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旋轉電極除塵器除塵效果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發電與空調雜志》2014年第四期
1改造后除塵器設計及運行參數
按照《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的要求,該300MW機組的煙塵排放限值為30mg/m3,而原除塵器原設計的標準已無法滿足新增排放標準的要求,電廠對該機組除塵器進行了改造,將原除塵器改造為“4+1”旋轉電極除塵器。改造后的除塵器設計參數見表3。針對改造后的運行參數進行試驗,工況1為滿負荷下四固定電場正常投運+旋轉電極電場停電停轉;工況2為滿負荷下四固定電場+旋轉電極全部正常投運;工況3為滿負荷下三固定電場+旋轉電極全部正常投運;工況4為滿負荷下旋轉電極電場通電停轉。
2飛灰表觀驅進速度分析
飛灰表觀驅進速度ωk是決定除塵器集塵面積的關鍵參數,其選取不能單純的依靠理論計算,應結合煤灰及飛灰成分分析、飛灰粒徑、煙氣條件、除塵器電源狀況及運行條件等綜合定性分析后,確定一個合理的數值。飛灰表觀驅進速度的計算公式如。根據工況1試驗結果(見表5)和公式(1),測算出該電廠300MW機組飛灰的表觀驅進速度分別為42.24cm/s。由于試驗過程中燃煤保持不變,因此其他工況下飛灰的表觀驅進速度可視為不變。
3運行情況分析
工況1相當于四固定電場除塵器,而工況3相當于“3+1”旋轉電極除塵器,將工況3與工況1進行比較,可以看出飛灰表觀驅進速度不變且旋轉電極正常投運時,旋轉電場的等效集塵面積相當于2.2倍的固定電極電場。工況2為“4+1”旋轉電極除塵器正常投運的情況,可以看出旋轉電極正常投運時,其除塵器出口煙塵排放濃度可達到20mg/m3,但必須說明的是,試驗時旋轉電極僅投運3個月時間,此時設備運行正常,且各個設備狀態較好,此時可以實現較低的排放濃度,但隨著運行時間的增加,其除塵效率存在降低的趨勢。工況4旋轉電極不旋轉,但保持正常供電,此時旋轉電極等效固定極板的系數為1.49,可以看出旋轉電極停止旋轉短時間運行時由于其極板無積灰,其運行效果較為理想,但必須說明的是此種狀態下運行一段時間后就會因極板積灰而導致除塵效率下降,因此不能簡單的把旋轉電極停止轉動時當作固定電場使用。工況2和工況3相比可以看出在旋轉電極正常運行時,其可以等效2.2倍以上的固定電場集塵面積,但需要說明的是因旋轉電極正常運行時,其極板始終處于干凈狀態,此時不會產生反電暈現象,從而有效地提高了除塵器的效率。
4結語
(1)旋轉的清灰刷清除回轉陽極板的粉塵,保持陽極板潔凈,抑制二次揚塵,可進一步降低煙塵排放濃度。但該技術對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工藝要求較高,國內應用業績較少、應用時間短。(2)旋轉極板是轉動部件,且上下軸承間距較大,對安裝、運行環境要求較高。且由于旋轉極板在除塵器內部,無法實現在線檢修。因此采用旋轉電極時必須嚴格控制安裝質量。(3)旋轉電極除塵器出口煙塵排放濃度難達到小于20mg/m3:且旋轉電極除塵器未突破靜電除塵原理,出口煙塵排放濃度受比集塵面積、入口煙塵濃度和飛灰特性等影響較大。改造時如若不能有效增加比集塵面積,很難直接達標排放。(4)旋轉電極除塵器長期運行業績相對較少,旋轉電極運行時需保持極板平整度,轉動順暢、無卡澀,制造、安裝、運行要求較高。
作者:趙建芳滿昌平朱容光單位:華電滕州新源熱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