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漢維翻譯教學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教師教育論壇雜志》2014年第四期
一、要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法
上述幾個方面只是對翻譯課教師的幾點基本要求,而真正要把翻譯課教好,教師還應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法。
(1)引導學生通過翻譯實踐提高翻譯水平。學生要多做練習,包括翻譯作業練習、翻譯評價等實踐作業,教師也應多安排一些實踐性、針對性強的教學環節,這樣學生的翻譯能力才有可能有較快地提高。為了實現翻譯課程高效的教學目標,以下幾個策略和方法可供參考:一是要多選擇優秀的翻譯案例,進行漢、維文的對照比較分析,從多種翻譯實例中找出翻譯的最優方案,讓學生總結翻譯經驗,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二是鼓勵學生自己翻譯,無論是在課上還是在課下,學生都會遇到相關的語言問題,教師鼓勵學生自主翻譯,對比各種翻譯結果,這對鍛煉他們自己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在烏魯木齊的一條街邊有這樣一句標語:安全生產重于泰山Bixtri爧lpˇciqiri爧hmmidinmuhim.假如學生將句中劃線部分理解為“比天山還珍貴”,那就有問題了,為此,教師要啟發學生在翻譯之前弄清楚“重于泰山”這個詞的比喻意義,把“珍貴”和“重大”區分開來,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翻譯的準確性。
(2)組織翻譯竟賽。為了提高學生對翻譯課的興趣,適當組織翻譯競賽是一個好辦法。通過競賽,教師可以對學生的翻譯作品進行點評,評出優劣,激發學生們努力學習翻譯的積極性。
(3)鼓勵學生發表優秀的翻譯作品。任課教師組織學生選取各種體裁的文章進行翻譯,最后在學生完成翻譯上交后,教師要批閱修改,并挑選學生翻譯文章中的優秀作品,聯系出版社給予推薦發表,以鼓勵學生繼續努力。
(4)指導并鼓勵學生開展翻譯論文寫作。在教學過程中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師要隨時指導學生總結翻譯經驗,并對這些經驗進行記錄和總結,鼓勵他們自己動手寫作翻譯小論文。比如從翻譯標準、翻譯技巧、翻譯理論、翻譯方法、翻譯批評等方面,分門別類地進行總結與分析,搜集和積累學生的小經驗小成果,并在班級的小板報小墻報上進行展示。時間長了,一定會取得很大的收獲。
(5)有效利用多種教學媒體。現代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使教師在課堂上運用聲音、圖像、影視等多媒體教學成為可能。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媒體開展課堂教學。比如通過多媒體等技術設備,多角度、有畫面的呈現生動典型的例子,擴展翻譯的背景材料,不僅能讓學生感興趣,而且還能讓他們熟練的掌握翻譯知識。例如我們在講翻譯技巧時,將下面這個句子放到大屏幕上,我們就可以看到這樣的效果:日本朝野各黨拿釣魚島做文章。Yaponiyhakimiytwlpartiyliridiaoyüdaoarilinioyuninioynawatidu.在這個句子中“做文章”這一部分在翻譯時原句的意思被篡改了。因此,教師若補充一些和當前有關的實例或相關方面的材料,翻譯的效果可能會事半功倍。
(6)講課內容上要體現新事物、新成果。當今是一個大發展、大變革的時代,各種新事物、新詞語層出不窮,教師要在講課過程中及時引入或介紹國內外新事物和新成果,并進行嘗試性的翻譯工作。這些新事物新詞語與政治經濟生活聯系相當緊密,適時進行學習的翻譯,學生能從翻譯領域及時獲取新信息,可為學生開拓視野,激發學習課外閱讀的興趣,對教學工作具有很大意義。
二、教學設想
在漢維翻譯課程教學中,我認為今后還要按照這樣幾個設想來開展工作會較為有意義。第一,課程創新。目前使用的教材中還存在著冗余的部分和需要補充部分,教師要對教材進行適當處理,在此基礎上編寫出實用的、新的翻譯教材非常必要。其中,要科學地闡述翻譯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重新選擇翻譯實例,例詞和例句必須典型、新穎,翻譯作品的的題材、體裁要多樣化。目前,正在使用的是幾本已出版的有關漢維翻譯的教材,其中史震天、馬維漢等編寫的《漢維翻譯教程》)(1989年)和史震天主編的《漢維互譯實用教程》(1999年)是比較權威的好教材。但“金無足赤、世無完人”,其中還有些欠缺。因此,翻譯老師要著眼于教學目標、對象和實踐等情況,合理安排課程并補充新內容以求完整地達到其預期目標。第二,要把教學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上。我們知道,翻譯本質是是兩種語言形式的等值轉換,其中的等值一定是以“信、達、雅”為基礎的。而要做到標準化翻譯,課堂上的每一個環節都要為翻譯服務,要讓學生認識到翻譯也是一種“再創作”的過程,要引導和提高他們積極地運用創造性思維開展翻譯工作。第三,要全面發展學生的翻譯能力。不僅要重視書面語中的語法知識,做好書面語翻譯,而且要重視口頭翻譯,要從書面語和口語兩個方面全面提高學生的實際語言表達能力。第四,要增強翻譯課的趣味性。生動活潑的課堂才能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提高學習興趣。
在語言中各種詞、句的表達方式是十分生動和有趣的,若從其中選取一些典型的翻譯例子來講,那么這堂課是有趣而有效的。在講課時,以“中國夢”為例,翻譯成維吾爾語以后是“Jongguarzu-si”。假如不知如何表達“夢”這個詞,使用了字典中的原意,那么這個詞的意思就不能恰當地表達出來了,像這類詞就需要學生們在平時多聽和多看了。假如教師選取這類生動的詞來講,可相應的減少學生在課堂上分神和打瞌睡的現象,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綜上所述,為了達到漢維翻譯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師事先一定要做好準備,要正確認識翻譯課程的性質和要求,提高課堂效果,認真地總結措施和方法,并要注重創新講課的方式。
作者:卡米力江·阿不都克力木單位:新疆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