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抑郁癥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1.1方法
1.1.1研究方法:對照組進行常規健康教育干預。干預組由護理經驗豐富的護師以上人員負責,嚴格按照規范化健康教育流程對其實施綜合的自我管理教育,住院期間,每周2次,每次≥30min;出院后進行6個月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電話回訪每周至少1次,每次≥30min;家訪每月1次,每次30~60min,專題講座每2個月≥1次。自我管理教育按住院期間和出院后2個時間實施。
1.1.2自我管理教育:住院期間對患者及家屬一起宣教。①入院初期: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讓其了解自己的惡劣情緒會給身體帶來不良刺激,鼓勵積極治療,確立自信。②強化治療期:針對疾病特點和用藥進行教育,解除或減輕治療反應的不適,消除疑慮及科學地對待疾病。③病情穩定期:制定個性化自我管理教育,內容包括疾病知識、藥物治療的作用及不良反應,維持治療的時間,如森田療法、肌肉放松療法、腦電、肌電生物反饋療法。④出院前期:培養良好的意志和品質,防止應激的不良反應。出院后予以電話回訪、定期家訪及組織專題講座。專題講座以小組討論形式進行,通過治療效果較好的實例介紹經驗,聽取反饋意見,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屬提出的各種問題,指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導患者與家人、同事交流溝通和尋求幫助的方法。
1.2效果評價及統計學方法
效果評價: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前及出院后6個月,由專職人員進行訪談和問卷調查,出院患者采用電話訪談、家庭訪視、或發送電子郵件并通過提問方式完成問卷調查。①根據觀察與詢問評定其服藥依從性,依從服藥指患者能主動按時、按量服藥;部分依從指被動接受藥物治療,按時不按量或按量不按時;不依從指不遵醫囑服藥,經常拒服藥。②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進行療效評定。③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量表(WHO-QOL-100)進行評定。量表包括6個領域24條目,領域評分按正向評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1.3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錄入Epidata3.0軟件,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處理,并進行t檢驗,檢驗水準a=0.05。
2結果
2.1干預組患者服藥依從性提高:見表1。
2.2干預組患者抑郁程度降低:見表2。
3討論
3.1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服藥依從性是指患者的服藥行為與醫囑的一致性,強調患者在維持某種治療方案的參與性和延續性。相關研究證實,自我管理訓練有利于加強抑郁癥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分析、判斷能力,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減少副反應的發生。干預組除住院期間按照規范化健康教育流程對其實施綜合的自我管理教育,出院后還通過電話隨訪、定期組織講座、填寫自我監測心理狀態日記等形式加強管理教育,僅2例患者因家庭發生重大變故而停止服藥,可見,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有效提高了抑郁癥患者服藥依從性。
3.2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緒:美國護理專家Orem認為,人是行為的主題,完全有評價和管理自己的能力,個人完全可以通過自我評價管理來達到健康的目的。表2研究結果顯示,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抑郁情緒較對照組明顯改善(P<0.05)。
3.3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通過制定個性化自我管理教育措施并延伸到院外,激發了主動參與意識、主動自行管理藥物、堅持治療、自我調節及控制情緒、處理和解決各種社會問題,重建社會適應性行為。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后,患者生活質量WHO-QOL-100中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獨立性領域及社會關系領域四大領域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組內及組間前后6個月比較均(P<0.05)。可見,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后抑郁癥患者充分體現了自我價值,生活質量得到提高。與褚菊菜等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延續性自我管理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強調患者在院外康復過程中自我管理的作用,在醫護人員的協助下患者承擔一定的預防和治療性活動。劉鵬飛等的研究也表明,自我管理教育比單純的說教式教育更有效。本研究針對患者的需求,采用恰當的自我管理策略,制訂個性化的自我管理教育措施,通過教育和健康促進手段,提供患者健康知識水平,使其主動監測身體狀態、管理行為的變化和情感的反應,從而提高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自信心和積極性。
作者:李美銀 羅玉玲 楊俏平 陳少梅 李少蘭 張杏蓮 單位:廣東省佛山市第三人民醫院臨床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