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跨國救援護理人員核心能力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構建國際災害跨國救援護理人員核心能力的指標體系。方法通過文獻閱讀法、質性研究法、德爾菲法建立指標體系,AHP層次分析法確定各級指標權重,構建國際災害跨國救援護理人員的核心能力指標體系。結果國際災害跨國救援的護理人員核心能力包含綜合素質、涉外護理能力、災害護理急救技術、災害救護專業技能4個一級指標;外語口語能力、檢傷能力、基礎生命支持技術、疫情防控能力等31個二級指標。結論國際災害跨國救援護理人員核心能力指標體系各級指標條目專家意見集中,研究結果可信度高,所構建的指標體系為國際災害醫學救護提供了培訓方案,為篩選優秀的涉外災害護理人員提供有力依據,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關鍵詞]
災害;跨國救援;護理人員;核心能力
近年來,全球性災害事件頻發[1],中國越來越多的參與到國際性災害跨國救助中。然而在進行國際災害跨國醫療救援時,由于環境、氣候、文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國際災害救助與國內災害救助有較大區別。現有的災害救護核心能力體系中缺乏對跨國災害救援的針對性內容。本研究利用德爾菲(Delphi)法構建國際災害跨國救援中護理人員核心能力指標體系,為制訂國際災害醫學救援培訓方案、提高涉外護理人員災害救護能力和篩選護理人員進行跨國救助提供有力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組建專家課題組本課題組由主任護師1名,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3名,護師1名組成,其中有2人曾參與過國際災害跨國醫療援助活動,具有扎實的災害護理學相關工作基礎和豐富的管理經驗。課題組專家負責遴選函詢專家、編制函詢問卷、擬定國際災害跨國救援中護理人員核心能力指標草案,統計分析專家意見和建議。
1.2方法
1.2.1敏感性指標選擇通過查閱文獻、進行理論分析[2]和質性研究,篩選國際災害跨國救援中護理人員核心能力的敏感性指標。選擇國內5名參與過國際災害跨國醫療救援工作的護理專家圍繞在國外救援時護理人員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進行半結構式訪談,通過反復聽取錄音、閱讀記錄、提取要點的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分類、提煉主題,最終形成敏感性指標,即Ⅰ級指標5個,Ⅱ級指標38個。課題組依據國際災害跨國救援中護理人員核心能力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圍繞綜合素質、涉外護理能力、災害救護急救技能和災害救護專業技能4部分核心能力進行兩輪的專家函詢,最后確定4個Ⅰ級指標,31個Ⅱ級指標的條目池。
1.2.2運用Delphi法確立指標體系根據Delphi法的要求和所研究問題涉及領域度,選擇相關領域和相應數量的專家。本研究選擇來自4家醫院,1家醫學院的災害護理學、急救護理學、護理管理學和護理教育學4個方面的專家共23名。其中參與過國際災害跨國救援的專家8名,參與過國內災害救援專家12名,4名專家參與過災害救援的相關管理和課程編寫工作。所有參與函詢的專家均具有本科學歷,中級以上職稱。通過E-mail和發送問卷的方法函詢專家意見。第一輪結束,根據專家的意見篩選、確定各級指標內容和考核方法,進行問卷修改。第二輪函詢主要是集中反饋上輪咨詢意見和修改結果,確定指標體系主體架構。咨詢專家根據李克特5級評分法進行重要性評分,1=不重要,2=不太重要,3=一般重要,4=重要,5=很重要。專家對每一項指標進行評分并且給出意見是否需要保留,最終刪除重要性平均分3分以下,并且變異系數大于0.30的條目[3]。
1.3統計學處理釆用SPSS19.0統計軟件包,通過專家積極程性、權威系數和協調系數對專家函詢的代表性和可靠性進行檢驗。運用yaahp0.5.3軟件構建指標判斷矩陣,計算矩陣一致性系數及指標權重。
2結果
2.1專家積極性第一輪函詢發放問卷23份,回收23份,有效問卷21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1.30%;第一輪函詢中專家未對一級條目提出刪改意見,對二級條目提出5條修改意見,經課題組討論,均予以采納。第二輪發放問卷23份,回收23份,有效問卷23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為100%。
2.2專家權威程度權威程度Cr是判斷系數Ca和熟悉程度Cs的算術平均值,即Cr=(Ca+Cs)/2,一般德爾菲法要求Cr>0.7[4],本次研究Cr=0.90,Ca=0.93,Cs=0.87。
2.3專家協調程度協調系數用W表示,反映全部專家對全部指標評判的一致程度,在0~1之間,越接近1代表專家一致性越好,結果越可靠。本研究Ⅰ、Ⅱ級指標的協調系數分別為0.42和0.44,協調系數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2.4制訂核心能力體系經2輪專家函詢,對專家意見和建議進行統計學分析,得到國際災害跨國救援中護理人員核心能力指標體系,見表1。
3討論
3.1指標體系的科學性和可靠性專家積極性通常用問卷回收率表示,問卷回收率大于70%代表專家積極性極高[5]。本課題兩次函詢問卷回收及有效率均大于90%,證明專家積極性高。在指標重要性方面,23名專家重要性得分變異系數均在0.2以下,說明專家意見相對一致。專家權威系數代表專家對條目的可接受程度,本研究Cr=0.90,保證了咨詢內容的可靠性。Delphi法成功的關鍵在于專家的遴選[6],選取專家人數應根據研究項目的規模和精度而定[7],預測精度與參加函詢的人數呈函數關系[8],一般選擇10~50名專家為宜。本文根據課題涉及內容選擇來自5個地區的護理、管理、急救、教育4個方面的專家共23人,具有良好的地域代表性和學科代表性。
3.2指標體系建立的重要性災害護理學在我國起步較晚、發展較慢[9],尤其是在跨國救援中,護理人員由于缺乏專業的培訓導致護士跨國救援能力準備度相對不足,為保證自身安全、順利完成救援任務帶來一定難度[10]。本指標體系包含的4個一級指標,31個二級指標,對國際災害跨國救援護士能力提出了更具體更明確的要求。其中災害護理急救技能是應急救援中重要的護理技能,是抽組、培訓及考核的重要依據[11]。相對于傳統的災害救援能力體系要求,跨國救援更突出的強調了涉外護理能力的重要性,這是與災害所在地的自然、地質以及人文需求的不同密切相關的。因此,在跨國災害護士的能力培養時,不能完全照搬國內現行的能力體系。構建國際災害跨國救援護理人員核心能力的指標體系有助于為國際災害醫學救護提供培訓方案,提升跨國救援護理隊伍的專業性,為培養和篩選優秀的涉外災害護理人員提供客觀的參考指標。
3.3指標體系的特點指標的權重表明指標的重要性,合理的權重設置對指標體系的建立有極其重要的意義[12]。本研究4個一級指標中,涉外護理能力權重值較高,說明涉外護理能力是國際災害跨國救援中極其重要且特殊的能力。因此,在篩選涉外護理人員和進行培訓時,不能簡單照搬國內災害護理的相關課程,更要針對涉外災害護理的特點設立相關的課程內容,為參與跨國救援的護理人員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支撐,使其更加了解國際災害救護的法律和倫理知識。在二級指標中,外語口語能力和災害心理危機護理干預能力權重最高,這表明在跨國救助中,與災民的溝通問題是亟須解決的問題,只有通過交流才能更好的了解被救助人員的心理狀態,也可以適時的進行心理危機的護理干預。
3.4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Delphi法是基于專家主觀評判的方法,所篩選出的指標可能受到專家自身局限性的影響,所以此次研究的結果并不是研究的終點,下一步還需進行大樣本調查,通過國際災害跨國救護知識需求量表因子分析來彌補Delphi法的不足。
4結論
用Delphi法構建國際災害跨國救援中護理人員核心能力指標體系的過程符合科學的程序與要求,各級指標條目專家意見集中,結果科學性、可靠,為國際災害醫學救護提供了培訓方案,為篩選優秀的涉外災害護理人員提供有力依據。
【參考文獻】
[1]南裕子,渡邊智惠,張曉春,等.日本災害護理學的發展與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4):263-265.
[2]李東文,楊曉媛,王紅梅,等.以德爾菲法構建護理人員災害救護核心能力的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0,25(18):11-13.
[3]陸皓,張華,李娟,等.軍隊醫院文職護士災害救護核心能力體系的構建[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4):316-318.
[4]衛生部專科護理領域護士培訓大綱[J].中國護理管理,2007,7(7):4.
[5]邱澤奇編譯,艾爾巴比著.社會研究方法[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252-254.
[6]張旋,陳旋,段培蓓,等.護理專業本科學生臨床綜合能力評價體系的構建[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8A):12-15.
[7]劉曉紅,何仲.Delphi法在護理研究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05,2(1):6-8.
[8]漢瑞娟,陸皓,李娟,等.高原地區護理人員災害救護核心能力體系的構建[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7):585-587.
[9]婁偉,李紅玉.構建災害護理課程體系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0,24(12):3272-3273.
[10]黃麗虹,劉軼博.醫護人員災害救援專業技能調查分析[J].中國醫院,2011,15(4):24-26.
[11]黃瑩,葛學娣,凌霞.應急救援護理能力評價體系在野外駐訓中的應用[J].東南國防醫藥,2013,15(5):452-454.
[12]黃菲菲,趙秋利,韓垣燁.Delphi法在建立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測評指標體系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3):26-30.
作者:李健 李雪華 周麗娟 單位:沈陽軍區總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