科競賽融入實踐教學體系。“以賽代練”是提升實踐教學質量的好幫手,高校應將學科競賽納入實踐教學培養計劃中,選派優秀教師團隊帶領學生參與學科競賽,使學生對財務管理專業工作及崗位有更深刻的認識,增強學生的崗位實踐能力。學科競賽在內容設計、流程安排、崗位設置等方面都要緊扣專業特征,突出應用性、綜合性、實踐性、適應性(楊陽,2016)[7],學校通過組織這類競賽,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并在練習中受益,讓更多的學生享受社會資源,以競賽促進并檢驗實踐教學。
3.以環境育能力,實現校企協同育人。財務管理具有專業特殊性,學生很難進入企業的財務崗位操練,要想讓學生的實踐中身臨其境,高校必須在實踐環境的創設中下功夫。首先,高校應重視校內實踐環境的教學平臺建設,通過建設第一課程與第二課堂,營造實踐氛圍。其次,高校應開發與專業高度相關的校外實踐基地,通過建設第三課堂營造實踐環境。再次,高校應與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使學生成為實踐的受益者。
四、結束語
創新創業能力是時展對人才的需求,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是順應時展、合乎人才培養目標的。高校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創新創業教育為主線,優化校內與校外實踐環境,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及創新創業能力。學生、學校、教師、政府、企業五方要齊心協力,通過基礎、專業、綜合、延伸四個層次的實踐教學,實現時代需求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杰弗里•蒂蒙斯,小斯蒂芬•斯皮內利.創業學[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9-10.
[2]雷家骕.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分析[J].中國青年科技,2007(2):26-28.
[3]牛長松.英國高校創業教育研究[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9.
[4]劉寶存.確立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J].中國高等教育,2010(12):12-15.
[5]劉獻君.論“以學生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8):1-6.
[6]孫康寧,李愛民,張景德,等.大學生實踐、創新、創業一體化訓練模式與能力疊加效應探究[J].中國大學教學,2017(3):75-79.
[7]楊陽.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創新構建研究[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16(9):111-116.
作者:周利芬 單位:廣東白云學院 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