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語文隨文練筆教學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文練筆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類有效的教學方法,該方法主要依托教材文本對學生進行讀寫結合的訓練。一方面,能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高語文教學效果。鑒于隨文練筆教學法對于初中語文教學具有的積極作用,從三個方面深入探討了該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以期能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隨文練筆;教學策略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隨文練筆能有效結合閱讀與寫作二者的教學,以所教授的課文內容為素材進行讀寫結合的訓練,篇幅短小、形式靈活,且針對性強,是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有效方法,深受教師青睞。而如何最大化發揮隨文練筆的教學作用,也就成為了當前初中語文教師需深入思考的問題。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于下文中探討了隨文練筆教學方法的具體實施策略。
一、把握課文經典段落進行仿寫訓練
有教育學者認為,語文教材之編排需根據學生心理特點以及學科規律實行動態調整,以確保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因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隨文練筆教學也需遵循語文學科以及學生的特點,把握好練筆的時機,進行有效訓練。這就需要教師深入了解課文內容,捕捉課文重點以及經典段落,理清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能力發展目標,進行有的放矢的練習設計以及仿寫訓練。例如,在有關人物外貌或心理描寫、環境描寫、動作語言和神態描寫的課文中,教師就可抓住課文的經典段落或典型句式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仿寫,使之掌握語言表達之技巧。如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就對“雪后捕鳥”這一活動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描寫,教師可引導學生對該段內容進行具體分析進行仿寫訓練。又如,《社戲》一文中有對“月夜行船”的生動描寫,其中應用了大量的形容詞、疊詞以及動詞,描寫生動傳神,教師也可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對某一活動或生活場景進行具體描寫。但在仿寫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隨文練筆與大作文不同,不需要進行系統性的文章結構設計,更側重簡短的片段式描寫,因而要明確訓練的重點,提高訓練的針對性。
二、根據課文題材開展
針對性訓練初中語文教材中包含了各種體裁以及題材的課文,不同題材課文的特點有所不同,教師在隨文練筆教學中應結合教學目標以及教學任務有側重點地對學生進行語文能力的提升訓練。對于情感類課文,教師可從閱讀情感這個角度入手,引導學生進行“課文補白”或是“想象續寫”,以激發學生閱讀情感,引發與文章作者的情感共鳴,進而更好地理解課文主旨,感受課文的情感表達;對于寫實類型的課文,教師則可從創作手法的角度入手,引導學生關注課文的謀篇布局、遣詞造句、表現手法的應用等,進行課文段落的仿寫遷移;對于故事類課文,教師則可引導學生發揮想象,進行故事情節的設計或是結尾的改寫或續寫,在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發展其思維能力。例如,《孔乙己》一文作者并未確切地給出孔乙己的最后結局,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孔乙己的性格特點、當時的社會環境等充分發揮自身想象、進行理性分析,給孔乙己的命運劃上“句號”。如此教學能實現學生與文本、人物和作者的深層次“對話”,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三、結合教材插圖進行片段寫作訓練
插圖是初中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每一幅插圖都是對課文內容的重要反映,能夠突出文章重點,激發學生情感,吸引其對課文的關注。在課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可忽視插圖的作用,應引導學生留心觀察插圖,結合課文理解插圖的表面含義,并深入思考其內在意蘊,加強對課文的理解。插圖往往是課文某一部分內容的縮影,有的也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其看似平面、無聲、靜態,但其中包含的情感、情節卻極為豐富,于無聲處勝有聲。教師在隨文練筆教學時可利用插圖引導學生挖掘圖片深意,進行圖片描述,不僅能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還能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升華,實現讀文與讀圖的有效銜接,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我的叔叔于勒》時,在教師教授完課文,學生對文本進行了深入了解之后,教師可要求學生對文中的插圖進行描寫,想象一下于勒與“我”當時各是怎樣的心理活動,并細致描寫人物的動作、表情,如此可使學生從自我認知與感悟的角度加強對課文的理解,提高學習質量。
四、結語
總之,隨文練筆教學是語文教學之重要方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教師能夠把握時機,抓住可用的素材,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模仿、補白、描圖、續寫等多方面的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
參考文獻:
[1]周麗華.部編初中語文教材隨文練筆的教學初探[J].教學月刊,2017,(z2):69.
[2]陳瑞媚.初探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環節隨文練筆的開展方案[J].課外語文,2017,(10):7.
[3]秦愛琴.隨文練筆。囤積作文新“米”[J].中學語文,2017,(4):78
作者:常忠勝 單位:四川省中江縣萬福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