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宣傳思想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4年是新中國成立周年,也是積極應對國際國內環境重大挑戰,推動“學趕蘇南、跨越發展”的關鍵一年。按照中央、省市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和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第二次年會總的要求,我鎮宣傳思想戰線要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的總要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圍繞“全面達小康、推進新跨越”總目標,著力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著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著力提高輿論引導能力,著力推動文化張橋建設,為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提供強大思想保證、輿論支持和文化條件。
一、深入宣傳普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堅定性
1、突出抓好科學發展觀宣傳教育。進一步鞏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加快建設美好新張橋”主題教育活動成果,配合抓好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引導干部群眾深入掌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深刻認識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歸根到底要走科學發展之路。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的意見》,推動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化、規范化。在鄉局級領導干部中,開展“好書季季讀”活動,適時舉行“讀書報告會”。在機關設立中心閱覽室、圖書室。開展“全民讀書月”活動。
2、積極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開展基層黨校輪訓、農村黨員冬訓,積極參加評選冬訓工作先進鄉鎮。牽頭組建“理論下基層師資服務團”,組織開展“講壇”理論宣傳普及活動,面向普通干部群眾深入淺出地解讀理論、講解政策。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探索理論宣傳新方式新載體。
3、深入研究張橋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在鄉局級領導干部中開展“全面達小康、推進新跨越”主題調研活動。開展第四屆社科普及宣傳周活動,組織申報省第十一屆優秀社科成果獎,促進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4、抓好資源整合。把黨校、農校、成人教育中心校、人口學校等進行整合,優化配置,資源共享。
二、提高輿論引導能力,為“全面達小康、推進新跨越”營造良好氛圍
5、做大做強正面宣傳。以重大新聞選題、品牌欄目建設為依托,廣泛開展主題宣傳、成就宣傳和典型宣傳。堅持正確導向,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突出抓好經濟宣傳,開展“保增長、促發展”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宣傳中央、省市和市委市政府關于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深入解讀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發展、惠民生的重大舉措,充分報道各村(居)、工廠、單位、科室發揮優勢、創新機制、應對挑戰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增強干部工作信心、企業投資信心和群眾消費信心。緊扣“學趕蘇南、跨越發展”總目標,突出“重大項目推進年”和“作風建設推進年”兩個宣傳重點,加大各地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又好又快發展生動實踐的宣傳,加大“四大”發展戰略的宣傳;全面準確宣傳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和市三干會精神,加大農村改革新進展和發展新成效的宣傳,營造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圍繞“打造一流發展環境”這一主題,加大機關作風建設、行政服務改革的宣傳,及時發現、推出先進典型,有效實施輿論監督;組織好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重要活動的宣傳報道。
6、有效引導社會熱點。圍繞改革發展進程中出現的就業、征地拆遷、醫療保障、社會保障等社會熱點問題,認真做好相關政策和改革舉措的宣傳解讀,把公眾情緒引導到健康、理性軌道上來。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突發事件采訪報道、新聞發言人制度等,認真做好突發公共事件輿論引導工作,內聚人心,外樹形象。加強網上正面引導,針對網上出現的各種社會思潮、熱點問題和文化現象,出現的各種錯誤觀點和模糊認識,析事明理、解疑釋惑,努力形成網上正面輿論強勢。積極組織實施“網絡陽光工程”,加強輿情信息的匯集、傳送、通報、反饋等工作。
7、加強改善新聞管理。成立鎮新聞協調領導小組,統籌內宣和外宣工作。繼續實行新聞例會和新聞閱評制度,加強對重大主題的宣傳策劃。
8、擴大對外宣傳份額。進一步鞏固和擴大省市級主流媒體對我鎮的宣傳份額,建立與中央省市級媒體的良好合作關系。進一步落實對外宣傳考核激勵政策,調動全鎮新聞工作者和通訊員的外宣積極性。
三、扎實推進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9、全面實施市民素質提升工程。切實把市民素質提升工程放到與產業結構、城市功能提升同等重要的位置,按照《市2014-2011年〈市民素質提升工程〉重點工作實施計劃》要求,認真研究制定2014年度工作計劃,在重點抓好科學發展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健康知識教育、未成年人教育等基礎上,加大交通秩序、水環境、背后街巷的整治力度,推進官德官風、師德師風、醫德醫風、警德警風建設,積極開展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志愿服務、節假日宣傳等活動,引導廣大市民在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文明素質。
10、深化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對照《市文明鄉鎮創建管理辦法》及《市文明鄉鎮測評標準》要求,制定新一輪文明鄉鎮創建三年工作規劃。文明村創建方面,適應新農村建設的需要,不斷深化文明村創建工作,圍繞培育新農民、樹立新風尚,規劃建設一批省市級文明村(居)。二季度召開全鎮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現場會,總結經驗,部署工作。突出窗口建設和優質服務兩大重點,引導各行業樹立良好風氣,加快建成一批文明行業。推動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向縱深發展,力爭有1-2家示范店或示范街進入全市先進行列。
11、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為主題,廣泛開展頌祖國、頌家鄉主題教育活動,引導未成年人在家中孝敬父母,在學校尊敬師長,在社會奉獻愛心。精心組織“七彩的夏日”未成年人暑期系列活動和“我們的節日”活動,大力推進“一校一品”建設,創新載體,豐富內容,提升檔次,使之成為叫響全省的品牌。評選“十佳美德少年”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創新案例。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加強未成年人校內外實踐基地建設。關愛城鄉留守兒童,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12、加強改進城鄉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緊緊抓住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以返鄉農民工、困難企業職工等為重點,把方針政策講清楚,把群眾利益安排講明白,努力做好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充分發揮企業、農村、社區、學校等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聯系點的作用,召開全市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會同各有關部門,組織開展“進村入戶話小康”宣傳教育行動,讓全鎮基層群眾“人人知曉小康常識、家家感受小康變化”,不斷推進小康進程。在鎮區規劃建設一批閱報欄、宣傳欄,在每個行政村結合民情公示、科普、普法等,建好閱報欄(廊)。
四、精心組織新中國成立60周年宣傳活動,激勵全市人民積極投身建設美好新偉大實踐
13、廣泛開展宣傳教育。緊密聯系張橋實際,對全鎮人民深入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信念教育和改革開放教育。通過回顧黨領導人民的奮斗史、創業史、改革開放史,引導干部群眾深刻理解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的主旋律。
14、精心組織重點活動。召開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開展“國旗飄起來”、“萬人歌唱祖國”、輝煌60年理論研討和成就展覽等活動,吸引干部群眾參與,激發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
15、努力營造良好氛圍。大力宣傳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集中宣傳一批代表社會主義建設歷程的先進典型,充分展示我鎮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努力營造熱烈喜慶、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嚴格宣傳紀律,切實防止否定歪曲黨的歷史、共和國歷史、改革開放的錯誤傾向。
五、大力推進文化張橋建設,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16、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80%的行政村有文化室、全面建成“農家書屋”的目標,創建特色文化戶60戶。加快推進有線電視入戶進程,全年確保新增有線電視1000戶,城鄉綜合入戶率達到86%以上。
17、大力繁榮文化事業。認真組織好校園文化節活動,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認真規劃新一輪“五個一工程”精品生產,努力打磨出一批具有鮮明張橋特色的文化品牌;繼續開展送文化下村活動,全年送戲下村18場、送電影下鄉200場、送書下村1000冊。
18、加快發展文化產業,以管理機制創新為重點,推進文化單位改革,激發企事業活力,為發展壯大文化產業提供體制、機制保障。繼續開展“綠色網吧”、“市民放心網吧”評比,組織開展掃黃打非專項活動,努力凈化和繁榮文化市場。