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德數控技術資格考試對比及反思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職業教育的發展與對應的職業資格考試制度密切相關。通過對中德兩國數控技術職業資格考試中證書類別、培訓方式、考試內容和培訓師資的研究和對比,得出中德數控技術職業資格考試的優劣。根據德國職業教育的先進模式,提出我國數控技術職業資格考證的建議和提高數控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舉措。
關鍵詞:高職教育;數控技術;職業資格證書
職業教育的發展和人才培養質量與對應職業資格考試制度及職業資格證書獲取率密切相關。近年來,我國各高職院校針對“雙證制”,轉變理念,以就業為導向,在“雙證制”教育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與德國“雙元制”的職業教育體系相比,還存在明顯的差距。通過對中德數控技術職業資格考試的對比,借鑒德國職業教育的先進經驗,提出我國數控技術專業職業資格考試和學業考試的改善舉措,可有效提高我國數控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一、中德數控技術職業資格考試對比
1.中德雙證書種類對比。近年來,我國各職業院校大力推行“雙證制”,并隨著進行了“課證融合”的教學改革,教學和就業質量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但目前仍有諸多問題遏制著“雙證制”的推廣,例如專業的培養目標不明確,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種類及等級混亂等問題。教育部頒發的專業教學標準中規定了各專業對應的“職業范圍”,根據專業及方向的不同,分別對應1—3個職業資格證,且每個職業資格證書劃分為五個等級,分別為初級技工、中級技工、高級技工、技師和高級技師。但是對于某些新發展起來的專業和方向,并沒有明確其職業資格證書種類。為此,個別高職院校為提高“雙證制”的獲取率,往往規定學生考取通用且基礎的職業資格證。如“工業設計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專業”、“模具專業”等都曾以計算機輔助設計制圖員(中級)證書作為本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致使部分外資企業并不認同中國職業教育的職業資格證書。但高職院校本身在統計“雙證制”獲取率時卻認可此種行為,這勢必會導致各專業培養目標和考核方向定位錯誤。而德國的職業資格證書并非按照專業和方向進行劃分,而是按照職業領域進行劃分且不分等級,例如德國不設立數控專業或模具專業,而只是設立工業金屬類職業或切削機械類職業等。只要從事某一職業,就必須具備進入該行業所必須的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專業能力和道德修養,并取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這就明確了職業資格證書的種類和等級,避免了其培養目標和考核方向定位錯誤問題。
2.中德職業資格考試培訓方式差異。中國的職業資格考試培訓主要是在學校,一邊學習專業理論知識,一邊在學校進行實踐學習。盡管“校企合作”進行的如火如荼,但企業往往很少參與職業資格考試的培訓,都是由各自院校的任課老師進行指導訓練。此外,不同學校的教學設施配置不同,也相對落后于企業行業發展,學生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往往滯后于企業的發展。德國職業教育培訓是企業和學校結合,并且以企業為主導,企業培訓往往占整個培訓過程的7成,而學校僅占3成。此外,德國職業學校并不是自己獨立招生,而是由企業根據自己規模和生產需要負責招收學生,在學校進行理論學習,然后回到企業進行“雙元”實習。整個過程的學習費用和實踐條件的創建都由企業負責,體現了企業對職業教育的參與。因此所培養的學生,其專業知識和技能都更貼近本企業的生產需求,學生畢業后可以直接在本企業對應崗位上從事工作。
3.中德職業資格考試內容差異。中國職業教育目前大力推廣“雙證制”,但職業資格證書的獲取與否并不影響其將來的就業。此外,我國職業資格考試分為筆試和實操兩類,其中對企業管理、人際溝通、安全、環保和質保、質檢等環節的考核主要在筆試環節,實操環節主要是對專業核心技能進行考核,評分標準往往和企業實際需求脫節。例如,針對質量保證環節,我國學生所加工零件尺寸往往超差,但在評分時只是扣除超差部分的分數,仍然保留外觀分數。整體難度僅相當于德國職業資格考試中的期中考試。此外,真正貼近生產、與德國職業資格考試中的期末考試難度相當的職業技能大賽,只有部分優秀學生才能參加并從中受益。
4.中德職業資格考試培訓師資建設差異。我國職業院校職業資格考試的培訓師資主要由“雙師型”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組成。由于“雙師型”教師的認定不統一,致使校內專任教師缺乏企業經歷,其實踐動手能力普遍較低。而兼職教師雖然掌握企業的先進實踐技能,但往往缺乏系統的理論基礎和教學方法,導致教學效果也不太理想。德國職業教育對教師和培訓師的要求非常高,除了要求獲得碩士學位外,還必須具備三年在企業的專業工作經歷。而且要求教師每年要去企業培訓中心了解企業發展動向。在入職后根據技術的發展,教師往往還要進行職業繼續教育的再培訓。
二、德國“雙元制”對我國數控技術教育的啟示
1.加強“校企合作”,突出企業的主導地位。目前所有高職院校都實施“校企合作”,由于無利可圖,企業往往把合作辦學、實習基地建設和頂崗實習看成一種額外負擔,嚴重影響了辦學質量。國家有關部門應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企業進行“合作辦學”,突出企業在教學內容、職業資格培訓及教學評價方面的主導地位。只有通過校企合作,才能明確定位學校的培養目標,同時也能提供更貼近生產一線的設備和實訓基地,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此外,也能縮短企業對新進職工的培訓環節,實現學生到職工角色的“零適應”。
2.統一雙證書類型,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首先,應盡快由專家、企業、職業技能鑒定所和學校教師共同制定全國統一的職業資格考試和考核辦法,避免出現多專業考取同一證書的“假雙證”現象。此外,我國職業資格證書(中級)的通過率一般維持在90%左右,而德國要通過期中和期末考試才能獲得資格證書,通過率一般40%左右,致使我國職業資格證書的含金量較低。統一的考試范圍和難度等級的確定將使職業資格證書在全國范圍內得到統一認可。其次,必須提高職業院校專任教師的實踐能力,建立師資企業培訓站,落實教師下企業鍛煉制度,同時定期舉行專任、兼任教師的教學業務交流研討,使兩類教師得到有效的互補。
3.實施基于工作過程的考核方式,開展多級職業技能競賽。由于我國職業資格考試內容、難度及考核標準的不統一使得證書的含金量降低,學校方面應積極的以企業真實生產為依據,把企業管理、人際溝通、安全、環保和質保、質檢等環節的考核揉和成案例融入到實操環節,舉辦多級職業技能大賽,評分標準實施“不合格產品零容忍”,使全部學生能從中受益,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傊怀銎髽I在教學改革和職業資格考證中的主導地位,統一雙證書類型,提高教師的實踐技能、加強企業鍛煉,借鑒德國基于工作過程的考試方式,融入到多級職業技能競賽中,必將提高證書技術含金量和認可度,人才培養質量也必將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月芳.高職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雙證融通”課程體系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1,(35).
[2]孔令葉,王平.高職院校數控技術專業“雙證制”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7,(4).
作者:孔令葉;王平 單位: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