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價格管制企業經營業績評價體系構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基于政府定價監管不斷加強的現實背景,著力解決價格管制企業管理層經營業績的科學評價問題:首先從理論入手,研究提出了管制利潤和管理利潤的概念,并建立了價格管制企業盈利恒等式,然后從促進價格管制企業經營績效評價機制有效建立的角度,構建了以管理利潤為核心的新型業績評價體系,最后從政府制度建設、企業信息化建設以及評價指標體系設計三個方面提出了有關體系推廣應用的建議。
關鍵詞:價格管制企業;經營業績評價體系;管制利潤;管理利潤
價格管制行業多為國資委管理的國有企業,在接受價格管制的同時,還面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方面的企業經營業績考核。因此,如何在考慮價格管制企業自身特征基礎上,科學量化價格管制企業管理層經營業績成為有效開展經營業績評價的關鍵。本文嘗試以界定管理利潤和管制利潤為突破口,探索構建價格管制企業經營業績評價體系。
一、價格管制企業經營業績評價體系的構建
(一)價格管制企業經營業績評價體系構建路徑與一般企業不同,價格管制行業多為基礎性行業,承擔著提供普遍服務的社會責任,企業經營目標具有多元化特征。構建適用于國內價格管制企業的經營業績評價體系,需要相應的理論支撐。筆者嘗試以有利于政府價格監管制度實施、價格管制企業經王剛李偉陽營管理水平提升為前提,探索新形勢下價格管制企業經營業績量化與評價的基礎理論,分析價格管制企業經營業績評價場景,設計管制企業經營利潤量化模型和新型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為監管機構合理制定價格管制政策和國資委科學開展經營績效評價提供理論依據和監管方法,同時為價格管制企業改善經營績效提供科學的評價手段(體系構建路徑見圖1)。
(二)價格管制企業經營業績評價體系的理論基礎1.價格管制企業盈利恒等式原理。價格管制企業經營業績評價與其盈利模式密切相關。在新形勢下,以固定企業資本回報率為特征的價格管制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壓縮了企業獲取超額收益的空間,另一方面也為企業獲取合理收益提供了制度保障。因此,價格管制企業經營業績評價需要將會計利潤區分為外部價格管制帶來的保障性的管制利潤與企業自身加強經營管理形成的管理利潤,進而構建價格管制企業盈利恒等式。價格管制企業盈利恒等式的邏輯關系可以從以下邏輯進行推導:管理利潤=收入增量+成本節約額=(實際總收入-核準總收入)+(成本標線-實際總成本)=(實際總收入-核準總收入)+(成本標線-實際總成本)=會計利潤-管制利潤①。調整后可得恒等式:會計利潤=管制利潤+管理利潤②。其中,會計利潤為單位的會計報表利潤。管制利潤為管制企業在國家監管部門核定的核準收入/準許成本/監管價格基礎上計算,反映企業國家價格管制因素形成的保障性收益。管理利潤為會計利潤與管制利潤的差額,反映管制企業除國家監管政策帶來的保障性收益之外,企業加強經營管理創造的利潤。成本標線反映價格管制企業正常情況下應達到的成本水平,其水平設定具有一定的靈活性。2.價格管制企業經營利潤計算恒等式分析。如公式②所示,管理利潤為會計利潤和管制利潤的差額,會計利潤可直接從企業財務報表獲取,量化管理利潤的關鍵在于管制利潤的測算。從價格管制企業盈利恒等式分解框架圖(如圖2所示)可以看出,管制利潤測算涉及政府核準總收入和成本標線的測算。在特定監管期間內政府定價參數保持穩定,因此監管期內企業管理利潤與政府價格管制帶來的核準收入水平保持穩定,影響管制利潤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為成本標線。會計利潤=管制利潤+管理利潤成本標線反映被評價企業在經營管理水平未改進情況下應達到的成本水平,在應用中可根據企業對自身或下級單位管理層要求的高低進行選擇或調整。成本標線可根據管制企業所處地理環境、經濟發展環境、基礎狀況、發展預期、政策調整、地區行業發展等因素,對成本任意細項及其組合設置歷史均值、歷史最好、核準標準值作為基礎,然后通過設置區域系數、通貨膨脹率、行業變動系數、綜合調整系數等統一調整,作為成本考核評價計量的標準,以達到科學、精準、公平地評價企業經營業績績效。
(三)價格管制企業經營業績評價體系設計就我國價格管制企業而言,企業經營業績評價體系設計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如圖3所示):1.目標確定。構建企業經營業績評價模型的目的首先是合理量化反映企業經營者的努力程度及其經營成果,保證評價結果的公正性和激勵效果。其次是為價格監管部門、業績評價部門提高對價格管制企業經營業績評價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幫助,促進企業經營綜合績效最大化。2.指標選擇。在設計評價指標時,評價主體首先應考慮權責邊界差異,選擇不同的評價指標。譬如,如果企業經營者擁有日常經營活動的決策權,能決定產品價格、支出以及資本籌資的方式及額度等事項,評價指標可選取會計利潤類指標、權益資本盈利能力等指標;如果價格管制企業經營者在價格、收入管理空間方面受限,但能根據國家行業政策決定企業有效資產投資方向并擁有經營、投融資決策權,能夠影響企業有效資產存量、增量時,評價指標應側重考慮管制利潤、管理利潤以及資產管理能力等。3.平衡標線。對于被監管企業而言,企業經營業績評價指標體系要同時起到約束作用和激勵作用。對于價格管制行業的經營者而言,他們通常面臨相同的經濟與行業環境,同時也存在區域差異。成本標線的設定直接影響企業經營業績的高低,因此既不宜設定太低,也不宜設定太高,同時應引入成本標線調整系數等,平衡不同單位、不同期間的差異,以提高評價標準的合理性、可比性,從而使業績評價的激勵或約束效果更加顯著。4.應用場景。價格管制企業經營業績評價體系應根據價格管制企業內部經營績效評價、國家價格部門監管、國資主管部門績效考核等不同應用場景分別設計方案。操作過程中,可將不同評價主體目標需求作為一個系統,進行統一規劃。如通過成本標線調節管制利潤與管理利潤所占比例,將評價指標體系分解為多指標的若干層次組合;借助不同的數據來源,設計側重點不同的評價指標,滿足多元化的目標需求;設置不同的指標權重,來體現不同的評價主體的需求,形成適用于不同應用場景的評價方法。5.基礎數據。價格管制企業經營業績評價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的數據:一是企業財務會計數據;二是管制會計數據,主要是政府價格監管部門核定產品或服務價格時,按照管制會計規則核算的資產、折舊、成本等定價數據;三是管理會計方面的數據,主要是前端業務部門的價值相關數據。這些數據的取得效率與質量同價格管制企業會計工作職能范圍和管理水平密切相關,需要在制度安排和資源投入方面做好專項安排。
二、價格管制企業經營業績評價體系推廣應用的有關建議
(一)政府層面推動管制會計制度建設,拓寬價格管制企業會計工作職能管制會計是一種特殊的會計類別,由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兩大會計分支衍生出來,是管制部門因管理需要而對受管制主體在資產確認、會計核算、成本分攤以及財務報告等方面制定的會計規則。歐美等發達國家管制會計研究工作開展較早,并已形成較為完善的行業管制會計核算體系,如美國電力會計制度核算科目體系就增加了“保留利潤調整”“電力資產設備購置調整”“電力資產設備購置調整累計攤銷準備”“公用事業資產設備”等,而我國管制會計的發展則相對滯后,管制會計信息多通過財務會計信息調整后近似取得,并未進行專門的會計處理。無論從加強管制企業績效評價管理,還是單純從政府部門價格管制的需求來說,都需要持可靠的基礎數據來源。因此,建議政府相關部門通過《會計法》修訂、價格管制制度建設等途徑,明確管制會計的法律地位,拓展價格管制企業會計部門職能,增加管制會計核算內容。
(二)企業層面加強管制會計信息系統建設,降低業績評價體系運行成本價格管制企業多為大型集團型企業,涉及會計主體眾多,評價數據常態化收集、整理、分析成本等往往較高,直接影響工作的持續性和及時性。為便于企業準確、及時收集整理信息,應通過完善企業現有信息系統功能或開發經營績效評價專項系統,將行業統一的定價成本核心參數在系統中固化,實現企業財務會計信息向管制會計信息的轉化過程自動化、可視化,在減輕企業會計人員工作負擔的同時,強化企業業績評價體系對企業管理提升的支撐作用。
(三)價格管制企業業績評價指標體系按服務對象分別設計,突出業績評價導向考慮到價格管制企業多屬于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性行業,企業經營業績評價需滿足多維度的監督與激勵需求。因而,價格管制企業經營業績評價指標體系應基于評價主體評價需求的側重點,分別設置多套評價指標體系或評價模塊,避免通用評價指標體系可能存在的導向不清晰或者導向內部沖突問題,確保經營業績評價激勵作用最大化的發揮。
作者:王剛 李偉陽 單位:國網能源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