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任務不減全力抓好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今年我市遭遇了有氣象紀錄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特重級雪凝自然災害。災害發生后,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指揮下,全市上下群策群力,積極開展抗災救災,尤其是春節期間,大家放棄節日長假,始終戰斗在抗災救災第一線,與人民群眾團結一致,艱苦奮斗,有力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把災害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我市抗凝凍、戰災害、保民生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得到了中央、省領導的充分肯定,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充分肯定。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這次凝凍天氣持續時間長,災害程度高,成災面積廣,給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造成的損失異常嚴重,部分經濟出現了多年沒有的負增長的現象。據初步統計,截至月日15時,全市因災經濟損失110.1666億元。其中農業損失13.2337億元,林業損失2.3754億元,水利設施損失1.851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損失60.55億元,電力設施(農網)損失2.1億元,服務業損失14.5556億元,稅收減少15.5億元。目前我市氣候正逐步回升,凝凍災情已有所緩解,前天召開的市委常委會決定將“抗凝凍、保民生”工作全面轉入“抓重建、保民生”工作,因此我們的工作重心必須由抗災救災逐步向災后恢復重建轉移。從這個意義上說,今天這次會議既是春節后的收心會,又是政府系統的一次災后重建動員會、部署會。
災后重建工作千頭萬緒,受災群眾也正需要救濟救助,這些都需要錢。財政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錢從哪里來?根本上還是要靠全市人民自力更生,抓緊恢復生產,努力促進經濟發展。因此,我們決不能因災喪失發展的信心,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有所動搖。市委八屆四次全會對今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十件實事、主要工作等均作了詳細的安排部署。這些目標任務市政府已納入政府工作報告,并將提交本月召開的市“兩會”審議。一經通過,政府系統必須全力抓好落實。全市上下一定要按照“目標不變、任務不減”的要求,加倍努力,一鼓作氣,全力做好災后重建各項工作,努力將災害造成的損失奪回來,堅決完成今年各項工作目標任務。下面,我就如何抓好災后重建工作,講八個方面的意見:
(一)全面調查核實災情,做好救災救助工作
市發改、經貿、統計、財政、民政、商務、農辦、交通、農業、林業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區(縣、市),認真開展災情核實統計,完善文字和音像資料,為爭取上級支持和領導決策提供依據。統計上報工作務必客觀真實,嚴禁瞞報、漏報、誤報,弄虛作假;務必上報及時,各部門、各區(縣、市)要隨時掌握災情,發現一起,要在第一時間內按程序上報;各部門在向市政府報送本系統災害損失情況的同時,應按照上級有關要求,及時主動歸口上報,這要作為一項制度堅持執行。在搞好災情調查的摸底的同時,要對災區災民和重點受災企業分項分類進行救助,保證讓每一個災民特別是受災農民群眾吃得飽穿得暖。另外,對由于災后青黃不接,造成糧食減產而引發的春荒要予以充分考慮,切實幫助災民度過春荒。
(二)抓緊恢復農業生產,確保農業不減產、農民不減收
這次凝凍中災區有的灌溉渠道、縣鄉公路、小水池等農業基礎設施被毀壞,部分群眾因災無力購買種子、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還很多,災后恢復農業生產工作必須切實抓緊。在災后重建中,既要盡快修復農業基礎設施,又要堅持小季損失大季補、低效農業損失高效農業補、家里損失外出打工補,通過搞好農業生產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一是全面修復農業農村受損基礎設施。抓好受損農業基礎設施修復,是災區恢復農業生產的基礎和前提。我們要廣泛動員,采取有效措施,盡一切可能修復受損農業基礎設施,爭取在40天內完成。
二是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要狠抓種植業和養殖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畜、禽、蛋、奶、花、藥、茶、果蔬、桑等產業,緊急增播應急蔬菜7萬畝,在今年原計劃新增45萬畝的基礎上,再增加15萬畝蔬菜種植面積,改種油菜27萬畝,改種馬鈴薯20萬畝,糧食生產要增效增量。同時,新建300個養殖小區、蠶桑基地2萬畝,新增花卉面積1.12萬畝、茶園3000畝、中藥材種植面積2萬畝,通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助農增收。同時,工商、物價、質監等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市場管理,平抑蔬菜、糧油、肉類等生活必需品和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市場價格,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切實保護群眾利益。
三是加大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力度。加大對重災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力度,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措施。今年我們將在原計劃新增轉移和培訓1萬人的基礎上,再新增1萬人,此項措施就能夠帶動農民增加收入1.5億元。
四是加大對農業的投入。今年市級財政將新增農口資金1.2億元,用于災后農業生產的恢復工作。各區(市、縣)要積極與市農業部門對接,盡快將資金用在項目上,搞好農業項目的建設,抓緊恢復農業生產。這里我特別提出,近段時間大多數區(市、縣)在恢復生產上都采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但仍有個別區(市、縣)還在熱衷于搞總結,開表彰會,沒有把工作的重心轉移到災后恢復工作上來,這些區(市、縣)要趕快清醒過來,多干事少做秀,全力投入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確保農業不減產,農民不減收。
(三)全力恢復工業生產,確保工業產值不下降,工業稅收不減少
必須將恢復工業生產作為搞好災后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全面完成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5%以上的目標。在此次凝凍災害中,我市工業產業受災最重,工業稅收損失巨大,對全市經濟造成了重大打擊。為確保工業盡快恢復,王方副市長每天都積極調度、協調供電恢復,翟彥副市長對工業企業恢復生產也抓得很緊。目前,我市已有100多家工業企業恢復供電,但僅占全市工業企業的1/5。下步,一是按恢復供電方案幫助企業盡快恢復生產。要重點先恢復裝備制造、食品加工業、電子產業、藥品等低能耗、高附加值、高稅收、產業鏈條長的產業,做好煤電油運保障工作。做好電力的需求側管理,通過調峰供電等手段,適當安排鑄造等高能耗產業恢復生產。二是狠抓技改項目建設及投產達產。重點抓好貴州輪胎三期技改、卷煙廠搬遷項目等在建重點項目的推進,力爭早日投產,形成新的增量。加快技改資金撥付進度,在財政資金允許的前提下,爭取一季度下達50%的技改資金,支持企業盡快修復因災受損的生產設備和設施。三是督促工業企業加班加點組織生產。從現在起到年底還有10個半月的時間,按每月4個周末8個休息日計算,這余下的84個休息日完全可以由工業企業組織加班生產。如將這84天當作有效工作日用足用好,完全可以彌補企業受災停產的損失。今年全市工業生產任務特別重,又停滯了一個多月,各相關部門要深入到工業生產一線,加大對中鋁集團、貴航集團、卷煙廠等重點大型企業和各區(市、縣)恢復生產的指導、督促力度,把損失的時間搶回來,幫助企業盡快恢復生產,確保工業產值不下降,工業稅收不減少。
(四)突出重點促進服務業大提速大發展,做到一產、二產損失三產補
要抓住災后重建需求大的機遇,進一步加快服務業的發展步伐,確保服務業增加值增長速度不低于去年。一是大力發展旅游業。目前,要集中力量打造春季旅游品牌,掀起春季旅游的高潮,到四、五月份時,要以“避暑季”為主體,結合旅游發展大會,加大對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沈陽等重點客源市場的宣傳推介力度,大力發展避暑經濟,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我市旅游、觀光、消費。二是加快發展物流、零售業。今年春節期間,受凝凍災害影響,全市零售總額5000多萬元,同比只增長了13%。所以必須進一步加快大中型批發市場建設,重點推進“萬村千鄉”建設,促進批發零售業有較大發展,確保零售總額增長速度達15%以上。三是推動房地產業加快發展。要促進一批大型樓盤盡快上市,營造市房地產市場的良好氛圍,促進房地產成交量的大幅上升。國土部門要組織做好土地儲備和招拍掛工作,規劃部門要加快審批速度,促進一批好項目盡快開工。
(五)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災后重建提供基礎保障
抓好災后重建工作,恢復基礎設施是關鍵。此次凝凍災害對全市交通、電力、水利、通訊、市政等基礎設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交通部門要組織力量,對毀壞的城市道路和農村公路、橋梁盡快進行修復。城管、建設部門要加快市政基礎設施的恢復。供水部門要加大搶修力度,電力部門要盡快組織對倒塌的電線桿、斷落的電線及時修理,力爭以最短的時間恢復供電。各區(市、縣)要盡快對倒塌的房屋和危房進行認真核實,爭取列入市危房和倒塌房屋改造規劃。
(六)狠抓大項目建設,確保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
今年的凝凍災害給全市正常的生產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也使固定資產的投入與往年相比明顯趨緩。當前既要把恢復重建工作與民生問題結合起來考慮,也要與重點項目建設結合起來實施,確保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以上。
一是加大救災項目申報力度。這次我市由于災情嚴重,被列為全省四大重災區之一。黨中央、國務院對的抗災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十分關心,省委、省政府對我市抗災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作出了具體部署。我們要把災害轉變成機遇,抓住中央、省對的關注力度、支持力度加大的機遇,積極向上級爭取抗災救災和災后重建項目,趁勢而上,借機成事,進一步做好災后重建工作,通過災后重建贏得更大的發展。各部門要組建專門隊伍規范整理上報項目,尤其是發改、財政、交通、農辦、農業、林業綠化、水利、教育、民政、衛生等部門要加大工作力度,分期分批組織申報救災項目,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的救災資金和物資,做好申報項目的跟蹤管理和服務工作,爭取更多的災后重建資金。剛才發改部門已經對水、電、路、氣等受災項目作了具體要求,各相關部門要盡快核實,及時申報,抓緊建設。
二是切實抓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要努力恢復和完善城市交通基礎設施體系,積極配合做好廈蓉高速公路段、貴廣快速鐵路金陽新客站、鐵路樞紐等工程建設,加大縣鄉公路、貧困村道路和村寨串戶路改造力度,加快開工建設鄉鎮客車站。加快推進環城高速路西南環線及南環線、水東路、北京西路、花溪二道、油小線、貴金線、沙沖路及延伸段、開發大道延伸段等重大項目建設,全力配合省完成清金線、清納線征地拆遷工作,抓好金朱西路、長嶺北路等項目建設。
三是加大工業投資力度。新建項目要盡快完成,各區(市、縣)的工業項目要盡快開工。重點抓好險峰機床廠、大力士輪胎公司高性能載重子午線輪胎生產線二期等技改項目。加快華電清鎮發電公司2×600MW項目、開陽化工公司50萬噸合成氨及煤化工生產線、蘭花水泥二期水泥廠等一批重大項目的建設進度;完善電力等配套工程,盡快使貴州鋁廠四期電解鋁、氧化鋁節能項目達產增效。四是加強項目管理。要按照“特事特辦”的原則,提高審批效率,搞好災后建設項目的審批工作。發改、建設、國土、規劃等相關部門要切實搞好跟蹤服務工作,現場解決,逐一落實,切實幫助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動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加快推進環城高速路西南環線及南環線、北京西路、花溪二道等重大項目建設,協調解決好項目建設所需水泥的供應和建設用工問題。
(七)加強災后防疫和次生災害的防治力度,維護社會平安穩定
當前災后重建工作仍然存在災害隱患,各種“災中災”、“災后災”還有可能發生。各級各部門要防患于未然,絕不能麻痹大意,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大防治力度,確保災后重建的順利開展。一是要全面開展衛生防疫工作。樹立抗大災、防大疫的意識,嚴格實施疾病監測報告制度,嚴密監視疾病的發生和流行動態,組織災后防疫工作的業務技術力量,指導環境清理和消、殺、滅等方面工作,確保飲水衛生、食品衛生和環境衛生,嚴防出現傳染病、食源性疾病、人畜共患病等公共衛生事件。二是全面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市雖發生因災死亡事故,但我們也絕不能掉以輕心,安監、交通、水利、公安交警、國土等部門要在全市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嚴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
(八)加強災后資金的籌集和管理,切實做好災后重建的物資保障
我市在此次凝凍災害中遭受到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要迅速啟動恢復重建工作,必須多渠道籌集和嚴格安排使用好資金,確保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工作順利進行。
一是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各級各部門要積極向上級對口部門反映災情,盡可能地爭取上級部門對我市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工作的支持。據初步測算,我市今年將新增資金2.6億元救災資金,爭取省的救災資金在2億元以上,盡可能籌集更多的資金用于災后重建。要大力發動全社會力量,深入開展向受災群眾獻愛心活動。保險公司要做好已投保的受災企業和群眾的理賠工作。
二是加強救災資金的監督管理。要嚴格按照專款專用、重點使用的原則,將資金全部用于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這里,我強調四條紀律:一是從嚴控制部門預算開支,特別是要嚴格控制表彰獎勵經費和行政購車開支,上半年各部門一律不準新購車,全年行政購車經費要實現零增長;二是從嚴控制出國考察,為保證大家集中精力抓災后重建工作,上半年全市公費出國考察一律取消或推遲;三是從嚴控制會議經費支出;四是從嚴控制招待費,要通過大力節約行政開支,規范部門剛性預算,來節約有限資金用在刀刃上。各級財政、監察、審計、民政等部門一定要嚴格把關,加強對救災救濟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和管理,絕不允許貪污、挪用、擠占救災救濟資金和物資,對違反規定的,要嚴肅查處。
同志們,當前,災后“抓重建,保民生”工作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場硬仗。奪取這場硬仗的全面勝利,我們同樣有著堅定的信心和決心。我們要站在抗災救災事關全省抗災救災全局的高度、站在發展事關全省發展的高度、站在形象事關全省形象的高度,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按照“目標不變、任務不減,全面完成今年各項目標任務”的總體要求,千方百計抓重建,盡心竭力保民生,同舟共濟,共渡難關,努力奪取抗災救災的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