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任務驅動模式下信息技術教學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年第2期
摘要:
文章研究了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特點,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提高其獨立思考能力的角度出發,將任務驅動模式運用于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即教師把課程內容設計成若干個具體的任務布置給學生,學生通過完成任務,將課程知識與實際相結合,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信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計算機應用能力也逐漸成為衡量大學生素質的重要指標。《信息技術應用基礎》是非計算機專業大一新生的一門計算機基礎課程,該課程設置目的在于使學生熟悉計算機的內部結構和組成、了解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該課程教學效果將直接影響著后續其他計算機課程的學習。該課程涉及內容多、獨立性強,因此,如何提高教學質量,進行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增強學生在計算機技術方面的綜合能力和素質,是我們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重點研究的內容。任務驅動是指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協助下,以一個任務活動為中心,在強烈的問題動機驅動下,通過對所涉及的各種學習資源和相關信息積極主動地收集和應用,進一步自主地進行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在完成既定任務活動的同時,引導學生產生一種相關的實踐學習活動[1]。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運用,深化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運用計算機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獨立思考的意識,提高學生與他人協作的能力[2]-[3]。
1驅動教學模式中任務的設定
任務驅動教學綜合了演示法、操作法、探索法、交流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把要完成的課程教學中的內容設計成若干個具體的任務,即將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于每個任務之中,引導學生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目標,使學生學會如何去分析問題、發現問題、思考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構建知識體系,提高技能,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首先需要精心地設計每個任務。也就是說,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關鍵在于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出具有現實意義、整體性、開放性、可操作性的任務,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根據《信息技術應用基礎》課程的培養目標和教學大綱,我們設計了以下三個任務:
1.1科研論文寫作的訓練
在高校的建設中,科研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期刊雜志上是科研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的標志之一。撰寫科研論文需要借助Word這個文字編輯工具,而在《信息技術應用基礎》課程中,Word的應用和練習恰好是教學內容的一部分。因此,我們根據科研的需要和教學內容的學習,安排了學生要完成的任務,即讓學生將信息技術知識與自己所學的專業結合起來,收集資料,按照期刊雜志的格式要求,撰寫一篇科研論文,包括論文的內容、格式和編輯等方面的任務。通過完成這個任務,不僅讓學生能夠熟練使用Word軟件進行文字編輯,而且還使學生學會了如何撰寫科研論文的方法。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會成為其自主探索、獨立思考的過程,隨著一個個具體問題的解決和任務的完成,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和體現,這種基于實際需要進行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2圖表制作的訓練
Excel電子表格功能非常強大,人們可以利用Excel內的函數和公式完成許多數據的計算和比較。理工科的學生可以利用Excel分析數據、處理數據,財會專業的學生可以利用Excel中已有的函數或公式對數據進行計算、分析及匯總。因此,對于學生來說,學好Excel電子表格制作軟件是非常必要的。教師要求學生使用Excel制作某個課程的成績表,需要建立一個新的工作簿,修改默認的工作表名稱并創建新的工作表,分別按規定對成績單進行篩選、排序及匯總等,并制作出各分數段人數的圖表。通過完成這個任務,可使學生熟練掌握Excel電子表格的應用。
1.3演示文稿的設計訓練
當今社會各行業均大量使用演示文稿,如宣傳推廣產品、公司展示、論文展示、研究成果介紹等。為此,在《信息技術應用基礎》課程中,教師布置了制作演示文稿的任務,要求將之前寫好的科研論文制作成演示文稿,就像在學術會議中講解論文一樣,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對自己的論文進行講解。通過完成這個任務,學生不僅學會演示文稿的制作,還了解了參加學術會議時如何介紹自己的論文,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實踐基礎。
2驅動教學模式中學習方式的選取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即由學生自主查詢與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操作過程,教師可向學生提供解決該問題的有關線索,具體方法為:
2.1參考資料的選擇
教師指導學生如何從眾多的參考資料選擇適合的資料。作為主體的學生則需通過自身的實踐理解教師所指導的參考資料的選擇方法,并具備在相關教材和參考書中檢索、定位解決方法的能力。
2.2網絡搜索工具的應用
互聯網的應用是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使用互聯網搜索工具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能力之一。教師在課堂上只能演示搜索工具界面和基本操作方法,而如何借助這些工具查找所需的相關信息,需要學生親自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學生通過搜索詞條的選擇確定,學習如何快速準確定位所需信息。以Excel電子表格為例,網上有很多操作方法的介紹,除了一般的操作過程的詳細文字外,還有很多網站提供了操作過程的圖片說明,甚至一些視頻網站還提供制作表格的全程視頻教學。學生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選取自己所需的資料完成電子表格制作任務。
2.3自主討論和交流
強調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還應倡導學生之間針對問題進行討論和交流,通過交流橫向擴展知識的掌握面,并通過不同觀點的補充、修正,加深每個學生對當前問題的理解。每當學生完成了一項設定的任務時,可以互相交流并進行點評,指出其他同學作品的好與壞,激勵他們完善自己的作品,通過相互交流,提高學生對作品的審美能力,提高運用計算機知識的水平,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結束語
本文提倡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即教師設計一個個具體的任務讓學生完成,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會收集資料,分析任務,提出問題,思考解決方法等,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為其在校四年的學習和實踐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祝宇凌.任務驅動教學法與探究式學習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技信息,2010(16):230—232.
[2]余建國,劉雙紅.基于任務驅動的協同教學模式在程序設計類課程中的研究與實踐[J].技信息,2009(27):104.
[3]吳靜.項目教學法與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異同比較[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0(3):79—82.
作者:劉毅 單位: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