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全力促進經濟區凸顯兩岸關系重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經濟區發展規劃》今年月經國務院批準,《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又有望于近期出臺。在此間舉行的第三屆海峽論壇大會上,釋放出越來越多海西的"利好"消息,凸顯出其在海峽兩岸關系中日益突出的重要性。
全國政協主席賈同志在大會致辭時指出,以為中心的海西地區與有著地緣、人緣、文緣等密切聯系,擁有先行先試的政策,面臨大開發、大發展的歷史機遇。希望同胞與大陸同胞一道,投身包括在內的海西建設,施展自己的才華與抱負。
經濟區是以為主體,面對,鄰近范圍涵蓋南部、北部和部分地區,與兩個經濟區銜接的經濟綜合體。它是一個不同于行政區劃的具有地緣經濟利益的區域經濟共同體,人口約為6000-8000萬,預計建成后的經濟區年經濟規模在17000億元以上。
省委書記孫同志說,近年來實施了一系列惠及同胞的政策,使兩岸民眾獲益良多。在去年的海峽論壇上,的經濟特區擴區、建設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事業單位招聘專才等各項政策已逐步落實。規劃面積18平方公里的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全面啟動建設,8家臺資金融機構已先期入駐。
同時,進一步放寬臺商投資領域,除國家規定的禁止類項目外,臺商可投資鋼鐵等限制類項目;對5億美元以下的臺商投資項目實行特殊審批政策;鼓勵兩岸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雙向互設、相互參股,在指定銀行開展新臺幣雙向兌換;率先開放在閩臺胞職業技能鑒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允許律師事務所在閩設立代表處,批準醫師來閩執業。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同志說,今年月,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綱要對支持經濟區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要繼續發揮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將納入經濟區范圍,進一步賦予經濟區支持兩岸產業深度對接、文化交流等先行先試政策。
解同志表示,將全面貫徹落實《經濟區發展規劃》,加強統籌協調,鼓勵先行先試,加快建設兩岸經貿合作的緊密區域、兩岸文化交流重要基地和兩岸直接往來的綜合樞紐,努力構筑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
在國家旅游局的信息中,省市被列為大陸居民赴個人旅游首批試點城市。同時,還將開放居民赴個人旅游。
經濟區也得到的熱烈響應。“我們知道大陸的‘十二五’規劃,中央積極支持海西區的規劃,也把、海西地區作為先行先試的地點。”國民黨副主席曾永權在大會發言中說,我們建議,海西從農業、制造業、文化產業和金融產業來先行推動,與各地的經貿有效結合和合作。
孫同志表示,將抓住全面實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契機,共同建設兩岸產業對接專業園區,爭取更多經濟合作內容列入ECFA后續協議,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綜合實驗區是經濟區建設的熱點。據孫同志透露,將在設立兩岸合作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對臺胞在投資國家鼓勵類產業,興辦教育、文化、醫療等項目給予財稅、融資、用地等多方面的優惠,同時盡快開通至本島的海上快速客滾航線,就地辦理臺胞有關證件。
解同志表示,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編制的《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已上報國務院。待國務院批復后,將按照規劃要求,加快推進各項工作,努力把建成兩岸同胞合作建設、先行先試、綠色低碳循環的科學發展的共同家園。
海關總署副署長魯同志也明確表示,省提出在規劃建設兩岸合作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施更加優惠政策,是構筑兩岸合作交流前沿平臺的有效舉措,符合的實際情況,海關將積極支持,共同推動。
“國務院今年月批準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基礎上,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有望近期內出臺,”國臺辦主任王同志說,“這兩個規劃都將在加強兩岸交流合作方面實施一系列先行先試的政策。”
“我們正舉全省之力,以‘一天一個億、一天一個樣’的‘速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希望更多的同胞到投資興業、工作生活,攜手建設共同家園。”孫同志說。
從省政府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70多個國家部委、中央企業出臺政策文件或與簽署合作協議、會議紀要,支持發展“海西”先行,大企業、大集團、大項目在閩投資布局取得新突破。
大學研究所所長劉同志教授認為,支持和加快“海西”建設是中央在兩岸關系邁入和平發展軌道的新形勢下作出的重大舉措,體現了高瞻遠矚、把握兩岸關系發展全局的戰略思維,對于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密切兩岸人民往來、加速兩岸融合發展都有著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