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衛計委工作要點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貫徹落實市六部門《關于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深化運行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強化問題導向,完善政策措施,著力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和運行活力,年內基層診療量較上年一定幅度增長,力爭占總量比例穩中有升。
1、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檔升級。推進省級示范基層機構創建,深入開展建設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活動,年內建成省級示范鄉鎮衛生院6個,示范村衛生室20個以上,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4個以上。推進鄉村一體化管理,鄉鎮衛生院領辦村衛生室比例達到70%。進一步規范社區衛生服務管理,實施社區衛生提升工程,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達標建設。積極推進基層衛生服務網格化管理,推動建立全科醫生工作室。
2、突出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以中心衛生院和規模大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重點,打造融區域資源集約利用、健康體檢、信息數據平臺支撐、實用技能進修培訓于一體的綜合管理服務平臺, 發揮好上引下聯紐帶作用,建設區域性基層醫療衛生中心。研究制訂基層特色科室建設規劃,城鄉聯動培育建設特色科室,年內力爭培育市級特色科室8個,通過省級考核評估特色科室5個。
3、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機制改革。調整完善基層機構財政補助方式和績效工資政策,實行核定任務與定額補助掛鉤、適時動態調整的財政補助方式,建立績效工資總量調控機制,加大基層機構內部自主分配的力度。推動實施以全科醫生為主的基層骨干人才遴選計劃,爭取財政給予補助。在基層人員編制不足地區探索實行政府購買崗位辦法保障工作開展。加強政策培訓和工作督導,加快政策落地,樹立基層衛生綜合改革先進典型。
4、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擴大簽約服務覆蓋面,農村85%以上的鄉鎮(含涉農街道)、城市85%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開展簽約服務,力爭城鄉重點人群簽約率達20%以上,20%以上的家庭獲得簽約服務。以高血壓、糖尿病等重點人群個性化簽約為突破口,擴大家庭醫生服務模式創新試點。發揮醫療聯合體資源優勢,啟動建立“簽約醫生服務聯盟”,積極探索賦予簽約醫生更多可調配的衛生資源。組建網上專病管理社群,指導疾病防治。全面落實簽約服務的全科醫生可根據相關協議獲取合理報酬的政策規定。
5、做好基層人才隊伍建設相關工作。貫徹落實市政府辦公室印發的《市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實施意見》,按新標準實施鄉村醫生基本藥物制度補助、退職鄉村醫生生活補助等政策,提高鄉村醫生待遇水平。組織60名左右鄉鎮衛生院技術骨干參加務實進修,組織340名以上鄉村醫生參加實用技能進修。組織開展基層衛生技能競賽,評選優秀基層醫師。探索基層衛生人才“縣管鄉用”、“鄉編村用”機制,拓展基層衛生人才發展空間。
二、基本公共衛生
持續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提升年活動,強化項目績效管理,鼓勵探索創新,做細做實服務項目,提高服務規范程度,按省定標準完成12類45項項目任務,居民電子健康檔案規范化建檔率達75%以上,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70%以上。
1、提高項目補助經費標準。將項目人均經費標準提高至50 元,足額落實各級財政配套經費。推動各縣區按照規定標準設立村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池,對于鄉村醫生提供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實行按季預撥、打卡發放、年度考核結算。2016 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補助提標部分,主要用于全科醫生(鄉村醫生)簽約服務。完善項目資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提高資金到位及時率。
2、提升項目服務技術水平。加強項目技術指導組織建設,密切技術指導組專家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業務聯系,完善上下聯動、溝通交流機制。編印相關指導手冊、技術操作手冊,加強業務監測,開展業務條線報表數據比對。舉辦全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培訓班。加強項目督導,組織市級專家對各縣區項目工作進行現場督導。
3、推進項目績效考核制度化建設。強化縣區級項目績效考核主體責任,嚴密實施2015年度市級項目績效考核,做好省和國家項目績效考核迎檢工作。加強考核結果應用,在一定范圍內公示和通報市級考核結果,依據考核結果結算2015年度市級項目補助資金。建立問題跟蹤與整改機制,持續改進項目工作。配合財政、審計部門做好項目資金績效評價和專項審計工作。
(一)提高項目組織化程度。各單位要健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領導組織和技術指導組織,完善協調工作機制,做到有場所、有人員,切實承擔項目日常管理工作。按照國家、省和市考核要求,全面梳理,健全臺帳,做好迎接國家、省現場考核的準備工作。
(二)發揮項目資金使用效益。建立財政投入保障機制,推動項目配套資金落實到位。2013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標準不低于30元,新增經費主要用于鞏固現有服務項目,進一步擴大服務覆蓋面。貫徹執行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加強項目資金監管。按照“先預撥、后結算”的要求,將補助資金及時分配到項目單位,嚴禁截留或挪用。各單位要將40%以上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交由村衛生室承擔,并在嚴格考核的基礎上,將相應比例的經費按月補助到村。加強補助資金審計,建立資金撥付、使用信息社會公示制度,把政府考核、群眾參與、社會監督有機結合起來。各單位要對項目資金實行專帳、專人管理,做到項目財務憑證獨立建賬,提高資金管理水平。
二、提升項目服務質量。
(一)完善管理制度。貫徹執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技術規范,全面落實各項工作指標要求,并重點研究解決在老年人健康體檢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居民健康檔案的動態規范管理、婦女兒童保健項目免費措施的落實上存在的問題,做細做實各項工作。完成公共衛生項目服務人員的全員培訓,村以上公共衛生從業人員培訓率100%。著力抓好指標檢測、定期報告、信息公示、逐級督導、質量控制等制度的完善和落實,強化精細化和制度化管理。
(二)健全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衛生行政部門主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專業公共衛生及其他醫療機構提供技術支持的分工協作機制。要充分發鄉鎮衛生院項目主導作用,認真指導村級機構主動配合做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健康檔案管理、慢性病管理、老年人及婦女兒童健康管理相關工作。
(三)解決難點問題。全面落實各項工作指標的要求,并重點研究解決在老年人健康體檢管理、重型精神病管理、居民健康檔案的動態規范管理、婦女兒童保健項目免費措施的落實上存在的問題,做細做實各項工作。開展難點調研、重點督導、工作點評和現場觀摩,加強典型解剖和示范引導,探索建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科學調整機制,不斷提高項目服務質量。
三、增強項目實施效果。
(一)強化績效考核。依據項目三級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明確績效考核目標任務,優化考核方法,簡化考核流程,標化考核結果,推進項目績效考核工作的制度化建設,促進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全面完成10類41項基本公共衛生項目年度工作任務,努力提升城鄉居民項目接受度和優良服務感受度。
加大學生們的健康意識,防止傳染病的發生,首先要做到人人講衛生。以下是學校2011年衛生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執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要求,加強學校衛生各項工作開展,進一步提高全體師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知識水平。
二、工作目標:
建立行之有效的衛生制度,進一步改善校園環境衛生;搞好衛生室建設;以預防為主檢測學生健康狀況,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加強衛生習慣方面的培養;不斷改進學校環境和教學衛生條件;加強傳染病和學生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工作;作好學生防近措施,努力控制近視的新發病率;齊全學校衛生基本檔案,迎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備查。
三、工作要點:
1、建立齊全學生健康卡,組織學生進行健康檢查,了解學生健康狀況,積極作好近世、沙眼、蛀牙等疾病的矯治工作。
2、積極開展愛國衛生活動,搞好校園內外公共衛生和除"四害"工作。教室、辦公室要求做到清潔有序,各包干區做到每天早晚清掃和中午突擊掃;保持廁所清潔;綠化美化校園。
3、組織學生學習衛生知識,認真上好體育與保健、生活與勞動、常識學科中的健康經驗課程。及時更換衛生宣傳窗、黑板報資料,采取多種形式想學生宣傳疾病防治的衛生知識,不斷提高學生自我保健意識。
4、認真執行飲食衛生有關規定,加強學生飲食衛生,做好在校學生的午餐管理,確保學生飲食安全工作。
5、開展晨檢活動,堅持傳染病的報告與隔離;堅持對學生的個人衛生抽查;教育學生養成"五要""六不"的行為習慣。五要是:要定時作息;要睡前刷牙;要勤換衣褲勤洗澡;要勤剪指甲;要勤理發。六不是:不喝生水;不吃不潔食物;不吸煙;不用公共毛巾;不亂扔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新晨
6、培養學生良好的坐姿和閱讀書寫習慣,教育學生保護視力,認真做兩操,遵守用眼衛生要求。
四、工作安排:
1、劃分公共場地,落實包干責任。
2、開學大掃除,協助班主任做好包干場地清衛工作。
3、組織學生體檢。
4、落實具體工作,要求做好班級的包干場地清衛工作。
5、"愛牙日"宣傳及口腔病的預防。
6、食品安全教育。
7、檢查個人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