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校企業管理概論課程教學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企業管理概論是職業院校課程體系中一門重要的綜合性課程。通過該課程的教學,可以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經濟管理知識與技能,從而適應基于現代技術環境與科學管理條件下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因此,本文提出,教師在企業管理概論課的教學過程中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會學生用經濟觀點、管理觀點去觀察、分析問題。
關鍵詞:
職業院校;企業管理;課程教學
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是在社會經濟大環境中進行的,企業的戰略、營銷、財務、生產組織、技術選擇、人力資源等各方面的管理,既需要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也需要基礎經濟知識。因此,從市場經濟學、管理學再到企業管理,為我們提供了全方位、多層次研究和管理經濟組織的基本思路。通過這三門課的融合,可以更有效地解決企業經濟活動問題。在此背景下,企業管理概論課程應運而生,其落腳點是對現代企業的運作及管理進行研究,指導管理實務,使人們的生產經營活動更具有針對性。當前,職業教育也處在巨大的變革中,人才培養已從封閉、單一型的教育轉向開放、復合型的教育。培養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提高素質,成為中職、高職教育的重要目標。加強對學生經濟管理素質的培養正是適應這一轉變、達到這一目標的重要措施。因此,不少職業院校相繼在專業課程體系中加入企業管理概論這門課程,以期增強學生的職業素養,為就業做準備。
一、課程內容
企業管理概論課程是以市場經濟學和管理學為理論基礎,融市場經濟基礎知識和現代企業管理理論于一體的一門綜合性課程。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初步了解企業管理的基本原理及科學的管理方法與技術,樹立經濟觀念和現代管理觀念,以適應基于現代技術環境與科學管理條件下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職業院校教學的主要對象都是非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加之生源,缺乏必要的知識儲備,所以應以市場經濟學、管理學為理論基礎,以現代企業管理為重點構建這門課程。將該課程的培養目標設置為,以讓學生了解、理解必備的經濟與管理的基本知識為出發點,介紹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方法及實務。其中,“現代企業管理”模塊涵蓋了企業管理實務、企業運作過程及管理、企業資源配置及管理、企業與企業環境等內容;“經濟管理基礎”模塊涵蓋了管理組織,管理職能與管理原理,消費者、生產者與政府行為,市場供求分析,市場經濟基礎等內容。這樣就突破了以往的企業管理教材結構體系,以現代企業管理為主線,將經濟基本知識、管理基本知識和企業管理實務融為一體,簡明扼要、通俗易懂,也便于教師根據各專業的實際需要對教材內容做出取舍。
二、課程意義
我國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經濟管理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正是中職、高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在開放的現代社會中,一名專業技術人員掌握一定的經濟管理知識與技能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對筆者學院近年來畢業生的就業跟蹤調查反饋,我們發現企業中的許多工作、問題都與管理和技術密切相關,企業一線的技術人員必須掌握生產技術規律和經濟規律,懂得企業管理知識,樹立經濟觀念,掌握技術經濟分析方法。為此,學院近年來不斷加大企業管理概論課程的教學力度,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許多學好這門課程的學生更能勝任管理崗位,也能更好地規劃自身的職業生涯,為將來的發展、成才提供了保證。
三、課程教學
1.課程要求企業管理概論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課程,因此,對職業院校非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在學習要求上要有所降低。為此,我們將本課程的要求設置為掌握現代企業管理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掌握市場經濟的基礎知識;熟悉現代企業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現代化管理的基本手段;了解現代企業運行的基本規律以及企業主要部門的管理內容,學會溝通、協調與配合;樹立經濟觀念,初步具備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分析能力和決策能力。
2.教學方法企業管理概論綜合性、實踐性強,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首先讓學生樹立經濟意識和管理意識,指導學生學會用經濟觀點、管理觀點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其次,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企業管理是對管理的規律性的認識,是對企業管理實踐的總結與概括。這就要求教師教學切忌照本宣科,而應深入實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企業管理知識。最后,要注重知識的綜合應用。企業管理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科學,在教學過程中涉及哲學、心理學、數學、計算機科學以及各種專業技術。因此,在教學中必須注重各種知識的綜合應用,從而達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在職業院校中開設企業管理概論課程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提升就業競爭力。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與手段,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作者:彭德勝 單位:江西省冶金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