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效果評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討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前后血壓控制效果及相關危險因素的流行變化。方法從新疆阜康市兩個社區選取自愿參與的179例高血壓患者進行高血壓自我管理干預,采用自身前后對照的方法進行研究,以卡方檢驗和t檢驗對相關指標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通過高血壓自我管理后,患者的血壓控制率達到66.5%,明顯高于管理前控制率(χ2=19.89,P<0.05),且血壓控制率提高主要表現在男性患者,控制率由35.0%提高至7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7.52,P<0.05);自我管理后,吸煙者中戒煙比例由原來的20.4%增加到40.7%(χ2=5.23,P<0.05),飲酒者中戒酒的比例由原來的13.1%增加到29.5%(χ2=12.00),男性參加體育鍛煉的比例由64.0%上升至78.0%(χ2=4.76),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自我管理前后,食用鹽(t=-0.199)和食用油(t=-0.217)攝入變化不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自我管理是發揮血壓控制效果的有效途徑,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
關鍵詞:
高血壓;自我管理;血壓控制;危險因素
高血壓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慢性疾病,根據2010年全國慢性病監測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33.5%[1],高血壓同時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2]。2011年全國死因監測報告顯示,心腦血管疾病死亡比例為所有慢性病死亡的43.65%,居慢性病死亡首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就要預防高血壓的發生。近年來慢性病管理向自我管理模式發展,強調醫患合作、病友互助、患者及家屬的參與,適合于高血壓病的日常管理。2013年3月我們對新疆阜康市179例高血壓患者進行了為期20個月的自我管理干預,并進行了效果評價。
1資料與方法
1.1調查對象在阜康市兩個社區(博峰街道阜興苑社區和文化路社區)按照自愿參與原則,選取200例高血壓患者進行自我管理干預研究,并進行基線問卷調查;經過18個月的自我管理干預研究后,對研究對象使用同樣的問卷再次進行問卷調查,收集相關資料,研究過程中,有6人死亡、15人搬遷,共21人失訪,最終分析的數據為179例。研究對象入選標準: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排除標準:繼發性高血壓患者、有精神異常者、患有腫瘤且近半年內接受過化療或放療者。
1.2分組與干預方法將研究對象分成15個管理小組(以家庭距離近為原則),每組10~15人不等,并且每組選出一名小組長,對其進行高血壓自我管理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再由小組長對組員進行講解和演示,并帶領組員進行高血壓的自我管理。研究中,按照性別將吸煙者分為已戒煙、未戒煙組和已戒酒、未戒酒組。
1.3統計學分析采用EpiData3.1錄入數據、Spss13.0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卡方檢驗比較計數資料,采用配對t檢驗分析計量資料,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情況干預對象共179人,其中男性100人、女性79人,分別占總人數的55.9%和44.1%,平均年齡為58.8±13.2歲。干預對象年齡分組和性別的構成見表1。
2.2干預對象自我管理前后的血壓控制按照血壓水平來評價血壓控制情況,收縮壓控制在140mmHg以下并且舒張壓90mmHg以下視為血壓得到控制。管理前,男女血壓控制率分別為35.0%和53.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94,P<0.05),管理后男女分別為72.0%和59.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3.10,P>0.05)。自我管理前后,血壓控制得到改善的情況主要表現在男性,控制率由管理前的35.0%上升到72.0%,除60~歲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外,其余各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而女性各年齡組血壓控制率在自我管理前后均無差異,見表2。
2.3危險因素的變化趨勢調查者的各類危險因素均有變化,具體分析見表3。2.3.1吸煙及飲酒在179名調查對象中,124人從來不吸煙、55人吸煙,107人不飲酒、72人飲酒。自我管理后,戒煙和戒酒比例均高于管理前,主要表現在男性;而女性的吸煙和飲酒情況在自我管理前后均無明顯變化。
2.3.2體育鍛煉自我管理前后,參加體育鍛煉者的比例男性由64.0%上升至7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76,P<0.05);女性比例變化不大。總體體育鍛煉率也由原來的62.0%上升至70.4%,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80,P>0.05)。2.3.3體重研究對象經過自我管理后,體重正常的比例有所增加,超重和肥胖比例有所降低,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4.44,P>0.05)。2.3.4食鹽、油攝入量經正態性檢驗,管理前后,食用鹽和油的攝入量均成近似正態分布。管理前,食用鹽的每日攝入量為(9.47±2.54)g、食用油的每日攝入量為(46.08±5.07)g,管理后,食用鹽的每日攝入量為(9.21±2.33)g、食用油的每日攝入量為(45.63±4.94)g,管理前后變化不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食用油:t=-0.217,食用鹽:t=-0.199,P>0.5)。
3討論
患者自我管理是指在衛生專業人員的協助下,慢性病患者自己承擔慢性病防控過程中的一些預防性或治療性的衛生保健活動。由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通過系列健康教育課程教給患者自我管理所需知識和技能等,讓患者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動性解決疾病給日常生活帶來的各種困難和情緒方面的問題。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在國外已經有了幾十年的歷史,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應效果[3]。黃昱和楊穎等的研究也顯示,社區高血壓患者實行自我管理后,血壓水平明顯下降,相關行為因素的改變也明顯高于對照組[4-5]。本研究結果與此類似,管理后患者血壓控制率為66.5%,較自我管理前有明顯的提高。但是血壓控制率的提高主要體現在男性患者中,女性患者變化不明顯,可能是由于在平時的生活中,女性患者比較心細,更關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而男性患者在生活中是粗線條,尤其在吸煙、飲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上形成的習慣,比較難改變。通過自我管理后,男性患者戒煙和戒酒的意識提高了,并且也付諸了相應的行動,戒煙率和戒酒率分別由管理前的6.15%和4.47%提高至管理后的12.30%和10.06%。前期對阜康市社區高血壓患者的研究顯示,80.7%的患者認為體育鍛煉是有效控制血壓的措施之一[6],本研究通過干預后,患者對體育鍛煉重要性的認識也有了相應的提高了,有更多的人選擇主動參加體育鍛煉,但是也主要體現在男性患者中,女性參加體育鍛煉的比例提高并不明顯,這可能是由于現代社會女性,尤其是50歲以上的退休女性會承擔更多的家務活動,如洗衣服、做飯、打掃衛生,或者接送孩子上學等,造成了一部分女性沒有時間參加體育鍛煉。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男性和女性的體質指數正常的比例都有所增高,同時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均有所降低,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χ2=4.44,P>0.05),這就需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讓患者更深刻地意識到超重尤其是肥胖給身體和疾病帶來的不良影響,從而讓更多的患者能堅定信念,控制體重。本文患者食用鹽和食用油攝入量在管理前后變化不大,食用鹽分別為9.47g和9.21g,食用油分別為46.08g和45.63g,均超過營養協會推薦的5~6g和25~30g的標準,這可能是由于在活動中缺少如何烹飪低鹽、低脂美食的交流以及實踐,提示在以后的患者自我管理活動中,要增加健康膳食實戰操作的模塊,讓患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健康飲食的技能。
總之,自我管理對慢性病的管理效果要優于社區的三級管理。我國高血壓患者人數眾多,專業人員相對不足,三級管理只是醫生對患者的單向管理,僅限于簡單的血壓測量和用藥調整,難以達到綜合防治的要求并長期堅持及廣泛覆蓋的效果。而患者自我管理更注重患者的主觀能動作用,在醫生的帶領下,由患者主動解決疾病所帶來的各種困難和不適,既可以解放大量的衛生專業人員,又可以發揮疾病管理的效果。因此,患者自我管理是高血壓疾病管理的可發展模式,該模式對其他慢性病管理是否有效也可以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報告2010[R].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12.
[2]KirkutisA,NorkieneS,GricieneP,eta1.Prevalenceofhy-pertensioninLithuanianmariners[J].ProcWostPharmacolSec,2004,47(3):71-75.
[3]ThomasBodenheimer,EllenChen.Confrontingthegrow-ingburdenofchronicdisease:CantheUS.healthcareworkforcedothejob?[J].HealthAffairs,2009,28(1):64-74.
[4]黃昱,劉嘉聰,岑雁翀,等.廣州市社區高血壓自我管理模式效果評價[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2,20(2):121-123.
[5]楊穎,邵巖,劉詠梅,等.北京市朝陽區自我管理小組在社區高血壓管理中的效果評價[J].慢性病學雜志,2014,15(4):305-307.
[6]廖佩花,姜海娟,陳佳,等.新疆阜康市社區高血壓患者基本情況調查[J].疾病預防控制通報,2014,29(4):19-20。
作者:廖佩花 李衛國 張榮 者煒 關玉梅 張云君 劉來新 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新疆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