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精品范文 高效農業發展范文

高效農業發展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高效農業發展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高效農業發展

第1篇

經濟效益上,高效農業對提高生產單位(農戶)收入效果顯著。宿豫區丁嘴鎮一種植戶種糧100畝,麥稻輪作,預計年畝均收益1200元。與糧食作物相比,種植果蔬、苗木等經濟作物畝均效益高出較多。侍嶺鎮某果蔬合作社種植30畝,輪作草莓、甜香瓜,全年畝均收益19350元;沭陽縣某瓜果專業合作社種植堤子600畝,畝均收益8000元;廟頭鎮某園藝場分別栽種高桿紫葉桃、櫻花、海棠、紫薇7畝、2畝、10畝和2畝,畝均純收益在3600-4300元;南蔡鄉生產的芹菜畝產達萬斤,一年生長兩季,年畝均收益5000元左右。各地在發展高效農業方面,都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尤其是規模較大的鄉鎮。宿城區洋北鎮共有3.5萬畝耕地,每年種植西瓜1.2萬畝左右,所用土地每年輪換一次,3年作為一周期,保持種植不重茬,同時為保證西瓜質量和口感,不施農藥和化肥,每畝純收入最低5000元,高的突破萬元;鎮政府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典型帶動、注重培訓”等方式,傾力打造“洋北西瓜”特色品牌,成功注冊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商標,進入江蘇南京農博會和海峽兩岸農展會;該鎮由政府統一流轉土地、統一開溝、統一育苗、統一搭建銷售平臺,每年聘請省農科院專家給種植戶培訓2-3次,每次規模達200人左右。為擴大宣傳,提高知名度,鎮政府已連續5年舉辦西瓜節,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社會效益上,發展高效農業一方面為農產品加工業提供了原材料,滿足了人們的生活需要,提供了園林綠化苗木等;另一方面也促進了當地相關服務業發展,帶動了當地群眾就業、收入提高。一是通過示范效應或者合作經濟模式,帶動農戶也經營高效農業;二是通過土地流轉,使農戶獲得土地流轉費用,一般每畝土地流轉費用800元-900元/年,高的已突破1000元,基本與種糧收益差不多;三是解放了農業勞動力,讓這部分勞動力投入二、三產業,或優先在當地高效農業生產單位就業;四是增強了農業生產管理水平和科技應用水平,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五是帶動了農業服務業以及貿易、物流、旅游等服務業發展。沭陽縣顏集鎮作為全國首批“中國花木之鄉”,由花木生產帶動了電子商貿、物流的快速發展,所轄堰下村成為全國首屆20個“淘寶村”之一;六是直接提供就業機會,帶動農民增收。一有限公司建有日光溫室大棚620個,常年雇工400人,月工資1800元;臨時性雇工少時20人,多時達100人左右,每人每天工資50元。調查的其他農業企業的常年雇工一般在20人左右,月工資在2000元-3500元。有的瓜果專業合作社常年雇工80人,月工資2800元;臨時性雇工多時達110人,每天工資70元。調查的各種農業生產組織中,臨時性雇工每天工資在50元-100元之間。

二、存在問題

一是種植風險大,基本收益難以保障。高效農業風險仍然較大,一是自然災害風險,二是市場波動風險。設施農業種植中采用鋼架等簡易大棚結構的占80%,保溫措施上基本上只靠相對簡單和傳統的方法,智能溫室在溫度、光照等生長因素的調控能力上存在不足,連續陰雨或雨量較大仍然可使農作物受淹。而農業保險一般只保農業設施,不保農作物,賠償額度很低。另外,市場價格波動較大,銷售時易受到行情制約,甚至出現銷售額還抵不上雇工工資的情況。再加上時蔬的保鮮儲藏難度很大,很容易變質,使種植戶收益大打折扣,甚至虧本。二是缺乏技術指導,傳統經驗很難解決問題。調查中發現,當遇到生產技術問題時,靠傳統經驗處理問題的占到66.7%。其中農業企業在生產中遇到技術問題基本上請專家進行指導,而種植大戶和普通農戶遇到技術問題許多只是靠書籍、同行和自己的傳統經驗來處理問題,時常會遇到問題處理不及時或方法不妥,錯過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期或者使情況更糟,影響產量和收益,使生產積極性受挫。三是進入“門檻”較低,造成資源浪費。據了解,企業+基地+農戶形式,以及由家庭農場聯合搞合作社是比較可行的高效農業發展之路。但前幾年,一些工商資本投資設施農業,政府沒有給予過多考察,沒有引導適度規模發展。實踐證明,許多是奔著政府補貼去的,貪求規模大,而由于缺乏經驗,加上技術、管理不到位,人工成本較高,導致破產倒閉,至今保留下來的不多,造成資源浪費和流轉土地荒蕪等社會問題。據南蔡鄉高效辦孫主任介紹,農戶搞家庭農場,設施蔬菜以30-50畝為宜,園藝類50-100畝為宜,糧食種植以100-150畝為宜。四是生產經營信息滯后,市場行情不穩。政府雖為農業生產經營搭建了一些信息平臺,普及推廣農業生產經營方面的信息,也被廣大種植戶所認可,但與現代農業生產信息化要求還有差距,存在宏觀信息較多、市場信息較少,宣傳信息較多、專業生產技術信息較少的情況,信息還沒有全面滲透到生產、經營決策、市場服務和行業管理中,生產中仍有33.3%的經營者靠傳統媒體和跟風來獲得市場信息。如有種植戶反映茄子價格高時2.0元/斤,低時0.3元/斤,變化較大,收益很受影響。有的花大力氣培育的苗木,到出售時反而賣不出去。

三、對策建議

一是發展符合本地的高效農業。發展高效農業,形成區域特色產業,可以帶動區域發展,消化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但不應盲目引進、擴大規模,要找出適合本地的、先進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設施農業類型、規模和方式,形成適合本地的高效農業發展體系。如早些年部分地區引進壽光土墻式溫室,由于土地屬沙性土壤,抗水抗災效果不好,造成水土流失等就是反面典型。發展高效農業總體是要按照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發展節約型農業、循環農業、生態農業,與發展無公害農業結合起來,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滿足人們需求,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業競爭力。

二是發展高效農業不應忽視糧食生產。由于經濟作物相對高效,農業生產經營戶多數選擇生產經濟作物,糧經比例越來越偏向經濟作物。而市、縣政府則要在大力發展高效農業、進行農業結構調整的同時,要把糧食安全問題擺在突出位置。要因地制宜,引導適度規模經營,讓經濟作物不應過多擠占糧食作物的生產空間。要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產出效益。要加大種糧補貼以及主產區鄉鎮的財政補貼。要培育糧食深加工企業,延長產業鏈條。

三是有效組合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目前經營高效農業的組織形式有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及普通農戶等。農業企業資金、技術較為充足,而缺少勞動力;合作社資金來源渠道較少,缺乏技術和人才,內部凝聚力不強;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及普通農戶資金相對匱乏,技術水平有限,信息來源渠道較窄,生產經營有一定的自發性和滯后性,市場價格波動對其收益影響很大。而對各種經營主體進行有效組合,可以取長補短,產生更大效益。如企業統一流轉承包土地,農戶以土地入股,企業建好農業設施,由農戶分包種植,企業統一供種和銷售,統一對勞動力進行培訓,持證上崗。當產量達到一定量基礎上,收益讓農戶分紅,這樣不僅減少了企業的用工支出,也調動了農戶的生產積極性,避免了資金短缺和銷售不暢問題。

四是切實破解農產品生產銷售難題。政府在進行設施農業發展技術普及推廣中思維要有所突破,從選地選農作物、開地、選品種、種植到管養再到銷售等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中都應給予一定的技術培訓和指導。在技術培訓中應注重采用簡明易懂的方式,并能到實地邊示范邊講解。如能將花卉每株施肥25-50g,瓜果蔬菜每畝施肥50-100kg,每畝加水50-100ml,用0.1%的溶液浸泡籽種等這些書面的高效種植說明轉化成普通農戶能懂會做易記住的“土話”。為能提高全市的農產品加工產值,為農產品提供穩定的市場銷路,各級政府要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能力,重點推進以糧食、蔬菜、水產、畜產品等為主的農產品精深加工。要搞活農產品流通業,重點推進華東農業大市場、江淮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等農產品物流中心建設和運行,建立覆蓋各鄉鎮的市場流通網絡服務平臺,積極培育冷鏈運輸、連鎖經營、直供配送、電子商務等新型經營業態,鼓勵自營出口。

第2篇

健康發展,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意見。

一、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的必要性

塔城地區水資源十分短缺,時空分布極為不均。由于農業是我區的用水大戶,灌溉用水量占全區用水總量的98%,因此,開發利用好有限的水資源,必須從農業節水入手,以保證經濟、社會、環境協調、持續發展。雖然近十年來,我區農業節水工程建設有了長足發展,但是受資金、水價、技術等條件的限制,田間高效節水工程規模小,管理方式落后,節水效益不高。目前,全區應用噴灌、滴灌等高效節水技術的農田面積為63.73萬畝,僅占總灌溉面積的12.8%,灌溉用水效率相對較低,難以滿足農業產業化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同時,隨著城市化和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業與工業、農村與城市、生產與生活、生產與生態等諸多用水矛盾進一步加劇,供給農業的水資源總量呈下降趨勢,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我區農業發展的瓶頸,因此,發展高效節水農業是我區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實現農業持續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目標,促進農業增長方式根本轉變,保障我區國民經濟穩定快速發

展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一項重大戰略措施,勢在必行。

二、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精神,樹立科學發展觀,以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優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護為基礎,以建設節水型社會為目標,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民增收為核心,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逐步建立和完善農業高效節水工程和管理體系,通過提高水資源的

利用效益和效率,支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目標任務

在全地區建立起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協調的農業種植結構體系,與水資源優化配置相適應的農業節水工程體系。實行水價改革,推行“新水新價”,以水價為杠桿,逐步杜絕農業用水的浪費現象,使農業用水效率和效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在維系生態系統的基礎上實現水資源的供需平衡,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用水需

求。

近期目標:“十一五”期間,全區計劃投資3.0億元,新建高效節水灌溉面積50萬畝,節約水量0.5億立方米,全區綜合毛灌溉定額降低到310立方米/畝,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雙贏局面。烏蘇市、沙灣縣及和布克賽爾縣要以棉花、番茄等經濟作物為重點,大力推廣加壓滴灌、常壓滴灌技術;北四縣(市)要以打瓜、番茄、紅花等經濟作物為重點,大力推廣加壓滴灌和膜

下軟管灌技術。

遠期目標:2011年~2020年,全區計劃投資7.2億元,新建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20萬畝,節約水量1.2億立方米,全區綜合毛灌溉定額降低到280立方米/畝。全面建成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節水型農業,努力創建全國節水型農業示范地區,水資源利用科學合理,水效益得到充分體現,經濟社會的發展與水環境更加

和諧。

各縣(市)要依據地區上述的目標要求,制定與本縣(市)

相適應的實施方案與政策措施,抓好落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各縣(市)、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高效節水農業工作領導小組,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并結合本縣(市)農業和農村經濟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確保高效節水農業建設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從目前開始,要將發展高效節水農業

納入綜合考核內容,嚴格進行考核管理。

(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充分發揮政府的調控作用,在農業建設項目審批、投資等環節,優先考慮高效節水項目,把高效節水農業的政策落到實處。進一步發揮政策和財政資金的導向推動作用,建立促進高效節水農業的補償和激勵約束機制。2007年已安排農業高效節水專項資金60萬元,2008年~2010年,地區將繼續安排農業高效節水專項資金。各縣(市)要制定相關的政策,加大對高效節水農業建設的支持力度,形成穩定的資金來源,并以國家、自治區資金為引導,不斷健全完善投入機制和獎勵政策,鼓勵農民通過“一事

一議”進行投工投勞,保證按時、高效地完成建設任務。

(三)實施項目捆綁建設,發揮項目資金整合效益。

各縣(市)、各部門要以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為重點,將相關涉水、涉農方面的棉花基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扶貧、以工代賑等資金,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捆綁使用”的原則,進行合理的優化整合,投入高效節水工程,充分發揮資金效

益和工程綜合效益。

(四)實施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相結合的用水管理制度。

加快農業灌溉定額審查工作,爭取年內,通過價格杠桿,建立農業灌溉用水總量控制、定額管理的強制性指標體系,實行超定額累進加價管理措施,不斷增強農民節水意識,提高田間節

水灌溉效率,促進高效節水農業的發展。

(五)加強管理,落實工程管理主體,確保工程良性運行。

第3篇

1.1科學施肥促進了農業增產

據統計數據,2005—2012年,在農作物播種總面積基本穩定,非農建設用地的不斷增加,占補平衡補充而來的耕地地力等級普遍較低的情況下,山西省糧食作物總產量從978萬(t純養分)增加到1274.1萬t,增幅達30.27%;蔬菜總產量從901.5萬t增加到1107.3萬t,增幅達到22.83%;水果總產量從245.5萬t增加到606.8萬t,增幅達到147.19%。而同期,山西省肥料總用量從95.6萬t增加到118.3萬t,增幅僅為23.59%[16]??茖W施肥在糧食、蔬菜、水果增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005年以來,山西省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通過調查統計,小麥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每公頃平均增產4%左右,玉米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每公頃平均增產4.5%左右,棉花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每公頃平均增產4.8%左右,馬鈴薯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每公頃平均增產5%左右,谷子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每公頃平均增產4.2%左右,果樹、蔬菜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每公頃平均增產6%左右[16]。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增產效果十分明顯。

1.2科學施肥推進了農業節能減排

據統計數據,2005年與2012年相比,山西省糧食產量增加296.1萬t,蔬菜產量增加205.8萬t,水果產量增加361.4萬t[16]。增產這些糧食、蔬菜、水果需要氮、磷、鉀純養分超過20萬t,如果養分全部由化肥提供,則需要增加化肥用量近60萬t[16]。通過增施有機肥、優化化肥施用比例和方法等,實際增加的化肥用量為22.58萬t,節省化肥用量超過37萬t,相當于節約燃煤96萬t、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50萬t[16]。同時,通過實施土壤有機質提升,鼓勵和引導農民實施農作物秸稈還田,恢復種植綠肥和增施商品有機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減少污染,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提升耕地質量。監測結果表明,秸稈還田項目區基本杜絕了焚燒秸稈的現象,還田率達到95%以上,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4%左右,公頃平均減少鉀肥用量22.5kg左右。通過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與大水漫灌和傳統施肥相比,節水達50%以上,提高肥料利用率20百分點以上,節能環保作用明顯[16-17]。

2科學施肥在推進高效環保農業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

2.1基礎地力不高,對化肥依賴性高

目前,山西省農民在耕作過程中存在重用地、輕養地的現象,部分耕地土壤出現退化現象。同時,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耕地“占優補劣”現象突出,補充的耕地比被占用的耕地普遍低1~2個等級。與此同時,人口和糧食需求剛性增長,耕地承載的增產壓力越來越嚴重,不增加肥料投入,產量就上不去。另外,山西省大豆等肥田作物種植面積較小,且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豆類種植面積從2005年的34.6萬hm2下降到2012年的32.4萬hm2,相當于減少了1589t氮素[16-17]。

2.2過量施用化肥和落后的施肥方法仍然存在

過量施肥不僅增加了農業生產成本、消耗了大量資源和能源,而且成為農業碳排放、環境污染的重要來源。特別是設施農業過量施氮的現象尤為突出,造成地下水硝酸鹽超標,土壤酸化和鹽漬化。在施肥方法上,部分玉米產區采取“一炮轟”的施肥方式,造成肥料浪費,后期缺肥。加之勞動力成本增加、施肥器具不配套,化肥淺施、表施、撒施現象仍然存在。據調查,小麥追肥采用地表撒施的超過70%,蔬菜追肥多采取大水沖施的方式,肥料損失較為嚴重。

2.3有機肥資源利用率不高

重化肥、輕有機肥是化肥用量不斷增長的又一個重要原因。山西省有機肥資源利用率不高,特別是農作物秸稈直接還田率比例低。廢棄的有機物料造成了資源浪費、環境污染。農作物秸稈等含的有機養分來源于土壤而沒有歸還給土壤,只能靠化學肥料來補充。在山西省糧食生產中,化肥養分投入占70%以上,有機肥養分投入不足30%,而發達國家有機肥養分投入達到了50%左右。雖然中央財政安排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項目推廣應用秸稈還田腐熟、地力培肥綜合配套技術,但與有機資源利用潛力和農田需求相比,推廣面積太少,補貼資金投入明顯不足。

3大力實施科學施肥,推進高效環保農業發展的路徑

3.1深入推進測土配方施肥

多年的實踐證明,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是提高肥料資源利用率、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降低過量施肥、減少農業面源污染的有效方法和途徑。要在總結測土配方施肥經驗的基礎上,創新工作思路,突出關鍵環節,扎實有效推進。一是大力實施整建制推進。通過強化行政推動,統籌各方力量,因地制宜把成熟技術模式、工作機制由點到面擴展,實現整村、整鄉、整縣整建制推進。二是大力推進園藝作物科學施肥。在蔬菜、果樹等園藝作物優勢產區及設施農業區率先普及、高標準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三是大力推進配方肥產業化。按照“大配方、小調整”的技術路線,制定區域性大配方,引導肥料企業生產供應配方肥。同時,鼓勵肥料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肥料經銷商對接,訂單生產供應配方肥。

3.2著力改進施肥方式

一是引導農民轉變施肥觀念。通過舉辦各類培訓班以及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向農民宣講科學施肥的好處,引導農民樹立科學的施肥觀念,自覺應用配方肥、科學施用化肥,做到增產、經濟、環保施肥。二是積極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要根據不同區域的土壤條件、不同作物需肥特點,制定水肥一體化技術路線。重點推廣玉米、棉花膜下滴灌等水肥一體化技術。在園藝作物和設施農業產區,推廣水肥耦合技術。三是大力推廣化肥深施機施技術。按照農藝農機融合、基肥追肥統籌的原則,大力推廣化肥適時機械化深施技術,結合深松整地,搞好化肥深施,努力改變農民撒施、表施、淺施、大水漫灌和“一炮轟”等施肥方式,防止養分揮發和流失,減少浪費。

3.3大力推進耕地質量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www成人影院 | 婷婷色在线播放 |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片 |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 国产精品视频久 |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 成人深爱网 | 两性视频网 | 在线免费观看毛片网站 |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激情 | 成人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 美女被羞羞网站 | 夜色资源网站 | 自拍偷拍另类 | 在线视频电影 | 自拍偷拍亚洲图片 | 最近免费中文完整视频观看 | 亚洲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最近的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 www.99爱| 乱网站 |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动作大片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影院 | 蜜桃久久久 | 亚洲精品短视频 | 欧美日韩免费看 | 婷婷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99精品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 日韩区欧美区 | 亚洲欧美久久婷婷爱综合一区天堂 | 在线97视频| 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小说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 国产羞羞视频在线播放 | 自拍偷拍视频网站 | 国产短视频在线观看 |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