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應用型人才培養下物理化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實施物理化學課程改革。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相關方面的若干改革措施,提高了課程教學質量。
[關鍵詞]物理化學;教學改革;應用型人才
物理化學主要研究和解決物質狀態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方向和限度、化學反應的速率和機理、物質結構和性能之間的關系等方面的問題[1]。物理化學是食品、化工、生物工程等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1]。應用型人才是與精于理論研究的學術型人才和擅長實際操作的技能型人才相對應的,既有足夠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素養,又能夠將知識應用于實際[2]。應用型大學教育的培養目標是能夠熟練運用知識、解決生產實際問題、適應社會多樣化需要的應用型與知識型人才[3]。而物理化學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用已掌握的物理化學基礎知識和計算方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進而使學生學會結合具體條件,應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4]。物理化學基本原理抽象、理論性和邏輯性強、公式較多[5],學生在學習過程普遍感到難以理解和掌握。我校物理化學教師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結合食品類各專業以及生物工程、化學工程等專業的特點,對物理化學課程進行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提高了教學質量,培養了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1物理化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相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物理化學課程教學普遍存在以下問題:(1)理論知識較深,占用學時較多,與專業相關的知識以及與專業特點相符合的內容介紹較少,存在著理論與實際脫節的現象,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2)實驗教學內容陳舊,基本上是經典的物理化學實驗項目,教學內容無專業區別,缺乏應用性。(3)與無機化學等課程存在內容重復現象,并且課程內容相對陳舊,缺乏新知識、新理論和新技術的介紹。(4)現有教材缺乏專業相關性,突顯不出物理化學的專業基礎課作用。(5)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考核方式單一。
2物理化學課程教學改革舉措
2.1改革教學內容
根據應用型大學的培養目標,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結合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教學大綱,優化、更新教學內容,突出重點、突出專業特色,突出物理化學的實用性。同時,注意物理化學與先修和后續課程的聯系,避免教學內容重復,節約學時。針對應用型大學的培養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內容的選擇應在注重基礎性的前提下突出應用性,并兼顧前沿性和創新性[6]。傳統的物理化學教學內容主要是化學熱力學、相平衡、化學平衡、化學動力學、電化學、膠體化學等經典理論,缺少與后續相關專業知識的聯系,抽象難懂。物理化學的教學內容應根據各個專業的特點,對教學內容有所取舍和側重,在介紹經典理論的同時,將前沿熱點知識滲透到課堂中,增加理論聯系實際內容的介紹,在授課過程中有選擇性地減少公式推導,降低學習難度。物理化學是一門與多學科有緊密聯系的基礎課,其實驗教學對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綜合應用各科知識特別是物理化學基本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具有重要的作用[7]。實驗教學內容應結合授課對象,開設相應的實驗項目,并開設綜合性或設計性實驗,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2加強教材建設
現有的多數物理化學教材內容深且廣,不太適用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地方本科院校使用。教師應根據人才培養方案,針對不同專業學生,以“夠用”為原則選用不同版本的合適教材,合理篩選授課內容,編寫理論授課教案。
2.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關系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應用型高校教師要具備教育與知識的基本素質,同時應具有較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3]。教師單一的化學學科背景,限制了其對相關專業的了解,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將物理化學知識與專業知識聯系起來,使教學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例如,教師不了解物理化學在食品學中的應用,對膠體化學等內容的講解不夠深入,并且不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為了滿足應用型大學教學的要求,教師要積極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提高實驗技能,積極參與教研和科研項目,工程實踐能力較弱的教師要積極到企事業單位鍛煉研修。
2.4豐富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物理化學內容多、理論性強、學習難度大。將討論式、啟發式、自學式、對比式、理論聯系實際等教學方法相結合[4,8],摒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實現教師和學生的雙向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對原電池與電解池,采用對比式進行講授,使學生對此類問題能夠有針對性地理解并掌握;對膠體化學,采取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法,介紹鹵水點豆腐原理,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5豐富教學手段,增強學習興趣
2.5.1多媒體教學與板書教學相結合
多媒體教學是以計算機多媒體課件為核心的教學方式,集聲音、圖像、文字、動畫于一體,通過人機交互作用完成各種教學任務,實現教學過程與教學目標的優化[9]。多媒體教學內容豐富、信息量大,但在教學過程中單一地使用多媒體教學導致教師與學生缺乏互動,例如對公式的推導,多媒體教學不能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不利于學生對基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物理化學教學中,應將多媒體教學和板書教學有效地結合起來,揚長避短,提高教學效果。
2.5.2建立網絡教學平臺網絡教學
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了最新的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使教學能夠跨越時間、空間的限制,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和交互性。網絡教學使教學材料的展示越來越靈活、形象、生動,越來越受到高校教師的青睞[10]。我校教師將課程簡介、教學大綱、電子教案、多媒體課件、實驗指導、習題、教學視頻等相關內容放在物理化學教學網絡上,并不斷更新。網絡教學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強化了學生對物理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學生的自學能力也得到提高。
2.6加強教學與科研的相互滲透
物理化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地將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習興趣。例如,將教師的科研課題或科研成果引入到實驗教學中,作為綜合設計性實驗;鼓勵學生參加到教師的科研課題中;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結合課程知識點,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
2.7建立多層次的考核體系
課程考核是檢查教師的教學效果和評價學生學習水準的有效方法,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11]。傳統的成績考核方式是終結性考核,即期末考試,忽視了對過程的考核,不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將過程化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能更好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能使學生感到壓力,促進學生更加集中精力進行課程學習。課程組教師將考核成績分為平時成績(15%)、實驗成績(25%)和期末成績(60%)三部分。平時成績包括出勤、提問、作業、平時測試等幾個部分,實驗成績包括實驗操作、實驗效果、數據記錄及處理、實驗報告等幾個部分,每一部分各占一定比例。期末試卷減少客觀題量,增加主觀題尤其是應用題的比例。
3結語
物理化學課程需要不斷進行教學改革,以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物理化學課程教師通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的改革與實踐,提高了教學效果,使各專業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扎實,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高。
[參考文獻]
[1]胡碧茹,吳文健.《物理化學》課程教學改革的相關探索與實踐[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3(2):113-115.
[2]吳中江,黃成亮.應用型人才內涵及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3]馮虹.對應用型大學的探討[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6):24-29.
[4]李慧,傅志賢,李成勝,等.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物理化學教學改革探索[J].化工時刊,2015(9):45-47,50.
[5]馬建春,薛金輝,王中慧,等.物理化學教學中板書應與多媒體靈活結合[J].廣東化工,2014(20):178-179.
[6]梁興唐,史忠豐,尹艷鎮,等.應用型本科院校物理化學的教學探討[J].廣州化工,2015(24):209-211.
[7]蘆曉芳,王清華,杜慧玲,等.食品專業物理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大學化學,2011(5):23-25,35.
[8]姚思童,張進,劉利,等.工科物理化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10(2):29-31.
[9]賴李明.目前高校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廣東藥學院學報,2005(4):492.
[10]肖曉梅.網絡教學平臺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17):67-69.
[11]趙東江,徐麗英,馬松艷.食品專業物理化學教學改革的探索[J].廣東化工,2010(12):163-164.
作者:劉剛 單位: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食品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