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高校音樂教育的改革問題與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音樂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專業素養,讓他們形成健康有益的藝術審美觀。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入,高等院校的音樂教育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改革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我國高校的音樂教育目前還存在著認識偏差、資源匱乏等問題。文章后面將簡單介紹高校音樂教育的理念,針對現狀引出相關對策,進而為我國高校的音樂教育改革事業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音樂教育;藝術審美;教育改革
近年來,我國大學畢業生數量持續增多。據統計,2011年以后的畢業生增長率在2%到5%之間。在這種背景下,藝術院校的辦學規模也逐漸變大,音樂教育有了長足的進步,同時也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教育上的弊病不僅會讓音樂人才的質量難以得到保證,也會對音樂學這門大學科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繼續推行音樂教育改革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1音樂教育理念
從藝術類型的角度來看,音樂是一種能夠反映出人們審美取向的文化載體,音樂家利用流動變化的聲音來營造特點的氛圍,表達內心的情感。高校的音樂教育通過樂理、視唱練耳、聲樂、器樂等方面的教學把音樂知識傳授給學生們,讓學生感受到音樂藝術的巨大魅力和音樂文化的燦爛輝煌。古代思想家荀子在《富國》中提出音樂教育有著“正身行,…廣教化,…美風俗”等作用。音樂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塑造他們的審美觀,開拓他們的思維廣度,提升他們的文化修養。由于音樂教育有助于學生的綜合素養的提高,所以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有著重要的意義。從教學原則的角度來看,高校的音樂教育應堅持因人為本,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立足點,尊重學生的個性,提倡音樂創作的自由精神和務實精神。
2音樂教育改革中的主要問題
2.1對音樂教育的認識不充分
雖然音樂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但目前我國眾多高校對音樂教育的理解還不夠深刻。最為普遍的一種誤區是,教會學生音樂的相關知識和技巧,只是為了應付文藝演出、合唱比賽或是器樂比賽。實用主義在追求藝術表達的音樂教育中會限制教師的教學思路,讓學生學習的內容變得千篇一律,同時也會淡化音樂陶冶情操的重要功能,讓音樂學習變得枯燥乏味。據統計,目前選修音樂類課程的大學生不足總人數的兩成。這說明對音樂教育的曲解已經明顯影響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長此以往將嚴重阻礙音樂教育改革的進程。
2.2教育資源匱乏
教育資源的匱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我國高校學生數量眾多,音樂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衡,即使在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對應音樂教學開設的教室、琴房等場地也非常少,音響、鋼琴和手風琴等教學工具的數量跟不上。二是音樂教師隊伍的建設相對落后。高校音樂教育對于老師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音樂教師不僅要具備基礎的樂器演奏技巧、聲樂技巧和樂理知識,還要知道怎么上課,怎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面對大量的學生,我國高校的音樂教師在數量上顯得嚴重不足,甚至有行政人員來充當音樂教師的情況出現。一些音樂教師雖然有著專業的音樂學習經歷,但是缺乏教學經驗,業務能力有所欠缺。
2.3教育管理存在弊病
目前,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管理的基本模式分為院、系、班這三個層次,各高校主張管理工作的標準化和規范化,經過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也存在著不少弊病。過去二十年的時間里,以班級考試成績評判教學水平的管理方式使得高校音樂教育出現了重考試能力輕實踐能力、忽視學生個性發展、忽視創新思維培養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降低了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使得音樂人才的培養方向趨向一致,缺乏亮點。
3建議和對策
3.1轉變對音樂教育的認識
人們對于音樂教育的認識會直接影響到音樂教學的質量。教育者應尊重音樂的藝術屬性,讓學生了解音樂在表達感情上的天然優勢。比如讓學生在舞蹈中感受音樂的激情,在電影中感受音樂對于氛圍的營造能力。音樂不是整個教育領域的附屬品,它不是應付舞臺表演和技能比賽而出現的,它有著重要的美育功能。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音樂教育不是培養音樂家,它首先是培養人”。高校的音樂教育不是小眾的,它是所有學生都應該享受到的。音樂教育是平等的、普遍的,是面向所有學生的。為了促進音樂教育的發展,高校應將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作為宗旨,積極轉變舊有的認識,樹立更為正確的教育觀念。
3.2充實音樂教育資源充實
音樂教育資源要從兩方面出發。首先,音樂教學工具和場地是制約教育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各高校要加強對音樂教育的重視,加大對于基礎設施的投入,為音樂教育改革鋪建更為堅實的道路,比如建立更多音樂教室和琴房,為教師配備必要的鍵盤類樂器。其次,要加強音樂教育的師資力量。哈佛大學前校長科南特曾說“高校的榮譽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數,而在它一代又一代素質優良的教師”。為了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地方高校要加強教師的培訓,引導教師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經驗。從人才引進的角度來看,要招聘同時具備音樂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的老師,完善人才結構,避免多科老師兼任的情況出現,從而保證我國的音樂教育改革有足夠的人才隊伍作為后盾。
3.3加強教育管理
要加強高校音樂教育管理,同樣主要從兩個方面出發。第一是建立更加科學規范的學生考查標準和教師考核標準,不再以考試成績作為衡量一切的依據。通過這種方式將教學目標引向素質教育的方向,同時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自主性。第二是改變現有的課程體系,細化教師教學的范圍,降低音樂教師的負擔。然后鼓勵學生選修音樂課程,鼓勵學生自發組建音樂社團,在校園中形成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
4結語
目前我國的音樂教育改革有了顯著的成就,但仍然存在著音樂教育觀念落后、教育資源匱乏、教育管理存在弊端等問題。針對此類問題,地方高校轉變教育觀念,突出音樂教育的藝術屬性;加大教育投入,擴充音樂教育的師資隊伍;最后要加強音樂教育管理,以更為合理的評價體系和課程體系來提升音樂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振杰.大學畢業生就業及職業發展狀況調查——以2017年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為例[J].長江叢刊,2018.
[2]…雷夢婕,趙露.荀子音樂教化思想對音樂教育的啟示[J].音樂天地,2014(01).
[3]…南紀穩.教師的教育科研素質及其建構[J].陜西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報,2006(02).
作者:兆冠宇 單位:本溪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