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習實踐對國內社會實踐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兩者的共同點是:注重教育與引導年輕人;在活動過程中都提供學生特定的時間對活動進行思考、討論與寫作等反思活動;活動過程都包含著豐富的機會使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掌握新知識、發展新技能。兩者的不同之處在于學校組織的服務學習直接融入學生的整個課程之中,可以促使學生直接應用課堂上學到的概念與理論;社區組織的服務學習首先著眼于社區團體本身的旨趣,主要引導學生關注社區中某一領域的活動,如資源回收、老人看護等。因此,本文主要討論學校組織的服務學習。學校組織的服務學習按其參與者規模來講可分為班級服務學習、班級聯合服務學習、學校服務學習、學區服務學習。美國的教育實踐提供了豐富的案例,服務學習可以在不同學段的不同學科中進行。
服務學習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一般有四個步驟:第一步,制訂計劃,在確定問題的基礎上明確服務對象、確定服務時間和地點;參與活動的學生人數;解決問題的過程;明確學生、學校、家庭以及活動方各自所需承擔的責任;活動評估;預算等等。第二步,提供服務,方案確定后,學生以及指導教師在相關人員的配合下,展開服務學習。有團體服務,也有個別服務,這一般根據服務人數的多少來確定。第三步,反思是服務學習的重要環節,是服務與學習溝通和聯系的橋梁,也是協助學生將“服務經驗”轉化為“學習心得”的催化劑。反思的歷程包括服務前對準備工作的反思、服務中對服務過程的反思與服務后對課程成果的反思三個階段。服務后的反思是服務學習反思歷程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必須在教師的指導和設計下以個人或團體的形式進行,常用的反思方式包括:討論活動、寫作活動等。現在較普遍地認為,服務學習如果真正適應了社會的需要,并且有較為完善的計劃實施和反饋,則學生將會在服務學習中獲得積極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學生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研究表明服務學習特別有助于提升學生的一般價值感和學習能力感,特別是為邊緣學生MarginalStudents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權,對于那些缺乏學習動機、不合作、低自尊以及缺乏社會技能的學生、當他們參與到服務學習中,他們的問題解決技能、社會能力、目標感、決策合作以及寫作和思考的能力都會得到發展。
二是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和自尊,被承認和被欣賞是青少年的發展性需要服務學習計劃的成功實現不論是服務于個人還是某個組織對參與的青少年來說都是一種承認。三是通過服務學習幫助學生確定自己將來的職業方向。通過服務學習學生做真正的工作從中了解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在參與服務學習后學生認為他們更具有社會競爭力在15年后更多的參與到社會服務機構中政治知識和參與意識增強向往參與更多的政治活動。
二、對我國社會實踐實效性的啟示
(一)從思想上提高學校、社會以及學生對社會實踐的認識要增強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實效性首先必須從思想上下工夫,深化對實踐活動重要性的認識,確保有組織、有紀律、有規范。首先學校各部門統一認識,相互配合,真正把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注重社會實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更要強調社會實踐對于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能力。其次要普及全社會對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意義的認識,贏得社會各部門及單位對活動的認可和支持。最后,還必須加強對青年學生的教育和引導,端正其對社會實踐的認識,轉變大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盲目追求理論知識的心態,促使其自覺投入到實踐中去,接受鍛煉,拓展視野,提高素質。
(二)構建社會實踐的組織體系,建立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強化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組織管理,推進實踐的規范化、有序化,是確保實踐方案落到實處的有力保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共同舉辦的,因此高校在組織社會實踐活動時要從培養人才的高度來統籌資源,協調工作,將社會實踐與課堂教學、課外拓展結合起來。同時,要進一步完善活動考核評價機制,用科學的評價為活動建立正確的導向,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要把社會需求、學生需要和人才培養要求作為考核評價的核心,突出學生的創新能力、發散思維和理論聯系實際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學生社會實踐成績的評定方法與理論課程的成績評定也應有所區別,不僅要看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的質量,更重要地應觀察其社會實踐過程中的表現,活動的成效,以及參考單位的評價,并對不同專業的學生,不同類別的社會實踐活動分別進行量化打分,制定較為科學、完善的評價體系。
(三)建立一支高素質、高質量的社會實踐活動指導隊伍實踐活動指導是指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將理論的有關內容延伸到課外,創造實踐情景,精選實踐活動內容,指導大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學校、社會及企業相結合的教育形式,高校教師的指導對增強實踐效果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在高校普遍開展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中,許多返鄉參加實踐的學生由于缺少足夠的指導,在計劃安排上顯得很盲目,沒能結合自身特點,沒有明確的實踐目標。同時,由于是在假期,教師都在休假,并且受實踐地比較分散的束縛,大學生在實踐中遇到困難時,很難得到學校相關教師的有效指導,影響了學生繼續參加實踐的信心,使社會實踐的有效性打了折扣。
(四)從形式和內容上,豐富社會實踐除了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以外,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勤工助學活動、創業實訓實踐活動以及教育教學中的見習、實習活動等也都應屬于社會實踐活動的范疇。在具體實踐形式的選擇上,要緊握時展脈搏,敢于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改進傳統的社會實踐,將現代技術與傳統實踐結合起來,增強實踐的科學性、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時,要著力豐富具體實踐活動的內容,除了要密切結合國家和地方的中心工作和熱點問題外,更要注重發揮青年學生的個性特長和興趣愛好,安排學生喜聞樂見又具有鍛煉價值的實踐內容,吸引學生自覺參與實踐活動。
作者:張麗娟單位:銅陵學院金融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