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資料文庫 發揮職業教育在勞動力轉移的價值范文

發揮職業教育在勞動力轉移的價值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發揮職業教育在勞動力轉移的價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發揮職業教育在勞動力轉移的價值

2012年,全國農民工總量達到了26261萬人,比上年增長3.9%[6]。而2010年和2011年每年新增的農民工數量超千萬人。(數據來源:2008-2011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人民共和國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那么農業從業人員數量的減少是否到此為止,而不再進一步減少呢?答案是否定的,農業從業人員的數量將進一步減少。2011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0.1%[7],而2011年全國就業人員中,第一產業就業人員占34.8%[8],第一產業的平均勞動生產率達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3。因此,相比第一產業所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第一產業的就業人員仍然處于很高的水平。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的空間還很大,農業就業人口將繼續向第二、三產業等非農產業轉移,而且這種勞動力的轉移會持續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農業勞動力的有效、有序轉移不僅決定著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更事關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整個國民經濟的協調、持續、健康發展。

農業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是必然的趨勢,那么在他們轉移后如何保障他們的體面就業、體面生活,如何保證這種轉移的效率和效果呢?這些轉移的農業勞動力必須掌握將來要從事的新行業的基本技能,甚至一技之長,才有可能在這些新的行業穩定工作;只有具備較高的職業素質,才能真正在這些新的非農行業安心工作、幸福生活,也才能實現農業勞動力的有效轉移。而要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能,有一技之長,參加職業培訓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滿足人民群眾接受職業教育的需求,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這也決定了職業教育必定要在農業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一、職業教育的作用未得到有效發揮

根據職業教育的辦學指導思想和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客觀規律,職業教育能夠而且應該在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然而,兩者并沒有很好的結合起來。職業教育并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在我國農業勞動力的轉移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數據,2011年,全國農民工總量為25278萬人,各類農民工培訓1080萬人次[9]。農民工培訓人數僅占總人數的4.27%,這對農民工的培訓需求而言是杯水車薪,職業教育在農業勞動力的轉移過程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1.職業教育的辦學指導思想。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當前,很多職業院校的發展沒有從過去的行政指導的束縛中解脫出來,還沒有完全擺脫對政府的依靠,不能自覺地面向市場、更多地依靠市場需求來自主辦學。

2.職業教育的招生對象。職業教育的生源絕大多數都是統招或對口招收的在校學生,而廣大的已經從事工作的農民工則沒有被納入招生對象。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的數據顯示:2006年末,全國農業從業人員34874萬人。按年齡分,20歲以下占5.3%,21-30歲占14.9%,31-40歲占24.2%,41-50歲占23.1%,51歲以上占32.5%;按文化程度分,文盲占9.5%,小學占41.1%,初中占45.1%,高中占4.1%,大專及以上占0.2%[10]。我國農業從業人員中41歲以上的占到55.6%,小學以下文化程度占到50.6%,而當前職業教育的招生對象絕大多數為20歲左右由高中或初中畢業的新增的年輕的勞動力。農村新增的年輕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實現了轉移,但是現有的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則是被職業教育拒之門外。大量剩余勞動力滯留在農業生產中,造成農業勞動力的生產率無法有效提高,這又反過來阻礙了農業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的進程。

3.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現有的職業教育以全日制的學歷教育占絕對主導地位,這種2-3年的全日制學歷教育和農業轉移勞動力的實際需求相距甚遠。農業轉移勞動力在沒有新的收入來源的條件下不可能選擇這種在時間和金錢上昂貴的培養模式。而非全日制的中短期職業培訓,這種學的快、用的快的人才培養模式更適合廣大農民工的實際需求,更能為廣大農民工所接受。事實上,職業院校的這種培養方式很少。4.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職業院校的課程設置沒有完全以就業為導向,許多課程內容與實際職業標準脫節;教育教學內容和實際工作崗位聯系不夠緊密,忽視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二、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中的作用

要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促進農業剩余勞動力的有效轉移、促進“三農”問題解決中的重要作用,應做好以下幾點。

1.面向社會,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貫徹落實職業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會的辦學指導思想。職業院校要面向市場,以就業為導向,抓住農業勞動力轉移這個發展的歷史機遇,迎合農業勞動力轉移的需要開展相應的培訓課程,大力推動農業勞動力轉移培訓的制度創新。充分發揮職業院校在職業培訓方面的優勢,主動適應市場需求,加強與行業、企業的深度合作,有效提高農業轉移勞動力的職業素質,推進農業剩余勞動力的有效轉移,為解決“三農”問題發揮應有的作用。

2.擴大招生范圍。職業教育的招生對象不僅有農村的新增勞動力,更要把現有的勞動力(農民工)納入招生范圍。不可否認,職業教育在提高農民工素質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全日制的學歷教育卻使他們望塵莫及,他們不可能也不會用2-3年的時間和精力去接受全日制的學歷教育與訓練,而中短期培訓才是他們可能接受的學習方式。職業院校要緊緊抓住農業勞動力轉移這個巨大的職業培訓市場,推動辦學機制的創新,吸引農業轉移勞動力參加職業培訓。創新農民工在校學習的相關制度,制定適合廣大農民工實際需要的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不斷提高農業轉移勞動者的從業素質,使他們能夠掌握一技之長,逐步融入城鎮,實現脫貧致富。

3.健全人才培養模式。實行以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并重,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并舉。突出短期培訓和技能培訓,面向農業轉移勞動力的學習需要,不斷提高辦學效益。推行彈性學制和學分制,將專業課程進行分解,分段讓農民工結合實際需要進行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實際選擇學習內容,根據自身需要選擇何時學習相應的培訓內容。

4.創新課程設置,完善教學內容。結合農業轉移勞動力就業的實際需求,與企業合作開發有針對性的特色課程和教學內容。比如,針對實際某項工作的實際需要進行職業培訓和項目教學,使廣大農業轉移勞動力能夠迅速的學以致用、學用結合,滿足廣大農業轉移勞動力的實際工作、學習需要。改變過去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方式。倡導“項目導向”、“工學結合”的教學方式。政府出面推動職業院校和企業的合作,整合當地的校企合作資源,積極構建職業教育實訓教學基地,探索建立“校中廠”、“廠中校”。讓本地的所有職業院校學生和農業轉移勞動力———這些特殊的學生都可以到實訓基地進行學習,實習、實訓。同時,抓好職業院校教師的在職培訓,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有可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

5.嚴格執行“先培訓、后上崗”制度。職業院校和相關政府部門配合做好職業資格證書認證和職業資格準入方面的工作,嚴格執行“先培訓、后上崗”制度。政府應引導、鼓勵農業轉移出來的勞動者不斷接受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培訓,不斷完善就業準入制度,監督各個用人企業執行“先培訓、后上崗”的規定。對農業轉移勞動力的入職培訓由政府出資委托相關職業院校完成,實現農業轉移勞動者的持證上崗。

作者:張向陽單位: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资源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 激情综合五月网 |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 午夜欧美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久久入口 | 在线观看色视频 | 丁香花在线免费高清观看 | 婷婷激情丁香 | 伊人久久五月天 | 九色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 | 色天天天天综合男人的天堂 | 久久蜜桃|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五月天激情影院 | 亚洲国产午夜电影在线入口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 久久综合欧美 | 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 | 亚洲视频在线精品 | 五月亭亭六月丁香 | 国产免费资源高清小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男人的天堂 | 久久这里精品青草免费 | 亚洲高清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一级午夜视频 |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 国产精品三级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亚洲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 | 亚洲精品人成网在线播放影院 | 99综合在线 | 亚洲国内精品 | 九九导航 | 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 欧美黑人性色黄在线视频 | 黄色污污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男人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