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職業技術雜志》2015年第五期
1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為提高教學質量,應使教學內容更具針對性和合理性。本課程結合高職教育特點并通過對食品企業以及相關行業的調研,分析其職業崗位的設置及其用人標準,對原課程內容進行了重新整合和設計,更加突出職業應用能力的培養。我校食品工程專業根據企業需求分為乳品、肉品、烘培等加工方向,由于目前市場上食品機械類教材涉及的內容較廣泛,因此需根據實際情況自編講義。在自編講義過程中,我們堅持“以成果為導向”的課程設計理念進行編寫,力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最終使學生達到懂結構、懂原理、懂操作、懂維護、懂選型的學習目標。為此我們在教學內容組織與安排上(如乳品加工專業方向),制定了“1、2、3、4”基本原則,即1個主線:以乳品加工設備為主線;2個統一:理論與實踐、知識與能力的統一;3個優先:內容的實用性優先于系統性、實踐內容優先于理論內容、技能訓練優先于知識教學,并使這兩者相互協調起來;4個結合:教與學、學與練、課上與課下、校內與校外的相互結合。在此原則基礎下,根據乳品加工工藝依次講解相關機械設備,同時增加機械制圖、機械基礎等方面的知識,另外在每章內容后增加一些先進食品加工工藝及相關的設備介紹,以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2增加實踐學時分配
為提高教學質量,應加大實踐學時分配。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內容涉及食品常用機械的結構、原理、選型、使用與維護等知識,是一門實踐性與應用性較強的課程,而學生平時很少接觸食品機械,在學完相應的理論知識后,應及時帶領學生到實訓基地或工廠進行參觀學習,以增強學生對機械設備的感性認識,因此,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增加實踐學時分配。實踐內容主要包括對廢舊機械設備進行拆裝;根據生產工藝流程,正確操作相關設備并生產出合格產品;繪制機械結構并說出各部位作用;手工制作簡單設備模型等,通過這些實踐操作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靈活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
為提高教學質量,教學過程中應盡量采取行動導向教學法。“行動導向”是指以職業行動和工作任務為主導的教學指導思想。行動導向教學法不是指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而是一系列教學方法及技術的組成。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中應用可行且效果顯著,這在教學實踐中得到了證實。
(1)多媒體演示法。食品機械與設備涉及的結構圖多且較復雜,隨食品加工設備新品種的不斷涌現及更新換代,傳統的掛圖已不能滿足教學需要,因此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學內容以圖、文、聲、像的形式生動、形象、直觀的表現出來,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2)現場教學法。對于典型的機械設備,可將理論課搬進實訓基地進行現場教學,如在講到旋風分離機時,讓學生在現場先觀察設備的外形結構,提醒學生注意進料口、出料口與排風口的相互位置,讓學生思考為什么這么設計?為下一步的工作原理學習奠定基礎。
(3)任務驅動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在典型任務的驅動下,通過自主探究和學習,在既定時間完成既定任務;其具體實施過程是興趣導入、任務提出、任務實施、評價考核。如在講到膠體磨、高壓均質機時,讓學生根據所查資料并以組為單位對設備進行操作并生產出相應的產品(如果汁),后進行組內自評和組間互評,這不僅使學生掌握相關知識,而且也培養了學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4)啟發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積極思考的教學方法。如講到均質機時,可以古代石磨為例進行講解,實踐證明教學效果較好。通過以上4個方面在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的教學改革和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職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的教學質量,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還需繼續深入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作者:雷軍樂 單位:黑龍江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