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貿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外貿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借著良好的經濟大環境加速發展,成為最有發展潛力的行業之一。外貿企業如春筍般發展起來,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對各種外貿人才的需求量急劇增加。本文分析了國貿專業畢業生當前的就業現狀和導致出現這種現狀的原因,最后給出解決辦法,從而提升國貿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國貿專業;就業問題
1就業現狀和原因分析
1.1外貿人才流失
許多高等院校也紛紛開設國貿專業,包括許多內陸地區的獨立學院、三本院校,但國貿專業的就業情況不容樂觀。具體表現在:大部分國貿畢業生畢業以后都選擇了金融會計物流營銷等工作,也有一部分考研、考公務員、出國留學的。因此,許多外貿企業對于外貿人才的需求往往得不到滿足,特別是一些沿海外貿發展比較好的企業。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早在2017年3月就與阿里巴巴達成項目合作,基于沿海地區外貿人才的奇缺,專門免費培訓外貿人才,然而參加這個項目的人數并不是很理想,也沒有達到經貿學院院長的預期。而且中途還有人退出,到最后參加阿里巴巴培訓項目的學生只有40來個人,還有幾個其他專業的。學校與企業達成協議,這批人才是輸送到上海外貿企業的,最后由于人數實在太少,達不到企業的需求,企業開始提高薪資待遇來吸引人才。由此可見,外貿人才的供給與需求出現了嚴重的不平衡。大多數外貿企業的規模較小,用人機制不完善,這些都造成了許多畢業生學了外貿,卻不從事外貿相關的工作。
1.2國貿專業學生預期偏高
很多學生在高考選擇志愿的時候,并不了解國貿這個專業,據我對涉外商貿學院調查顯示,有60%的學生當初選擇國貿這個專業僅僅是專業名字聽起來高大上,對于自己的職業規劃也不是特別清晰。貿然選擇了這個專業,大部分國貿專業的學生對于工資水平和工作地點和工作環境還有工作時間的要求上也偏高,認為這個高大上的專業一定能賺大錢,偏離實際。在工作地點的選擇上,仍然有60%的畢業生傾向于沿海一二線城市,盡管國家鼓勵畢業生到中西部城市發展,但效果微乎其微。而且作為獨立學院的畢業生,雖然學歷是本科,但是和一本二本的國貿畢業生相比,依然有很大的差距,在教育資源上,三類本科也差很多,但同樣作為本科畢業生,三本學院的畢業生不甘心今后從事低端工作,但又沒辦法和985、211類高校的畢業生競爭,算是比較尷尬的地位。除去個人因素,三本院校的國貿畢業生整體比不上一本和二本。但預期又偏高,這也是外貿人才供需不平衡的一個重要原因。
1.3專業認同感不強
據筆者對于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100名國貿專業的畢業生的調查,大部分學生認為國貿和金融、會計、經濟類的專業差不多,學習的內容也差不多,沒有認識到外貿的特殊性,因此在對專業知識的學習上也會有所懈怠,也就沒有掌握到真正的外貿實操技能,沒辦法滿足外貿企業的要求,很大一部分畢業生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并不是很清晰很明確自己將來要做什么,看著別人選什么自己就選什么,還有聽從父母意見的。只有20%的畢業生是真正了解外貿,喜歡外貿行業,畢業后也一定會從事外貿相關的工作。行業背景知識在高校的滲透還不足,特別是三本獨立學院。
1.4高校的培養模式
在課程設置上,國貿專業的課程內容非常廣泛,涉及管理學、財政學、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統計學、證券投資學、國際物流,大家可以看出,國貿專業的每一本教材都是一個獨立的專業,這就是所謂的什么都學,卻又什么都不精,浪費了很多時間,導致對本專業聯系緊密的學科掌握不牢。同時國貿專業是一個實操性很強的專業,但三本院校學生人數眾多,硬件條件有限,校企合作跟不上,沒有固定的實習見習基地,無法給國貿學生提供良好的培養平臺。獨立學院在硬件設施和師資方面還需要提升,確保每一位國貿學生都能得到專業技能訓練。
2國貿專業就業競爭力的提升
(1)企業方面:應該加強對員工的在職培訓,使剛剛畢業的國貿畢業生得到快速的技能掌握,給予他們更多的晉升機會,實現他們的人生價值。同時,還要完善企業的保障制度,福利制度。增強畢業生的自信心,增強他們對于企業的歸屬感,使得他們愿意長久留在企業,這也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2)學生方面:應該正確認識自我,正確定位自己,端正心態。在找工作上切不可好高騖遠一味追求高薪、工作環境好、大城市,也不能消極悲觀,認為自己是三本院校畢業,競爭力不足,其實這只是一個很小的影響因素,更多的還是要依靠自己的實力。利用寒暑假多多去外貿公司實習,提前認識感受外貿工作的特點,最后一點就是要做好人生職業規劃,從大一就開始為自己將來的職業規劃和準備,綜合學校方面,家庭期望,市場需求,自身意愿等各方面因素來選擇自己的職業,并為之做好充分的準備。
(3)學校方面:多組織課外實踐活動,比如到外貿企業參觀學習,直觀感受外貿工作,加強認知。同時,提供就業指導老師,針對大學四年分階段指導,給予就業方面的建議,避免學生不根據自身情況盲目找工作,無人咨詢指導。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在這方面做得不是很到位,只是在大三半學期才開設了就業指導課程,并且也不是一對一的指導,籠統講課,沒有針對性,缺乏個性化,也缺乏就業指導老師供眾多的學生咨詢。加強校企合作,建立見習實習基地,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熟悉當地的企業,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正在與京東、阿里巴巴跨境電商建立人才培養基地,還有報關人才培養基地,有針對性地培養外貿企業需要的人才,大大提高了國貿畢業生的就業率。企業也可以在眾多實習生中挑選優秀的學生,畢業后可直接去企業上班、節約用人成本。最后還要拓寬就業渠道,邀請當地優秀企業到學校舉辦講座和專場招聘會,廣收收集招聘信息,于學校的招聘網站、微信公眾號、QQ群。
(4)社會方面:推動外貿行業快速增長,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外貿發展,政府更應該多給予幫助,更多的政策支持、資金支持,使得內陸地區的國貿畢業生更愿意留在本地,這對于外貿新人的成長也更加有利,而不是一窩蜂地奔向沿海大城市,這反過來也會促進內陸地區的外貿發展,使大學生真正愿意扎根中西部,為中西部的發展貢獻力量,形成良性循環。這樣也會減輕沿海大城市的就業壓力。
參考文獻
[1]麥可思研究院.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M].北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2]任曉敏.地方本科院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與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0).
[3]張家勝.專業認知就業預期與實際就業偏差——基于武漢紡織大學國貿專業的調查分析[J].陜西教育,2013(1).
作者:梁雪蘭 單位: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