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論文畢業設計總結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指導教師自身實踐能力的影響。目前高校教師的主要來源是高校畢業生,這部分教師所占比例較大。盡管他們具有較高的學歷,但均是從校門到校門,沒有企業工作的實踐經驗,缺乏實際動手能力,指導學生進行畢業設計(論文)的能力不足,從而造成學生的畢業設計成果質量下降。
2.畢業設計成果與實際需求脫節。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存在為設計而設計的傾向,畢業設計(論文)選題脫離實際,通常只是為了方便學生進行設計,從而對工程條件進行不恰當的簡化。這樣即便學生在某一方面進行詳細的設計,但設計方法單一,考慮實際問題不全面,不利于培養學生全面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外畢業設計成果缺乏展示平臺,沒有進行社會轉化的機會,更產生不了行業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和指導教師的積極性。
二、提高巖土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措施
1.建立健全畢業設計(論文)監管機制。學院作為畢業設計質量(論文)監管的二級單位,對學生畢業設計(論文)進行統一管理。資環學院按照我校的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管理辦法,認真制定本學院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細則,將監管工作落實到每一個環節,嚴把質量關。主要監管的過程包括:⑴畢業設計(論文)準備工作、選題監督;⑵學生開題、實習調研落實情況檢查;⑶平時學生、指導教師出勤情況檢查;⑷畢業設計(論文)中期檢查;⑸學生進行預答辯情況檢查;⑹答辯、成績評定;⑺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價、指導效果總結。在建立健全了畢業設計(論文)監管機制基礎上,學院對畢業設計(論文)的每個過程都進行嚴格控制和管理。
2.加強校企合作,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目前,我校已經建立了多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并與企業長期進行合作,利用社會資源來提高在教師的實踐能力。學校定期派專業教師到實習基地進行業務實踐或掛職鍛煉,直接接觸實際工程,邊實踐,邊學習,能夠掌握最新的技術和設計方法,把行業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學之中,這對于那些毫無實踐經驗,從校門到校門的教師來說,是提高實踐教學能力的最有效途徑。所以說,對于新引進教師,在承擔教學任務之前,學校應先派他們到實習基地進行一段時間的實踐技能訓練,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實踐教學能力。
3.畢業設計(論文)應緊密聯系工程實際。畢業設計(論文)選題應結合教師的科研工作,讓學生參加實際題目的設計,使他們處于培養綜合實踐能力的真實社會活動中,為其提供分析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鍛煉機會。畢業設計(論文)的設計方案與實際工程相結合,將畢業設計成果進行社會轉化,能夠產生一定社會價值、經濟價值,可以激發學生進行畢業設計的熱情,從而能夠主動學習不怕困難刻苦鉆研。學生通過參與實際工程的設計能夠掌握更多的設計方法和設計規范,縮短了理論與實際工程間的差距,提高了畢業生的實際工作能力,為即將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總結
關鍵詞:新建本科院校;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作者簡介:王放銀(1965-),男,湖南邵東人,邵陽學院教務處,教授;王業社(1974-),男,湖南武岡人,邵陽學院教務處,副教授。(湖南
邵陽 422000)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廳課題(課題編號:2010243-351)、邵陽學院教學改革研究資助項目(課題編號:2010JG31)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05-0073-02
畢業設計(論文)是高校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全面總結和終極檢驗。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是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表征,是衡量高校辦學質量、辦學效益的主要評價內容,是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關鍵指標之一。近年來,邵陽學院作為一所以工學為主體、文學與管理學為兩翼、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樹立全面質量管理理念,科學構建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監控體系,促進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高。
一、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重視不夠
部分學生對畢業設計(論文)重視不夠,認為畢業設計(論文)跟專業課程設計差不多,無非就是走形式、走過場,反正都能過關;甚至有些學生認為就業關系自己一生,畢業設計(論文)遠遠沒有就業重要,常常要等到學校中期檢查后甚至畢業答辯前兩三周才正式開始做畢業設計(論文),其質量自然無法保證。
2.教師重視不夠
近年來,學生就業壓力日益增大,部分指導教師認為畢業生找工作是關系到學生一生的重大事情,如果不讓學生參加人才交流會似乎不近人情。此外,由于教師自身學術水平欠佳,畢業設計(論文)選題無創新,甚至常常是“老面孔”,學生基本上可以照葫蘆畫瓢,起不到綜合訓練的效果。
3.教師精力投入不夠
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教師不但要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還要承擔科研任務,工作量較大,精力投入常常不足,個別教師甚至較長時間都沒有與學生見面,結果導致指導教師對學生的管理過松,缺少必要的指導
4.學生精力投入不夠
畢業設計(論文)是本科教學工作的最后一個階段,一般安排在第8學期。企業招聘優秀員工心切,招聘活動普遍提前,第7學期就已接連不斷;多數學生也出于就業壓力,花費大量精力參加各種各樣的招聘活動,嚴重影響畢業設計(論文)的時間、精力投入。部分學生對畢業設計(論文)的方案是否科學、過程是否正確、操作是否規范、工藝設計與設備選型計算是否合理、設計說明書和論文是否編寫規范等問題沒有認真思考和深入探討,馬虎應付,傅衍了事,甚至還有個別學生有抄襲現象。
5.選題不恰當
選題時避重就輕、避難就易現象比較嚴重;有些學生選題范圍過大,超出了本科生的研究范圍;有些學生選題過窄,無法開展研究;有些選題與專業結合不緊密,或根本與專業無關;有些選題過于陳舊,缺乏創新,影響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6.工作條件有限
高校擴招后,原有教學場地、教學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等難以滿足學生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需求;尤其是一些新技術、新方法、新手段,學校現有實驗設備無法滿足其要求,而到校外進行試驗又涉及到經費不足的問題。
7.管理不到位
學校雖然制訂了畢業設計(論文)實施、檢查、評分等的具體管理規定,但實施細則往往并不一定很完善,特別是缺少行之有效的過程監管辦法,過程監管不到位的現象時有發生,教師指導也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二、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監控體系構建的基本理念與原則
1.理念
(1)制度領先,規范畢業設計(論文)管理。嚴格的規章制度是規范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的根本保證。學校必須根據學校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畢業設計(論文)管理規定及相應的質量標準,從制度層面和源頭規范畢業設計(論文)的組織管理、指導教師的遴選、任務書下達、選題與開題、方案設計、試驗研究與設計計算、論文撰寫、論文答辯、評閱與評分、總結歸檔等環節,確保畢業設計(論文)全過程處于可控范圍內。
(2)以人為本,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全面質量管理的核心思想集中體現為全員、全程、全面的質量管理。全員是指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管理人人有責,相關人員都要做好本職工作,參加質量管理工作;全過程是指要全面把握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形成全過程的各環節或相關因素,構建一個科學的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管理體系,推行預防為主、防檢結合的工作方針,不斷改進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管理工作;全面是指要以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為中心,學校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切實落實各項工作措施與質量標準,不斷完善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監控與保證體系。
影響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主要因素是人,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管理的主體不僅包括學生及其指導教師,還包括教輔人員、教學管理人員、后勤保障人員等??梢哉f,畢業設計(論文)質量人人有責。因此,必須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和“質量形成于全過程”的科學理念,[1]重視學生、指導教師、教輔人員、教學管理人員、后勤保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與協同合作,發揮質量管理的激勵功能,優化人、財、物等教學資源配置,建立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監控體系,實施全過程全方位質量管理,將質量管理從“事后把關型”、“事后審核型”轉變為“事先預防型”和“過程控制型”。[1]
(3)系統集成,[1]持續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監控體系是由質量標準的制訂與實施、信息的收集、整理與反饋及其運行調控等環節構成的閉環式回路系統。有效及時的信息反饋是質量監控的基礎,學校必須建立通暢的畢業設計(論文)信息反饋系統,重視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饋工作,注重反饋與調控的相互作用,避免出現“監而不控”的現象,促進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持續提升。
2.原則
(1)目標性原則。[2]教學質量監控要及時發現甚至能提前預測偏離于人才培養目標與教學任務的各種偏差,并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預防、糾正偏差,確保教學任務與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2)全員性原則。[2]人才培養是高等學校的基本任務,教學工作是高等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是全體師生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人人都是教學質量監控系統中的一分子,學生是主體,學校是基礎,職能部門是核心,教師是保證。
(3)系統性原則。[2]教學質量不但與學校辦學指導思想、人才培養目標有關,還廣泛涉及教師、學生、辦學條件、教學設施、教學管理等諸因素,是一個多層次、多因素構成的網狀教學管理系統共同作用的結果。
(4)全程性原則。[3]畢業設計(論文)必須從方案制訂、指導教師遴選、選題、任務書下達、選題、開題、試驗研究與設計計算全過程、論文撰寫、論文答辯、評閱、評分、總結歸檔等各個環節對畢業設計(論文)實施全過程質量監控。
(5)可操作性原則。[3]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不但要有利于監控目標的實現,又要保證監控體系科學、完善、簡單、便于操作。教學質量評價應采取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僅有定量評價,監控工作量過大,將導致監控體系難以執行;僅有定性評價,又會使評價結果模棱兩可,將導致質量監控流于形式。
(6)發展性原則。[4]構建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監控體系就是要通過對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各環節的信息收集、整理、診斷與反饋,及時發現其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工作。通過質量監控,力求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更加規范,不斷提升畢業設計(論文)質量。
三、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
1.構建實踐
(1)確立校系二級畢業設計(論文)管理體制。建立層次分明、職責明確的畢業設計(論文)管理體制,是確保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基礎。根據學校實際,我們確定了校系二級管理、以系管為主的管理體制,明確規定各系是畢業設計(論文)教學過程的主要執行者,是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監控工作的基礎和主體,切實增強系主任在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的第一責任人意識。學校是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監控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教務處主要負責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組織與協調工作,教學質量監控處主要負責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監控工作。
(2)建立畢業設計(論文)工作規范和質量標準。建立科學、完善的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標準及其環節工作規范是建立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監控體系、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前提。學校制定了《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條例》,從指導教師的遴選、課題的選定與學生選題、開題、教師指導與過程管理、答辯與評分、優秀畢業設計(論文)的評選、經費使用等方面都做出了詳細規定,并制定了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標準、各階段檢查與評價指標體系,綜合評價畢業設計(論文)質量。
(3)推行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全年全覆蓋制度。教務處每年下學期開學不久即下達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通知,要求各系制訂切實可行的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方案,并在期中以前完成指導教師遴選、課題下達與學生選題等前期準備工作,組織學生積極準備畢業設計(論文)的開題工作,使學生盡早接觸課題,允許學生提前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為日后的就業工作留出更多的時間。
(4)強化畢業設計(論文)過程監控。實施畢業設計(論文)前期、中期、后期檢查制度,組織學校教學督導團和校內專家逐系開展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情況檢查。前期重點檢查畢業設計(論文)計劃與指導教師落實情況、選題質量、開題情況,中期重點檢查畢業設計(論文)任務完成情況及指導教師的指導情況,后期重點督察畢業設計(論文)評閱、答辯、成績評定、優秀畢業設計(論文)推薦與評審等環節的科學性、嚴謹性,切實落實畢業設計(論文)課題審批制度與雙向選擇機制、開題報告審核制度、答辯資格審查制度、成績評定的約束機制,強化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過程管理。
(5)實施優秀畢業設計(論文)獎勵制度。為調動師生積極性,每年在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結束后,學校都開展了優秀畢業設計(論文)和優秀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教師的評選工作,對獲得優秀畢業設計(論文)的學生及其指導教師均給予適當獎勵,頒發榮譽證書,記入檔案,并將優秀畢業設計(論文)摘要匯編成集。
(6)堅持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價制度。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結束后,各系要對本系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進行總結,客觀評價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在此基礎上,學校組織校內專家對全校畢業設計(論文)按比例進行隨機抽查與質量評價,進一步查找不足,提出改進意見,為改進今后的畢業設計(論文)工作質量奠定基礎。
2.實踐成效
多年來,我校不斷完善畢業設計(論文)管理規范,加強對畢業設計(論文)教學的管理,構建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監控體系,推進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改革與創新,推動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不斷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監控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提高了師生對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極大地調動了指導教師、學生參與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積極性、創造性,鼓勵學生自覺、主動、認真、積極地完成畢業設計(論文),鞏固所學的專業知識,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與團結協作的精神,學生的動手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得到較好的訓練和提高,達到了畢業設計(論文)的教學目的。近幾年來,學校先后有60余篇優秀畢業論文公開發表,“水族文字輸入系統”等4項畢業設計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每年都有優秀畢業設計被企業采用,社會聲譽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黨傳升,羅梅娟,呂廷杰.構建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的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監控體系[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71-74.
[2]任高飛.新建本科院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及運行機制思考[J].科技經濟市場,2010,(6):127-128.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畢業設計(論文);PDCA循環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畢業設計(論文)是本科生教學計劃中的重要階段,是對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訓練與檢驗。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頑強的意志力、責任心和科學精神;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要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獨立地進行探索,獨立地解決問題,很好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質,磨練自己的能力。同時,畢業設計(論文)也為學校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教學資源和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信息。因此,畢業設計質量直接影響著畢業生的質量,也影響著就業的質量。為了保證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我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在工作中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過程管理方法。
1畢業設計(論文)的組織機構及分工
在本科畢業設計(論文)階段,除了要有指導教師和學生的參與之外,還要成立專門的畢業設計(論文)領導小組和畢業設計(論文)管理小組,每個小組均設組長、副組長、組員、秘書等職。
畢業設計(論文)領導小組一般由系領導班子和主要基層干部組成,負責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方向和原則性問題的把握。畢業設計(論文)管理小組成員由各教研室進行安排,在畢業設計(論文)領導小組的領導下,主要負責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具體實施和管理。
基于這樣的組織機構的安排,制定出畢業設計(論文)流程如圖1所示,畢業設計(論文)領導小組、畢業設計(論文)管理小組以及指導教師和學生各司其職、同步協調,明確各個階段的具體任務,有利于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順利進行。
2畢業設計(論文)的過程控制方法
畢業設計(論文)階段歷時較長,環節也比較多。如果沒有一個合理、規范的過程設計,對過程不加控制,是難以保證學生能投入很大精力進行畢業設計工作的,也難以保證畢業設計的質量。因此,在畢業設計(論文)階段引入PDCA循環使畢業設計(論文)過程逐步完善、逐步優化。
PDCA循環是一種對質量進行持續改進的方法,PDCA的具體描述如下。
P(Plan)策劃:對畢業設計(論文)整個工作進行詳細的計劃。
D(Do)實施計劃:按照計劃進行畢業設計(論文)的教學工作,并可根據實際完成情況調整計劃。
C(Check)檢查、監控、評價:一方面是對實施計劃的過程進行監控,同時通過檢查和評價來獲取一些可測量的數據。
A(Action)改進提高:通過對過程監控、檢查評價結果的分析,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并對下一輪的畢業設計(論文)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使得畢業設計的質量得到持續的改進。
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的PDCA循環如圖2所示。
3畢業設計(論文)的過程框架
在PDCA循環的基礎上,提出一些常見的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的活動,并建立了一個框架,把整個畢業設計(論文)階段分為準備、開題、課題研究與實施、撰寫論文、評審準備、評審、改進與提高七個過程域,在每個過程域中有著不同的實踐,并設有檢查點或者里程碑,對各個環節中教師和學生分別有哪些活動,產生哪些文檔等進行描述,如表1所示。
這個框架從整體上看,是一個完整的PDCA循環,體現了持續改進的思想。在畢業設計(論文)的實際過程中,可以根據本框架中的實踐活動作一些剪裁,剪裁的原則就是易于操作、管理有效、執行力度高。
4結論
在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論文)中引入科學合理的過程控制,在東軟信息學院計算機系已經成功地實施多年,實踐證明,高效的管理帶來了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整體提高,也為計算機專業本科人才的培養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參考文獻:
[1] 葉,彭毓. 計算機專業畢業設計環節規范化管理初探[J]. 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1).
[2] 劉健. 本科畢業設計過程管理的探索[J]. 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5,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