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數學學習與研究雜志》2015年第四期
一、練習設計要具有可操作性
在數學的學習中最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學會創造.動手操作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教師應充分利用實踐活動課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去觀察、實驗、猜測、驗證和推理.如教學“認識多邊形”時,可以讓學生通過折、剪、拼等操作活動充分體會有關平面圖形的特征,感受不同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系,發現一些有趣的幾何現象和問題.如,讓學生把一張長方形的紙按指定的方法折一折,分別得到不同的五邊形、六邊形或四邊形.
二、練習設計要有層次性
學生知識的掌握需要有一個過程.知識技能的形成是一個由會到熟、由熟到活的過程,因此數學練習的設計應非常講究梯度,應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逐步提高,讓每名學生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練習一般分三個階段:基本練習、專項練習、綜合練習.基本練習的練習題類似于例題的基本結構,以基礎知識的模仿為主;專項練習這一階段的練習以變式練習為主,一般知識點不變但形式多變;綜合練習階段則加大了題目的綜合程度,把新舊知識綜合于一體,使題目具有較強的思維性.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的“認識線段”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1.基本練習(1)觀察下面幾幅圖中,找找哪條是線段?(圖略)(2)借助工具尺,畫一條線段.
2.專項練習(1)數一數,下面的圖形各是由幾條線段圍成的?填在()里.(分別出示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和五邊形)(2)連接兩點,看看能畫出幾條線段?如果3個點、4個點呢?
3.綜合練習(1)找一找,每幅圖里各有幾條線段?(圖略)(分別出示一個半圓、由射線和線段組成的圖形)(2)觀察連接兩個點、三個點、四個點的結果,猜猜五個點、六個點各能畫出幾條線段,并試著驗證.這樣的練習設計,體現了鮮明的層次性,由簡到繁,由易到難,面向了全體學生,讓學困生吃得消,中等生吃得好,優等生吃得飽.
三、練習設計要有開放性
學生之間由于知識水平不同,所以教師在設計練習時,從練習內容的選取到練習形式的呈現都要讓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給學生提供較為廣闊的創造時空,激發求異思維.
總之,練習不是單純地做習題.教師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從生活實際出發,以《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的先進理念為先導,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既要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更要關注學生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為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優化數學練習,提高練習效益,是我們的一種追求,也是對我們數學教師的要求,教學實踐中只有我們不斷地總結探索,才能讓孩子們更好地有效學習.
作者:吳淑青單位:海門實驗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