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流行病調查報告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傷寒病近幾年來,時有發生與局部爆發流行,經過近兩年來的防治,發病率呈下降趨勢,但仍有爆發疫點出現,且發病地區分布較廣,對我市廣大人群威脅極大,為了進一步掌握其流行規律,給該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可的科學依據,我們對今年報告的26例傷寒病人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一般情況
今年1~12月共發生傷寒病26例,無死亡,發病率為5.68/十萬,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1.38%;26例病人中24人無菌苗接種史,另2人分別接種一針和兩針。
2 調查結果
2.1 病人地區分布 26例病人分布在12個鄉(鎮)的18個村,及5個單位和1個居委,計城區和單位6例,占23.07%,市郊區8例,占30.77%,遠郊平壩區8例,占30.77%,山區4例,占15.38%。發病最高的是高草鄉,發病率為44.22/十萬,最低的是小廟鄉,發病率為6.51/十萬,與去年同期相比,發病地區分布有明顯變化,市郊區和城區發病增多,遠郊及山區發病減少。詳見表1、表2。
2.2 病人年齡分布 26例傷寒病人中,以15-29歲年齡組發病最多,占總病例的53.85%,其次為5-9歲組兒童,占15.38%,發病最大年齡43歲,最小年齡2歲零4個月,分布情況見表3。
2.3 病人性別分布 26例病人中男發病12人,占46.15%,女發病14人,占53.85%,男女之比為1:1.17。
2.4 病人職業分布 26例病人中,農民占53.85%,其次是兒童和工人,見表4。
2.5 發病時間分布 26例傷寒病人首例發生與1989年1月5日,最后一列發生于12月10日,發病最多為2月,占23.08%,其次是9月,占15.38%,發病高峰為一季度,占發病總數的46.15%,見表5。
2.6 26例傷寒病人臨床表現
2.6.1 癥狀和體征 26例傷寒病人,發熱占100%,39℃以上的21例,占80.77%,發熱時間最短者5天,最長達39天,26例平均發熱13.9天,相對緩脈8例,占30.97%,肝腫大3例,占11.54%,見表6。
2.6.2 并發癥和予后,26例患者僅1例并發腸穿孔(經手術治療),治療藥物為氯霉素和慶大霉素聯合使用;26例病人無復發、無死亡,也未出現嚴重的藥物治療副作用。
2.7 實驗室檢查
2.7.1 肥達氏反應 26例病人中有17例作過該項試驗,17例的“”抗體滴度≥1:80和“H”抗體滴度≥1:160。
2.7.2 細菌培養 對26例患者進行了血(25)和骨髓(1例)培養,傷寒陽性率為36%,其中1例同時作了肥達氏反應,抗體滴度較高(“”1:640,“H”1:160)
2011年4月27-6月13日,瑪納斯縣部分幼兒園發生手足口病合并水痘的暴發流行。
本次手足口病暴發主要集中在精豆豆幼兒園小(2)班、縣幼兒園中(2)班和樂土驛鎮幼兒園中(3)班,以3―6歲兒童多見,發病高峰在5月12―6月6日, 31例病例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男女之比1.21:1,發病年齡最小的1歲,最大的6歲,3―5歲28例。
本次疫情暴發波及2個班為水痘,發病1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低燒、全身散在水皰,1個班為手足口病合并水痘,發病16例,均有口腔潰瘍、手、足散在分布米粒大小不等皰疹,部分兒童有低燒、上呼吸道感染癥狀。
首例病人為精豆豆幼兒園小(2)班4歲兒童,經流調發現,有可疑接觸史。5月8日該患兒出現手足皰疹、口腔潰瘍,5月12日同坐位接觸者出現低熱37℃,手足散在皰疹,口腔潰瘍,之后本班陸續發生手足口病例,截止5月24日調查之日已發生10例兒童,癥狀典型者可見患兒其左、右腳足跟可見散在米粒大小皰疹,皰疹液半透明,腳拇指背見2個皰疹,左、右手掌、手背、指逢均有數個皰疹,口腔右側頰黏膜2處潰瘍,上顎1個皰疹、右耳后淋巴結腫大,發病前感冒1周,無發熱。經調查處理,幼兒園采取隔離、消毒防護、晨檢措施后,經追蹤5月24―6月13日發病4例,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對精豆豆幼兒園疫情處理后,對我縣其他各幼兒園及時進行疫情調查,對各幼兒園采取預防控制措施:
1、對幼兒園老師進行手足口病知識培訓,2、每日晨檢兒童手足有無皰疹、口腔潰瘍,詢問每日請假兒童病因,3、對發病兒童及時在家中隔離1周對癥處理,4、對教室開窗通風,對桌椅、所有玩具、就寢就餐用具進行消毒,5、兒童飯前便后用肥皂洗手、6、對家長進行手足口病預防知識宣傳。
分析:
1、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還可經呼吸道傳播,本次疫情主要集中在2個幼兒園中,各幼兒園主要集中在1個班級中,與本班兒童共用玩具、共同就寢就餐有關,幼兒園在發現第一例兒童時未馬上隔離并上報疫情,班級中陸續出現請假兒童也未引起重視,錯過了疫情控制的最佳時機,調查后立即對發病兒童隔離、采取有效消毒措施、進行晨檢,疫情得以控制。說明幼兒園進行晨檢,及時上報傳染病疫情、爭取時間,及時采取有效預防控制措施的必要性。
2、夏秋季節是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各幼兒園應加強玩具的消毒,養成幼兒用肥皂洗手的習慣,注意教室和寢室的通風,加強傳染病報告制度和晨檢制度,各幼兒園應設專職保健醫生,在不能判斷傳染病時,應及時上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班上陸續出現請假學生時要及時詢問是否得同一種疾病,之間是否有聯系(傳染性),做好晨檢是防止傳染病疫情暴發的關鍵措施,不能只流于形式。
3、手足口病不是法定傳染病,癥狀不嚴重,病程一周左右,未能引起臨床醫生的重視,但傳染性很強,可通過腸道及呼吸道傳播,如不及時隔離,常在一個小集體中暴發流行,對于幼兒身心健康不利,臨床醫生作為首診醫生見到此種病例有責任報告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5月12―31日,共有3名醫生接診5例手足皰疹伴口腔潰瘍患兒,均按口腔潰瘍或上感處理,處理后幼兒回到幼兒園進一步傳播,查閱門診日志和病歷,無1例診斷為手足口病,未認識到本病有傳染性,說明醫務人員應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對傳染病法外的傳染病也應提高警惕。
預防控制措施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疾控中心高度重視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 先后組織督導組多次對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對幼兒園老師及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手足口病防控知識培訓。
2、對此次疫情采取的防控措施:
①對全部個案進行流調,全面追蹤密切接觸者,并實施居家隔離措施。并對患家及密切接觸場所進行終末消毒。立即對發生手足口病疫情的幼兒園停園兩周。
② 加強宣傳工作,以家庭為單位入戶宣傳,并通過當地廣播進行宣傳。將手足口病防治知識宣傳單發放到每戶居民,告誡有手足口病疫情發生的村屯居民要減少聚集,特別是兒童要少到公共場所。
【關鍵詞】 結核病;采樣;調查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5971-02
結核病是嚴重危害公眾健康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我國是全球第二大結核病高負擔國家。我國先后在1979年、1984-1985年、1991年和2000年開展了四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2010年我市被衛生部確定為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以下簡稱流調)的國家調查點之一。我市流調點天彭鎮天府中路地處平原,原為天彭鎮東南村,在90年代中期的彭州市(當時為彭縣)開發區建設過程中,因規劃占地村民轉變為城鎮居民,逐步形成了現在的新農民街。社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78元/年,月生活最低生活保障線400元。2010年5月10日至5月20日,我市集中組織開展了流調現場工作。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本次流調的調查對象為15歲以上的本地戶籍人口(不包括外出超過6個月的人口)及外來常住人口。
1.2 調查內容與檢查方法
1.2.1 肺結核患病率 本次流調的主要目的是獲得活動性、涂陽和菌陽肺結核的患病率。
1.2.1.1 檢查方法 采取的檢查方法是對所有調查對象(含已知的肺結核病患者)進行胸部X線檢查。對符合下列條件的調查者進行痰涂片檢查與痰培養。①所有肺結核可疑癥狀者。②胸部X線呈肺結核病變或疑似結核病變者。③已知活動性肺結核患者但X線影像未見異常者。④確實不能參加拍片檢查的調查對象(行動不便者、孕婦等)。對上述每個檢查對象均收集及時痰、夜間痰和次日清晨痰3個痰標本(依次編成1、2和3號)進行痰涂片檢查;根據痰標本的陽性級別和形狀選取2份痰標本采用氫氧化鈉處理直接接種酸性羅氏培養基方法進行痰培養檢查。
1.3 診斷 本次流調肺結核診斷根據調查對象的既往史、臨床癥狀、胸部X線檢查、痰涂片和痰培養檢查及診斷性抗感染治療等結果,按照《肺結核診斷標準(WS288-2008)/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經各級驗收后定診。
1.4 結核病知識知曉率 對所有調查對象進行結核病知識知曉情況問卷調查。
1.5 調查結果
1.5.1 流調點抽樣、應檢和實檢人口數量 本次流調抽樣人口為1777人,其中戶籍抽樣人口數1774人,外來抽樣人口3人;現場調查實檢人口數1673人,其中戶籍實檢人口數1670,外來實檢人口數3人,受檢率為95.6%。
1.5.3 核心信息知曉率 現場調查的1673人參加了公眾結核病只是知曉率調查,其中男性669人,女性1004人。應答核心信息條目數為8365,答對核心信息的條目數為4691,結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曉率為56.1%。其中第五條信息的知曉率最低34.6%,問卷顯示有745人(44.5%)選擇的是肺結核全都是可以治愈的,見表2。
2 結果分析
本次調查實檢人口1673人,發現活動性肺結核12例,其中菌陽2例,無涂陽病例。經統計學處理,活動性肺結核患病率為717/10萬,菌陽患病率為120/10萬。菌陽肺結核占活動性肺結核的16.7%,無涂陽肺結核病人。與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結果比較我市的活動性肺結核患病率高于全國的459/10萬,菌陽患病率接近全國的119/10萬,調查期間未發現涂陽肺結核病人。本次調查的數據顯示我市的結核病防控形勢還很嚴峻,這可能與我市為西部農村城市,監測點設在城鄉結合部,被調查者大部分是占地農民有關。下一步我市將不斷提高結核病防治措施實施質量,完善結核病防治服務體系,并加強結核病知識宣傳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