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數學教育在音樂活動中的滲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教幼兒辨別上下、前后、左右方位時,我結合了韻律活動《摘果子》。我先請幼兒觀察一棵蘋果樹,然后請幼兒來摘一摘樹上的果子,當摘到上面的果子時手應該怎樣伸,當摘到下面的果子時,手應該怎樣摘,在優美的摘果子的韻律聲中孩子們用動作辨別了方位。在教幼兒數的形成時,我把韻律活動《龍舞》稍加改動,讓幼兒形象直觀地感知數是怎么形成的。我給幼兒帶上數字頭飾,讓數字“1”當龍頭邀請數字“2”,使幼兒知道1添上1就是2,2里面有2個1,2個1合起來就是2。兩個小朋友再去邀請數字“3”……到后來幼兒就可以類推數的形成了。
二、寓數學教育與音樂游戲中
將數學活動于音樂游戲相結合,讓幼兒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學習數學。如在學習“比較多少”時,我讓幼兒玩“搶椅子”的游戲。我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三組,椅子也分成三組,但椅子比幼兒人數少1個,幼兒聽音樂圍著椅子轉,當音樂停止時,幼兒進行搶椅子。但每次結果都一樣,總有一個沒有搶到椅子。我問小朋友:“怎么會有人沒椅子坐呢?”有一名較聰明的幼兒回答:“我發現人多椅子少。”那么到底是不是呢?我啟發幼兒試著數各組人數和各組椅子數,通過讓他們自己動手點數,使他們明白:人數比椅子數多1個,小椅子數比人數少1個(也就是4比3多1,3比4少1)。而后,我又提出下一個問題,請他們再想一想:如果把各組調換一下位置,那么人數和椅子數還是不是一樣多呢?后來,經過幼兒再次點數,他們懂得:無論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自然數中相鄰兩數間是少1或多1的關系。經過一系列的嘗試活動,他們得出了正確的結論。音樂游戲《狐貍和兔子》幼兒百玩不厭,在復習數的組成時,我讓孩子們玩這一游戲。“小狐貍”把抓來的小兔子放在一只籠子里,我啟發他們把“小兔子”分放到兩個“籠子”里。孩子們立刻興奮起來,在歡樂的音樂氣氛中,孩子們愉快地復習了數的組成。
三、寓數學教育與音樂欣賞活動中
幼兒學習數學重要的是要依靠自己的經驗,而不是教師的經驗。教師通過創設環境,設置活動區,提供蘊含有關數學概念和屬性的各種材料,可讓幼兒在操作中嘗試、探索,積累有關數學概念的感性經驗,為建構數學概念打下基礎。在音樂欣賞《蝴蝶找花》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花園里有許多顏色鮮艷的小花,蝴蝶們要去找小花做朋友。孩子們一一對應,在優美的小提琴樂曲中找到了與之顏色相同的朋友。教師要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一個思考的腦袋,一顆對生活充滿著美好向往的心靈,把握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數學知識,滲透于活動中的時時刻刻。從而使孩子們對數學的興趣會越來越濃,學習能力越來越強。
作者:張華單位:淮安市新星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