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初步學習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課前無預習
對于學習者來說,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學習知識,還要學習自學的方法和培養自學的意識,而且后者的意義更為重要。而預習就是最初我們可以完成的自學工作,在預習過程中完全要獨立完成學習、理解、辨析、聯系、反思、查證、討論等自學必須的所有過程,對于舊知識的檢查,新知識的補充和深化理解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缺乏這一過程勢必要較大程度地削弱知識的掌握程度。為后續學習埋下了隱患,同時也缺少了自學的樂趣,體驗學習成就感。當然,無預習的原因是多樣的,其一是有些老師觀念不新,教學方法陳舊,其二是課下布置的作業太多。學生無暇預習。其三是部分學生自身的原因。無論是什么原因,缺乏這一環節不能培養學習良好的自學習慣,對于需要終身學習的一代人來說,損失是不言而喻的。
二、聽課無筆記
記筆記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動腦的同時也調動了多個器官多層次地進行參與,這本身就是對過程的強化,而今很多學生沒有了這樣的習慣,只是習慣于用耳和大腦來接受,更有甚者,在聽課時同時桌面上放一本參考書,自以為參考書上寫的比老師講的還全,不屑于記,因為這樣,聽課的專注程度也就下降了。使課堂效率大打折扣。課后老師講的知識內容沒有在紙上留下任何痕跡,很多的知識、方法成了過眼煙云,好象是聽懂了,事后想復習只能借助于參考書,而參考書是別人寫的,自己只能看,而且與教師講的內容不能產生有效的聯系,長此以往,就會影響知識的建構和基礎的牢固程度。
三、復習不及時
在影響化學基礎的因素中,復習不及時或不主動復習占有相當的比重。很多學生是功利性復習,一般在考試或測驗前才進行復習,或者有了問題也只限于看看答案或問問老師,不求甚解,不從根本上解決,平時沒有進行適時及時的復習,使得很多的知識印象逐漸淡化乃至消失,后來前功盡棄,一是浪費了時間,二是即使后來復習補上了,至少也給后段該學的知識造成了很大的阻力。
四、實驗不認真
實驗是化學學習的重中之重,它不僅能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使抽象的符號物化為具體的物質和現象,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知識、化學原理,同時更是學習基本操作和基本方法的大好時機。但很多學生對實驗往往停留在有趣和好玩上,課前不認真準備,課上不認真做,不分析原理,不注重操作方法和規范,這樣的實驗課對學生處理實驗題是毫無用處的。實驗與其他的化學知識不同,講解是永遠無法代替實驗操作的,而學生認識到實驗的重要性時往往已經到了高三的后半學期,重做實驗已經不可能了,只好空留著滿腹的遺憾悔恨。
五、要點知識不過關
要點知識主要指涉及到思維方法或解題方法的知識,它是在理解基本知識的前提下提煉出來的方法性知識,在整個高中化學學習的過程中。這些方法是舉足輕重的。對于同一類問題可以成批處理。這些方法掌握得好。做起題來就覺得輕車熟路,一路的心情舒暢,大大提高做題速度不說,還可在不斷的重復應用中加深對方法的理解,使方法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但如果這些方法掌握得不好,做起題來只覺得是山重水復,不知思路要在哪里開始,也不知最終要去往何處。長期以這樣的狀態怎么可能應付那么多的新舊知識,怎么可能解決那么多的化學問題呢?對于化學的厭倦也就成了必然。
六、相關學科知識儲備不足
解決化學問題尤其是解決生活實際或生產實際中的化學問題,往往需要多方面的知識,如一些生活常識、科學常識、相關的一些物理知識等,如果其他知識儲備不足的話。在對于知識或方法的分析理解上就會不時的遇到一些障礙。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物理中的壓強問題,總是有很多學生每到氣壓或液壓問題就感到迷茫,束手無策。
七、沒有養成良好的觀察和思考習慣
任何一門科學的理解和掌握都離不開深刻反復的思考。而化學是一門與生活有著密切關系的學科,生活中隨處都能見到與化學有關的現象,碰到與化學有關的問題,如果沒有良好的觀察和思考習慣,就等于切斷了一條學習化學知識的途徑,而通過這一途徑學到的恰恰是生活中的化學常識。常識性的知識一般是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遺忘的。書本中無法學到的或者是學到了也不是有切身感受的常識,應用時是不會在無意識情況下反應出來的。所以養成良好的觀察和思考習慣可以使學生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八、時間分配不合理
學生在高一的學習過程中,時間分配不合理的表現尤為突出,因為學科本身的特點的關系,化學一開始好學,遠沒有物理、數學難度那樣大,很多知識一看就懂了,所以時間盡可能地往數學和物理這兩科上傾斜。而且考試難度又不大,所以知識掌握得到底如何根本沒有機會檢驗。到了高三隨著考試難度的增加,多數學生才感覺到原來化學題是如此的難做,感覺到自己的基本功原來這樣差,這時才想擠出時間來“惡補”,但化學知識點又是紛繁復雜,答案要求又精細,所以既費力效果又不好。
【關鍵詞】化學補給水 設備吊裝 倒裝法 調整段
中圖分類號: TU74 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化學補給水處理系統(以下簡稱化水系統)是電廠的一項重要附屬工程,承擔著為鍋爐提供合格除鹽水的重要任務。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建設單位和激烈競爭的市場促使著化水系統施工技術不斷的提高。通過對崇信電廠化水系統的研究與實踐,以及對嘉興、蘭溪、玉環等電廠同類工程積累的經驗,形成了一套完整、可行、高效、快速、高品質、低成本的電廠化水系統施工技術,為以后更好的開拓和立足化水系統工程市場,具有重大意義。
化水系統簡介
國內電廠化水系統目前主要采用 “機械過濾+超濾+反滲透+離子二級除鹽”工藝。
機械過濾主要是利用填料來降低水中濁度,截留除去水中懸浮物、有機物、膠質顆粒、微生物、氯嗅味及部分重金屬離子。超濾以篩分為分離原理,以壓力為推動力的膜分離過程,過濾精度在0.005-0.01μm范圍內, 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粒、膠體、細菌、熱源及高分子有機物質。反滲透能截留水中的各種無機離子、膠體物質和大分子溶質,對水進行預脫鹽。離子交換設備,進行深度脫鹽處理,依靠離子交換劑(樹脂)所具有的某種離子和預處理水中同電性的離子相互交換而達到軟化、除堿、除鹽等功能。最終制備合格除鹽水,滿足鍋爐補水需要。
制水工藝系統流程如下:
清水雙介質過濾器保安過濾器超濾裝置超濾水箱清水泵精密過濾器反滲透裝置淡水箱淡水泵陽床除二氧化碳器陰床混床除鹽水箱除鹽水泵凝結水箱。
總體施工方案
化水系統工程的特點是:工程開工早、結束早,新建機組一般是鍋爐水壓前出合格除鹽水滿足鍋爐水壓的水源要求。工期較緊,需制定詳細的施工可行方案,滿足工期和安裝工藝的需要。
崇信電廠項目部組織人員對以前施工中碰到的難題進行攻克,得出如下優化方案:化水車間設備吊裝作業工序安排在土建設備基礎完成并未回填地面之前進行吊裝,即省事,又省時,節省費用。水箱采用倒鏈倒裝法施工,節省機械費用,使作業完全地面化,安全可靠。襯里管安裝時預留調整段,可以確保襯里管道安裝后橫平豎直、工藝美觀。
罐類設備施工
化水廠房均為典型設計。車間設計比較緊湊,罐類設備較多,受場地限制,吊裝難度大。每個電廠吊裝都費勁周折,不是廠房高度不夠,吊臂伸展不開,就是中間通道兩邊有排水溝,道寬不夠,吊裝車輛無法通行。
在對車間及設備圖紙和現有吊裝機械分析之后,我們崇信電廠化水設備吊裝同樣面臨著上述兩個問題,化水車間廠房高度比吊臂短1米,吊機輪胎剛好在兩邊溝道位置上。若廠房地面降低1.5米,即室內地面尚未回填,排水溝尚未施工,不僅吊裝的高度滿足要求,吊裝車輛的通道也沒問題。
化水車間室內設備吊裝采用16T吊機進行吊裝作業,并按由里向外的吊裝順序依次退出。酸堿儲存間門洞尺寸偏小,高位酸堿罐需從側墻吊裝就位,在吊裝未完時側墻暫不能封閉。
設備到貨安裝前應與業主、監理部門進行設備開箱驗收,并做好書面記錄。
設備吊裝前應進行基礎驗收,驗收合格后劃出中心線及標高基準線,標高偏差不大于10mm。
吊裝順序:四臺雙介質過濾器兩臺混床兩臺陰床一臺中間水箱及除CO2器兩臺陽床兩臺超濾裝置及兩臺保安過濾器一臺陰樹脂存罐一臺陽樹脂存罐一臺清洗溶液箱清洗過濾器兩臺精密過濾器及兩臺反滲透裝置。先將16T吊機停放在化水室內中間通道上,然后由載重汽車將設備倒運至室內,由吊機將設備分別吊裝至各設備基礎上。
設備吊裝至基礎之上后,利用撬棍、千斤頂、吊線錘等工具將設備精調到位,將吊線錘置于罐體中心部位,將罐體中線與基礎基準線調整至偏差不大于10mm,垂直度偏差不大于設備高度的2.5‰。
離子交換器及酸堿貯罐及酸堿計量箱等內壁防腐設備在裝料前應對其進行電火花檢查,試驗電壓為3KV/mm。試驗時所有襯膠層應無漏電現象,如發現漏電點,應及時通知有關部門聯系廠家進行處理。
設備內部的各個螺栓都應緊固,確保不松動,各配水支管絲扣應擰緊,不松動,并檢查尼龍絲網是否有破損或松動,對出現的缺陷要及時進行處理。
離子交換器的集、排水裝置與筒體中心線的裝配偏差不大于5毫米,其水平偏差不大于4毫米。離子交換器內部集、排水管其支管水平偏差不大于4毫米,支管與母管垂直度偏差不大于3毫米,相鄰支管中心線偏差不大于±2毫米。
在裝填樹脂前應檢查水帽間隙是否符合設備廠家技術要求,特別要仔細檢查水帽與底板之間的接觸間隙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泵類設備施工
1)安裝前檢查基礎、劃出中心線及標高基準線,地腳螺栓孔清理干凈。并檢查水泵設備。
2) 配置墊鐵。要求地腳螺栓孔兩側各1組,每組螺栓墊鐵數不大于3塊,平墊尺寸:75×120,斜墊鐵坡度1:10,斜墊鐵薄邊厚度大于5mm。
3)水泵就位找正(以水泵進出口法蘭為準),要求縱橫向水平小于2mm,標高、中心偏差小于10mm。地腳螺栓應保證無偏斜,調好后墊鐵應點死。
4) 靠背輪找中心
在設備找平和找正后,開始進行靠背輪一次找中心,以泵側對輪為基準,用2只同一規格的百分表分別找正靠背輪徑向及端面中心。徑向偏差控制在0.06mm之內,端面偏差控制在0.04mm之內,關于具體的驗收標準見第6節質量標準。
5) 基礎灌漿
完成以上工作后,開始進行設備基礎的第一次灌漿,第一次灌漿只對地腳螺栓孔灌漿,灌漿高度與基礎地面齊平。在基礎一次灌漿之前,地腳螺栓孔應清潔無雜物,地腳螺栓與其孔壁四周應有間隙,臨時固定,保證垂直,基礎地面需要清理干凈。
6)與泵連接管道安裝
基礎灌漿一次完成并保養一周后,緊固地腳螺栓。與泵連接的相關管道可以開始連接。管道連接時,要自然連接,不得用強力對口、加偏墊或加多層墊等方法來消除接口端面的空隙、偏斜、錯口或不同心等缺陷。
水箱制作施工
500—3000m3水箱采用倒鏈倒裝法施工。在施工現場附近對頂板、底板、壁板及配件進行預制,用專用胎具車載至現場,組裝由16T汽車吊配合。
(1)倒鏈倒裝法的原理及特點
1)原理:先組裝水箱底板,再組裝頂圈水箱壁和水箱頂。上層壁板的提升采用漲圈,漲圈按塔內徑分為若干段,每兩段間用千斤頂漲緊在水箱壁上,并焊接筋板來保證漲圈向水箱壁傳力,提升機構提升漲圈,將上層壁板升起,下層壁板對接組焊后再將漲圈裝到下層壁板上,重復上述工作,直至完成全部壁板施工。提升機構由立柱、手動葫蘆組成。
2)特點:倒鏈提升倒裝法具有罐體在提升過程中受力合理,上升平穩、安全可靠,中途可停頓,施工人員地面操作,節省腳手架,節省機械臺班,節省機械費用,降低施工成本,適應性強,只要增減提升裝置(即立柱、葫蘆等)的數量就可適用于不同容積,有利于保證施工安全和施工質量等特點。
(2)水箱組裝
1)水箱底板組裝
底板鋪設前應在基礎上按坐標方向,放出四等分線并做出明顯標記。
罐底板鋪設前應在底板下表面涂刷兩遍防腐漆,邊緣50mm范圍不刷。
底板的鋪設一般中央向邊緣進行,鋪設只能由卡具定位。
罐底邊緣板對接接頭,宜采用不等間隙,內側間隙比外側間隙稍大,罐底板鋪設完畢,墊板應與對接的兩塊底板貼緊,其間隙不得大于1mm,中幅板搭接寬度的偏差為±5mm。墊板在環墻上開槽,開槽深度5mm。
底板的焊接按規定順序與方法進行,先焊短縫,后焊長縫,焊接長縫時,焊工均勻對稱分布,由中心向外分段退焊。
2)頂圈罐壁組裝
在罐底板上放出(0o、90o、180o、270o、罐壁內外圓周)基準線并點焊好定位擋塊。
頂圈壁板組裝,并墊起400mm高,供施工人員出入。(以后拆除墊塊)。
接《罐壁排板圖》組對壁板,調好縱縫間隙,垂直度,卡固、點焊,安上脹圈,檢查上口水平度,壁板生垂直度,然后焊接。
壁板的焊接按《焊接工藝方案》、《焊接工藝》規定的順序與方法進行,一般先焊立縫,后焊橫縫。焊工均布,長縫分段焊。壁板的組對與焊接必須嚴格控制幾何尺寸及外形偏差符合要求。
包邊角鋼圈安裝:包邊角鋼圈組對前在壁板上放出基準線,并按排板圖進行組對與點固。
3)罐頂組對
罐頂安裝前必須先安裝中心支承架,支承架在頂板安裝后拆除。
在包邊角鋼圈和中心支承圈上劃出等分線。
按《罐頂排板圖》對稱地搭設頂板。
搭設完后進行檢查與調整,頂板位置偏差控制在±5mm內。然后卡固,點焊牢固后進行焊接。
頂板的焊接時焊工要均勻分布,由中心向周邊方向分段退焊。
(3)頂圈壁板提升
提升裝置安裝,倒鏈提升裝置至少8個沿罐壁內側均布于整個圓周。要求安裝垂直,牢固可靠。
第二圈壁板圍板:沿頂圈壁板外側圓周,按《罐壁排板圖》圍上第2圈壁板,留上兩道活口。調整好縱縫間隙、垂直度,卡固、點焊后先進行縱縫外側焊接。
第一次提升:用倒鏈提升裝置進行頂圈壁板的提升。在提升過程中嚴格監視罐體各方位上升同步與穩定性,。
第2圈壁板組裝:當頂圈壁板提升到位后,收攏第2圈壁板活口,與頂圈壁板組對,調整好垂直度(3mm以內),橫縫間隙(3mm)。卡固后點焊牢實,保證點焊的橫縫對上部罐體有足夠支承力(自重與風荷),以免發生事故和返工。縱縫焊完焊橫縫。焊接表面質量合格后進行X射線探傷。
(4)其余壁板組裝提升
其余直至底圈壁板組裝與第第2圈壁板組裝相同。即圍板提升組對焊接探傷圍板依次循環到底圈壁板組裝完成。
每圈壁板組對必須保證罐的內表面平齊,控制垂直度偏差3mm以內,橫縫間隙3mm。
底圈壁板與罐底板角縫組對焊接。角縫焊接由數名焊工等分,內外焊縫沿同一方向旋轉施焊,內圈焊工比外圈焊工提前300-500mm施焊。
襯塑管道施工
化水系統管道主要采用襯塑管,設備安裝前應委托外加工,襯塑厚度3mm。襯塑管道因為設備就位及管道制作等誤差的積累,若直接按照圖紙制作襯里管道,則無法保證管道橫平豎直、工藝美觀,甚至某些管道錯口太大無法連接;若全部預制一遍再卸下襯里,則增加工作量和運輸成本。為即減少成本又保證工藝美觀,引入調整段和活法蘭設置原則。采取施工前將某些彎頭處及長管段某段留作調整段、調整段在整體管路接通時連接并作調整、確保工藝美觀后再拆下調整段返廠襯里,襯里后復裝。活法蘭選擇原則:每個彎頭處設置一個活法蘭,較長直管段為便于安裝采用多個活法蘭,與設備接口采用活法蘭,閥門、流量孔板前后采用活法蘭,三通可采用二個活法蘭。才能確保安裝后襯里管道橫平豎直、工藝美觀。
1)安裝前施工現場應做100%電火花檢測應無漏電現象,并及時辦理簽證手續。目測襯塑面應無起泡、裂痕等不良現象,法蘭襯塑面應磨平整,并無徑向溝槽。根據分段編號核實襯塑管件長度、角度偏差在允許范圍內。
2)襯塑管在搬運時注意輕堆輕放,避免強烈振動和碰撞,防止法蘭及內襯損壞,且不得在管子上加熱、焊接、鉆孔、敲打,高空連接的管道應單根吊起,不允許將幾根管子連接后吊起,泵進出口管子安裝時,支吊架應同時裝上,以防泵體受力。
3)支吊架可在加工場預制,并列支吊架安裝應平齊,同管線同標高支吊架標高偏差應控制在2mm內。車間內架空管支吊架安裝后可進行管道集中臨拋并臨時固定。
4)同段管線活法蘭處最后連接,法蘭螺栓連接時應對向均勻擰緊,彎頭處及長管段某段可留調整預制段,調整預制段在整體管路接通、調整、確保工藝美觀后再拆下調整段返廠襯里。管道安裝后各管子坐標及標高偏差應符合圖紙要求橫平豎直,無明顯偏斜,支吊架布置合理,固定牢靠,抱箍無松動。
一、課前設計――試卷講評的前提條件
試卷既是對學生知識與能力的考查,也是教師進行教學反思、調控教學行為重要工具.因此,教師課前準備是試卷講評的前提條件.
1.研讀試卷.有些教師認為自己教這么年,這點知識還不是小菜一碟,拿著白卷講評.我想教師要改變盲目自信,不妨用學生的試卷考一下自己,這樣就有利于教師了解在上課時哪些知識疏忽;有利于熟悉考查范圍;有利于體會試題的難易度,從而提高自己業務能力.
2.統計錯誤.學生的考試為了教師了解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運用.試卷的重要價值是發現學生的錯誤,提高學生的成績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糾正錯誤,因此錯誤統計工作尤為重要.
3.自我反思.根據學生的自評分析表和出錯頻率,我順著學生的思路查找每題錯誤的類型和根源,有時我與學生交流錯誤的類型和根源是否我主觀臆想造成.我對學生產生的錯誤進行自我反思,例:過濾實驗中為什么濾紙要緊貼漏斗的內壁?在排水取氣法中要使瓶內充滿水而不留存空氣,應如何操作?在學生實驗時我和學生討論不深入,使學生掌握過于膚淺;化合價、離子、原子、分子的書寫和意義進行混淆,我沒有使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鏈;學生在簡答題中經常出現答不到位、表達不完整、用詞不規范等錯誤,學生對解決簡答題逆推順答法運用還沒有得心應手.同時,我特別珍惜學生自評分析表和與學生交流,從學生的得失反思自己的教學哪些過程不到位,吸取教訓,及時彌補,完善自己的教學行為.
二、課堂設計――試卷講評的有效抓手
在新課程背景下的化學試卷強調學生能力下的雙基考核,因此,教師以試卷講評為有效抓手,不僅要讓學生對階段性的學習狀況有理性的自我認識,而且要在講評過程中以人為本,激發興趣,明確導向,突出重點,擊破難點,引導學法.
1.激勵與交流.教師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從思想上愛護他們,從生活上關心他們,學習上幫助他們,用愛心去感化,用耐心去扶助他們再次爬起來,賞識他們的點滴進步.
2.討論與解疑.我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有四人組成,四人中分別包括2名中間學生和優秀生、后進生各一名.根據學生的自評分析表和出錯頻率,試卷中第19題、24題、25題、30題、33題、38題作為重點討論的問題并且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師生、生生通過合作活動,把出錯頻率高題目和臨時冒出的小問題或新問題都得到完美的解決.我鼓勵學生之間討論,激發學習的興趣,構建一種師生平等、互動的學習氛圍.
3.講評與練習.課堂是講評試卷的主要過程,講評的內容都是學生自評分析表所反映出來共同的疑難問題,采用復習書中基本知識點,訓練相關知識.對于出錯頻率小、學生反饋少的題目,忽略不講,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例:
投影錯題和提問:向氧化銅和鐵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應停止后,過濾,除去不溶物.向濾液中加一鐵片,沒有看到鐵片有任何變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和Fe;B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C濾液中一定不含有CuSO4;D濾液中一定不含有FeSO4和CuSO4.這一題錯誤率比較高,請同學們分析這里面有幾個反應?什么是不溶物?可能有哪些?濾液可能有哪些溶質?題目中“沒有看到鐵片有任何變化”是什么含義?同學們分組討論.請三位同學代表小組發言,一位同學在黑板上寫出反應方程式、不溶物、濾液中溶質,其他的同學自己訂正.
投影(二次訓練)(1)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取過濾后的不溶物加稀硫酸無氣泡產生,以下關于濾液中金屬陽離子存在情況推斷正確的是A.可能含有Mg2+;B.可能含有Cu2+;C.一定不含有Cu2+;D.一定含有Fe2+、Mg2+.
(2)在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充分發應后,可能有下列情況:(1)如果反應后鋅有剩余,則此時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2)如果將反應后的混合物過濾,向所得的固體中滴加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則固體物質中一定有,可能有.
三、課后設計――試卷講評的持續動力
課后是試卷講評課的適當延伸,是學生對試卷中暴露出的問題進一步反思、總結、拓展的持續動力.因此,教師布置學生的作業是比較關鍵,重復性作業使學生缺乏主動完成的熱情,大部分的學生非常反感把一題重抄幾遍,我覺得分層作業是非常必要的.我認為優秀生作業是模仿本次考試題型、題量、難度設計一份考查點與題號相對應的試卷;中等生作業是把本次考試錯題詳細分析一下,設計考查點與錯題相對應的練習;學困生的作業是把本次考試錯題重做一遍.
實踐證明:這種講評課設計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有利于增進師生情感,有利于提高化學教學質量.但是,這種設計必須建立在平時學生合作學習、練習題講評、解題策略的訓練的基礎之上,因此,平時重視三方面的研究.
第一、重視學生合作學習.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策劃者,明確有效合作學習的內容和方案.討論問題必須難易適度,既不能讓學生感覺輕而易舉,又不能高不可攀.學生通過合作,最終都能有所收獲,能從中感悟到合作的愉快,樹立合作的信心.同時,這種設計只是緊扣試題中一、兩個點.因此,小組的組成對合作學習的效果是非常關鍵的,教師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互幫互學中各得其所,共同提高.
第二、重視練習題講評.平時教師要深入淺出地指導學生去體會出習題的老師的設計意圖和思想;要指導學生反思自己學習的得失,自己找到相應的鞏固知識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