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養豬養殖技術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場址選擇。(1)場址選擇。應符合GB/T17824.1標準要求,應遠離河道及水源地,地形整齊開闊,地勢較高、干燥、平坦或有緩坡,坡度在25°以內,背風向陽,土壤貧瘠,有足夠的面積,周圍有較大面積的森林、竹林或天然草場以及種植業配套用地。(2)占地面積確定。生產區占地面積應按每頭繁殖母豬40~50平方米或每頭上市商品豬3.12~3.9平方米計劃,生活區、行政區另行規劃。(3)養豬規模確定。生態養豬應體現種養結合,不對環境造成污染。養豬場規模應根據周圍種植業園地能消納多少糞污量來確定,應按照每公頃耕地承載2.2~8.8頭母豬或10.5~45頭肥豬來確定。豬場規模應控制在2000頭以內。
2.豬場環境。(1)空氣質量。豬場周圍大氣質量應符合NY/T391標準規定。(2)土壤質量。土壤越貧瘠越適宜于建設豬場,土壤質量應符合NY/T391標準規定。(3)水源質量。應有充足的水源,應按每100頭基礎母豬日需水量20噸來計算,炎熱和干燥地區的供水量應增加25%。水質應符合NY/T391標準的要求。
3.豬場規劃布局。(1)豬場布局。應符合GB/T17824.1標準要求。(2)豬場建設要求。水電供應、設施設備應符合GB/T17824.1標準要求。(3)豬舍應有內吸對流式排濁設施。舍內無污濁空氣滯留死角,相對通風面積應在90%以上;能滿足正常光照的100°以上的光入射角,有保持豬不喝8℃以下冷水的設施或措施,有避免雨水、糞水交融的排污系統。
4.豬場綠化要求。生態養豬場應做好綠化工作,豬場內道路應硬化。豬舍間距應在8~15米,舍外栽植紅椿、泡桐等高大落葉喬木,不宜種植有毒、有刺、飛絮的植物。應種植牧草、飼料作物或花草。
5.沼氣設施及厭氧池。生態養豬場應修建沼氣池。對于沼氣池容積較小的豬場應修建厭氧池處理多余的污水,池內養殖水產品或種植水生植物凈化污水。
6.化尸池。在豬場內偏僻處或場外修建化尸池。化尸池容積應根據養殖規模的大小建設。沒有修建化尸池或化尸池容量小的豬場,應在場外設深埋地。尸坑的長、寬能容納尸體側臥為度,深度應在2米以上。7.運動場。有條件的豬場應建運動場,面積應為圈舍面積的2倍以上;有條件的豬場應利用林地、竹林、草地建放牧場,規模為每100頭豬不少于1200平方米,并種植白三葉等耐踩踏的牧草。
二、生態養殖技術
1.飼養管理。(1)保育期飼養管理。斷奶仔豬原圈飼養或整窩移到保育舍飼養。飼喂生態環保仔豬全價配合顆粒飼料,日喂3次,自由采食。保育期飼養35天,保育期成活率應在95%以上。(2)去勢。瘦肉型或杜長大外三元雜交瘦肉型育肥母豬可不去勢,育肥公豬在10日齡左右去勢。(3)驅蟲。應在8周齡和體重達到50千克時各驅蟲一次。(4)調教。對保育仔豬及時調教養成吃食、睡覺、排便三定位的習慣,建立起群居秩序。保育期結束進入放養育肥期,應對豬群進行呼喚訓練,用語言或吹哨、敲打鐵盆的聲音等方法呼喚放牧的豬群回豬舍采食、飲水。(5)放牧。有條件的豬場應建運動場或放牧地,夏季在早晚,冬季在中午讓豬群運動或放牧。(6)圈舍衛生。豬舍、運動場、放牧地應定期清掃消毒,保持清潔干凈衛生。(7)飼料要求。采用直線育肥,全進全出飼養工藝,每天給料3次。土種豬,土雜豬,土洋二元、三元雜交豬可在日糧中添加一定量的青綠飼料,精青最高比例可達到1∶1,自由采食,不限飼。生產生態富硒肉豬應在出欄前30天全部飼喂天然富硒青綠飼料(硒含量為0.02~0.40毫克/千克)和天然富硒配合飼料(硒含量為0.10~0.30毫克/千克)。(8)飲水。最好采用自動飲水器自由飲水。(9)動物福利。生態養殖肉豬禁止斷齒斷尾,并為豬提供青綠飼料、生態環保配合飼料、運動場、放牧地。
2.育肥豬保健。生態養殖肉豬應采用綠色健康養殖模式。
3.疫病防治原則。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對常見病優先采用生物、物理、中草藥防治方法,并收集民間驗方推廣應用,降低防治成本,避免藥殘。對于非采用常規獸藥治療不可的育肥豬則不能作為生態養豬,應分開飼養。獸藥使用按NY/T472標準執行。
4.檔案管理。應做好引種,配種,產仔,飼料、飼料添加劑和獸藥使用,消毒,免疫,診療,防疫監測,病死豬無害化處理,銷售等檔案記錄工作,所有檔案應在肉豬出售后保留2年以上。
三、生態養殖污染物減排技術
1.污水的減排。采用干清糞工藝有效減少污水排量,用沼液沖洗圈舍有效減少污水產生與排量,采用發酵床養豬避免污水產生,修建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統。
2.溫室氣體減排。合理搭配日糧,降低單個豬甲烷排放量,減少糞便中水分含量。豬糞處理從液態改為固態,增大糞便與氧的接觸,防止糞便中有機質含量的增加。建沼氣池保證沼氣安全燃燒利用。糞污處理氧化塘的深度不超過1米,縮短糞污貯留時間。好氧處理沼渣,在做肥料施用時保證不產生甲烷。
3.臭氣減排。(1)科學合理配制日糧,并精準用量不浪費。(2)在日糧中添加微生物制品和益生素產品等。(3)采用物理化學方法脫臭。化學吸收法:在豬舍內安裝化學吸收脫臭設施,吸收劑用苛性鈉、次氯酸鈉、硫酸、鹽酸、亞硫酸鈉等。電凈化法:在豬舍上方安裝電極系統,放電產生臭氧和高能荷電粒子對酪酸、吲哚、硫醇、糞臭素等進行分解。(4)采用生物方法脫臭。在豬舍外安裝脫臭塔,將豬舍空氣抽入脫臭塔,添加脫臭藥劑,在常溫常壓下利用微生物將氣流中產生氣味的物質轉化成簡單的無味物質進行脫臭。(5)在圈舍內施用木醋酸、樟腦、桉油等植物精油以及種植物的萃取揮發物。(6)采取加強通風、及時清理糞尿、飼料顆粒化,減少飼料浪費和豬場綠化等措施減少臭氣產生。
4.氮的減排。添加氨基酸或寡肽,配制氨基酸平衡,粗蛋白質含量比飼養標準下降2~3個百分點,低粗蛋白質高能量日糧。
5.磷的減排。在日糧中盡量多添加小麥、麩皮、黑小麥、大麥和燕麥等含較高活性植酸酶的飼料原料。
6.微量元素的減排。禁止在日糧中添加高鐵、高銅、高鋅制劑;在日糧中添加蛋氨酸鋅、賴氨酸銅、蛋氨酸錳、蛋氨酸鐵、甘氨酸鐵、蛋氨酸銅、蛋氨酸鉻、賴氨酸鋅等有機態微量元素產品,替代無機微量元素。
四、無害化處理技術
1.糞便無害化處理。糞便的收集、運輸、貯存、處理按NY/T1168標準執行;處理后的堆肥、上清液、沉淀物衛生學指標按NY/T1168標準執行;處理后的上清液作為農田灌溉用水時,應符合GB5084的規定;處理后的污水直接排放時,應符合GB18596的規定;利用無害化處理后的豬糞便生產商品化有機肥和有機無機復混肥,必須分別符合NY525和GB18877的規定;糞便處理場場區臭氣濃度應符合GB18596的規定,并做好防蠅、防鼠工作;豬糞糞肥的安全使用按NY/T1334標準執行。
2.病死豬的無害化處理。需要淘汰、撲殺的可疑病豬,應采取不會把血液和浸出物撒播的方法進行撲殺。確認為炭疽、偽狂犬病等傳染病的病豬整個尸體應在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的監督下進行銷毀處理。
養殖戶首先采用有機墊料填滿豬舍的地底下方,并且對其及時進行翻埋,從而使得豬的糞便以及污水等通過有效發酵而分解,進而達到零排放的目的,同時,這種方法的應用,大大降低了豬養殖對水資源與農田的污染系數。另外,還需要保證豬舍的干凈、通風正常等相關問題,以保障豬舍環境舒適、衛生,進而為豬的生命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大大提高了畜牧養殖者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2飼養原料的來源
養殖戶需要建立完善的有機農業生產體系,并且從自身的有機農業生產體系中獲取天然食物,然后將這些天然食物投喂給豬,從而使得豬通過攝取天然食物而提高自身的營養健康價值,進而為廣大消費者的生命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另外,畜牧養殖者需要在生態豬飼養原料中添加適量的抗生素與維生素,以提高生態豬的免疫能力與抗病能力,進而有效提高生態豬的產量,為畜牧養殖者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3生產加工過程分析
生態豬生產加工過程對整個養殖過程具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需要對生態豬的生產以及流通等過程建立完善的追蹤體系,例如:其包裝、貯藏以及運輸等過程進行全面跟蹤,從而保障動物類食品的健康、安全,進而有效滿足廣大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繼而為市場消費者的生命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4飲用水投放措施
生態豬在生長的過程中,由于其生長速度較快,且飲水具有提高動物豬抵抗疾病能力的作用,因此,畜牧養殖者需要給予足夠的水,并且在水中投放適量的抗生素與食鹽。所給予的水應確保干凈,從而有效提高生態豬的健康成長,其中,食鹽本身具有著較強的殺菌作用,故在飲用水中投放適量的食鹽對動物豬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5疫病防治工作
一般情況下,養殖戶除了給予豬綠色健康飲食、舒適居住環境以外,還需要做好疫病防治工作。這是由于疫病不僅大大降低了生態豬的自身價值以及標準,而且還嚴重損害了畜牧養殖者的切身利益,因此,畜牧養殖者需要做好相關疫病的防治工作。當發現動物豬出現異常時,需要及時聯系獸醫對其進行診斷,并且做好健康豬的隔離處理工作,同時,還需要對其他健康豬進行疫苗注射,以實現預防和控制疫病擴散的目的,為生態豬的產品質量以及其價值提供有力保障。
6結語
1.1不挑剔飼料
香豬與普通的豬相比,在飼養方面沒有過高的要求。由于其是以放養為主,因此野草是它的主食,耗費的飼料少,飼養成本低。
1.2適應性強
香豬的抵抗力強,能夠在各種環境下生存。由于其較強的適應性,香豬不容易生病,因此飼養的損失小。但是香豬膽小,容易受到驚嚇逃跑。因此建議加高豬欄,或者在安靜的環境下飼養。
1.3容易管理
香豬的性成熟早,耐近交。飼養到3月齡時候,公豬可以配種,母豬則要延遲1個月。母豬每窩產仔數大約有七八頭。
1.4生長快
香豬的生長速度比較快,到斷奶日齡,每只香豬的體重能增長幾倍。如果選擇香豬進行屠宰,可以選擇飼養了4~5個月的乳豬就可以。
2飼養管理方法
2.1圈舍建造
由于香豬以吃野草為主,并且膽小,因此它所居住的地方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向陽、干燥、通風良好、安靜,這是為了香豬更好地進行繁殖。一般的豬舍是采用水泥抹地或地磚鋪地,這也適用于香豬豬舍的建造。圈舍總面積的確定則需要根據香豬的數量來確定。通常以每頭種豬有效圈舍面積為4m2較適宜,要特別注意護欄的安插需要達到一定高度,避免香豬受到驚嚇而亂竄。
2.2引種要求
改進香豬的養殖技術,必須充分考慮到經濟的發展情況,這些都是影響香豬養殖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對于香豬的品種及飼養的氣候特點,需要準確地記錄。這樣一來,就能夠及時做好防護措施,為香豬養殖創造一個優越的條件。一般而言,最好引入4月齡左右的豬種。為了保證香豬的品種安全,在對香豬進行引種時,要嚴格觀察香豬的外貌以及香豬的生理特征,要選擇香豬品種特征明顯的。
2.3配料飼喂
由于香豬被長期放養的,因此飼料主要以素食為主,包括玉米、小麥、稻谷等。此外,采用青綠飼料飼養有助于香豬的健康成長。要根據香豬的生長時期來確定飼養標準,不同年齡香豬的食量是存在差別的。在這個時期,采用有效的喂養方法對于香豬的成長有著積極的作用。
2.4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