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小班家的教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快樂的家園
教學目標
1.對“1”進行認識,并且從1引申到2、3、4的學習.
2.進一步體會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1.認識1、2、3、4體會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了解1、2、3、4代表什么.
教學難點
了解1、2、3、4代表什么.
教具準備
課件、補充資料“結繩計數”,學生每人一張數字卡片,老師1-10的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活動(一)
1.你們知道古代人是怎么數數的嗎?(演示課件:結繩計數)
2.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幫助他嗎?
(點評:以結繩計數的故事引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初步感知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活動(二)
1.今天老師帶大家到一座美麗的小山村去旅游(板書“1”),你們想去嗎?鄉村的早晨非常美,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點評:設置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1”的概念.)
2.(演示課件:美麗的山村)請你們仔細觀察,1可以表示什么?(小組討論)
3.集體交流:學生可能說:一條狗、一棵樹、一艘船、一間房、一個小孩、一座山、一個太陽、一戶人家、一棵草、一個蘿卜、一筐蘿卜、一條小路、一條河、一群鳥……
4.平時,你還在什么時候會說到或用到“1”?
(點評:發散思維.聯系生活實際學習.)
5、誰能總結一下,“1”都可以表示什么?
(1即可以表示個體,又可以表示這類個體的集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體,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體.)
活動(三)
在生活中,我們還經常用到2、3、4等數字,這些又可以表示什么呢?
(點評:由“1”的學習,引申到2、3、4的學習,學生借助已知的方法自主學習.)
活動(四)
1.建小足球隊:學校的操場多寬敞啊,你們想不想去活動活動?我們就來組建一支小足球隊.
2.你們看,老師這里有很多的數字,(數字朝下)誰愿意參加足球隊,請你抽取一張數字紙片,把它貼在胸前.(10個同學貼好數字,按上臺順序站成一排)
3.同學們,臺上有幾名運動員?他們衣服上的數表示什么?
4.如果讓他們排成一隊,可以怎么排?(學生討論)
方法一:
1、2、3、4、5、6、7、8、9、10
方法二:
1、3、5、7、9、2、4、6、8、10
方法三:
10、9、8、7、6、5、4、3、2、1
(學生說出其中一種,臺上小隊員排隊)
5.老師扮演記者采訪:請問,你是幾號運動員?你排在第幾個?
6.請同學扮演小記者,向運動員提問.
7.除了這種方法,你還有別的辦法幫他們排隊嗎?
(10人一組活動:把自己座位里的數字
貼在胸前,然后大家討論可以怎樣排隊,站成一隊)
8.小組代表匯報你們組是怎么排隊的?其它小組可以當小記者提問.
(點評:組建小足球隊,調動學生參與的意識與活力.在老師示范性的采訪后,學生在模仿提問中,感知序數.)
活動五
1.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2.你打算向誰學習他的什么優點?
板書設計:
快樂的家園
1234
總評:注重體現學生的探索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數學的特點之一是具有抽象性,而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為主要形式,同時還保留著直觀動作思維的形式.因此在引入新知識時,通過直觀的富有意趣的畫面——結繩計數來引入,并安排操作性的實踐活動如:組建小足球隊.讓學生在操作實踐中感受知識、學習新知識.在注重直觀感受的同時,逐步提高對學生的要求.例如,在認識"1"的時候,先讓學生感受一棵草、一只船、一盆花……讓學生聯想到:2可以表示什么?3呢?4呢?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不只停留在原有的知識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
教學內容
冀教版四年級下冊
第八單元:小數加法和減法
第1節:小數的加法
主備教師
崔秀珍
學科
數學
使用教師
教學目標
1、會筆算小數進位加法。
2、在自主選擇信息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經歷探索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
3、積極主動地參加數學學習活動,感受自主學習的樂趣,培養知識的遷移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筆算小數進位加法。
難點:掌握小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助學單、課件、當堂檢測卷
教與學活動
調整與
思考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請同學們從這些物品中任選兩件,算一算共需多少元。學生列式計算完后,共需多少錢。
5.20元
2.30元
1.20元
3.40元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小數的加法。
二、展示預習成果、探究新的知識。
(一)通過預習,你都知道了什么,講給同學們聽聽?
課件出示課本90頁主題圖,觀察主題圖,提出問題并解答。
預設:
生1:買1頂線帽子和1副線手套,一共多少元?
12.55+5.65=(元)
生2:買1頂皮帽子和1副皮手套,一共多少元?
45.8+10.35=(元)
生3:買1頂線帽子和1副皮手套,一共多少元?
12.55+10.35=(元)
生4:買1頂皮帽子和1副線手套,一共多少元?
45.8+5.65=口(元)
(二)你認為這部分知識,最重要的是什么?
探究用豎式計算小數進位加法:
(1)12.55+5.65=18.20(元)(2)45.8+10.35=56.15(元)
12.55
45.8
+
5.65
+
10.35
18.20
56.15
(3)12.55+10.35=22.90(元)(4)45.8+5.65=51.45(元)
12.55
45.8
+
10.35
+
5.65
22.90
51.45
生1:相同數位對齊。
生2:小數點對齊。
生3:從低位算起,哪一位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
(三)
你還想知道什么(或者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師:注意:得數末尾有0時一般把0去掉。
小結:計算小數加法時,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小數點對齊。從低位算起,哪一位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得數末尾有0時一般把0去掉。
三、課堂小結: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當堂檢測
四、當堂檢測
1.列豎式計算。
12.34+5.62
28.73+12.51
6.93+0.52
24.84+2.14
13.09+3.06
3.8+3.09
2.學校食堂購進了一批白菜,上午用了32.25千克,還剩85.75千克,食堂共購買了多少千克白菜?
新樂市邯邰學區邯邰小學
王亞靜
教學內容:
冀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90--91頁。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簡單的小數不進位加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小數進位加法。教材選擇了學生熟悉的購買生活用品的情境,呈現了兩種帽子、兩種手套的價錢,提出了“買1頂帽子和1副手套,共需要多少錢?”的問題,鼓勵學生自己選擇物品并解決問題。教學時,要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商品,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問題,讓學生在不同選擇方式的計算過程中,學會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會筆算小數進位加法。
(2)數學思考與問題解決:
在自主選擇信息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經歷探索小數進位加法計算的過程。
(3)情感態度:
積極主動的參加數學學習活動,感受自主學習的樂趣,培養知識的遷移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筆算小數進位加法。
難點:掌握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課前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引出課題
筆試下面各題,并說說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8.5+6.4=
25.4+8.4=
37.8+9.1=
2.3+1.5=
設計意圖:讓學生先計算簡單的小數加法,為學習本節課的小數進位加法的計算奠定基礎。
二、自主探索,掌握新知
課件出示課本90頁情境圖。
師:請同學們觀察情境圖,說一說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指名讓學生說一說)
師:買1頂帽子和1副手套,共需要多少錢?請同學們自己選擇,然后列式計算,最后交流選擇的物品和計算結果。
(學生交流時,教師巡視,了解學生選擇物品的方式,然后每組找一名學生到小黑板演示,后進行評價加分。)
學生板書豎式:
(1)12.55+5.65=18.20(元)
12.55
+5.65
18.20
(2)45.8+10.35=56.15(元)
45.8
+10.35
56.15
(3)12.55+10.35=22.90(元)
12.55
+10.35
22.90
(4)45.8+5.65=51.45(元)
45.8
+
6.65
51.45
師:請同學們討論小數加法與整數加法在計算上有什么相同點?
計算小數加法要注意些什么?
(學生思考,小組討論,交流。找學生說一說。)
出示:
小數加法與整數加法在計算上有什么相同點?
1.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把小數點對齊。
2.從低位算起。
3.計算時,滿十進一。
計算小數加法要注意些什么?
1.小數點對齊。
2.計算結果小數末尾0要去掉。
設計意圖:以學生自主探索為主,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發現小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三、鞏固練習,提高能力
1.下面是張楠的作業,請你當老師給他檢查檢查。
53.3
+2.47
7.80
9.86
+
4.26
5.60
2.28
+1.74
4.02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然后全班交流訂正。
13.6+6.4
12.5+0.72
45.8+36.37
24.39+40.78
3.
解決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然后全班交流訂正。)
一根長彩帶,扎蛋糕盒用了
2.53米,還剩0.97米。這根彩帶的長度是多少米?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筆算小數計算加法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四、課堂小結
學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讓學生說一說。
板書設計:
小數的加法
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把小數點對齊;
從低位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